(四)上海街頭的思索

來源: 阿唐 2005-07-27 10:30:4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69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阿唐 ] 在 2005-07-29 16:56:4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四 上海街頭的思索



第三天一早,我又是早早醒來。一人悄悄出門,溜到街上閑逛。

除非地上有一個水窪或者建築瓦礫什麽的,我需要特意繞過去之外,一般而言,路麵上其它的雜物已經不能讓我的神經產生多少反射了。人總是在環境變換後的第一時間內,充滿了好奇和不解,略假時日,則如煙似雲,隨風漂過。

記得當年在溫哥華登陸,總是對冬季空中時常飄灑的雨絲,頗有微詞,時時想念北加州蔚藍的天空;再數年又回歸灣區,頓覺空氣汙濁,地麵肮髒,小阿唐在地上摔一跤,爬起來居然膝蓋上留有汙跡!

人總是這樣,那山要比這山高,吃不到的總是最好的,正所謂偷不如偷不著。

蜿蜒東去的漕河涇,兩側的高樓低宅夾岸而立,垂柳點綴,也是一道風景。河水談不上清澈見底,至少沒有傳說中的異味。看來,這些年來,市政當局對城市治理方麵,的確下了一番功夫。

過了漕河涇,路邊的一所小學吸引了我的注意:塑膠跑道。想當年,阿唐的大學也是土墊的跑道啊,不過是運動會前夕,用沙子修修平而已。這所小學難道是一所私校?

走到校門口,旁書大字“求知小學”。傳達室外牆上的幾塊銘牌吸引了我的眼球:“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徐匯區教育局,徐匯區藝術教育委員會”,“少年報--小夥伴記者--記者站”,“上海市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實驗基地”。噢,不是私校。

攔住了一位送孩子上學的家長,詢問了一番學校的情況。

原來,求知小學是徐匯區的一所重點小學,雖然不是市重點,家長對學校的教育質量還是很滿意的,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學校的硬件設備。

我望著興高采烈上學的孩子們,望著校園內每間教室上安裝的空調,操場上暗紅色的塑膠跑道,心想,上海的私立學校還不知道是怎樣的氣象呢?

忽然想到小阿唐目前就讀的學校,也是全市最好的小學之一,為了進到這所學校,我們買房子時多花了5萬大刀,那倒黴老師三扁擔打不出個屁來,孩子不進步都是家長和孩子的責任!後來聽說,這所學校的分數排名靠前的原因,是因為亞裔家長在家自我輔導的結果,與學校師資並無直接關聯。加州由於生活費用高企,優秀教師紛紛遷往鄰州,師資力量緊缺,教育質量一再下降,現在排名快要到全國的倒數幾名了。

為了孩子們的教育,我們是否需要歸來呢?



如昨日一般,在路邊的小吃店裏把喜歡的早點挨個兒大嚼一遍,那幾位店家已經和我頗為熟撚。

飯後順便在旁邊的小小超市內買了兩節相機用的電池。江南人真是勤勞,不到7點就已經開門營業了。

不一時,來到了車水馬龍的漕寶路。

路口上站立著一位交通協管員,製服墨鏡,手套口哨,甚是威武。協管員的工作一絲不苟,極為老道地疏導著交通,毫無一些城市的交通協管員那種慣常的疲塌頹廢玩世不恭的無賴皮相。早就聽說過上海人的敬業精神,今日一見,確實是令人大開眼界。

記得昨晚吃完飯駛離地下停車場時,一位工作人員跑過來用上海對我們說著什麽,妻弟毫不客氣地對他說,“請你說普通話!” 那人馬上用普通話說我們的車已經超時停留,應該如何如何辦理。語調平緩,辭意明確,毫無被人訓斥後的氣惱。對上海人而言,和氣生財,賺錢是真的,別的什麽都是假的。如果換一位當年皇城根兒下的八旗大爺,如此被人搶白,還不立馬就炸了。

聽說當年京城的破落王爺落魄到淪落街頭去拉黃包車時,在大街上碰到已經發跡的胞衣奴才,還是坦坦地接受其跪拜,如果那昔日的奴才不識相,昔日的主子還可以撲上去追打。甭管窮到什麽份上,這麵子一點兒都不能撂下。

我不知道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區隔是否就在於此,留待大家去考證吧。

路口的另一邊是一個商品房展銷會,懸紅掛綠,彩旗招展,極具中國特色。

早就聽說上海的房地產紅火得如日中天,是全球最熱的地產市場,近幾年來的房價已經翻了好幾個跟頭。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昨天吃飯時,聽妻第的朋友講了一個傳奇故事:五年前,一個在中國經商失敗的台灣人,帶著最後的35萬元來到上海,買了一套簡單的房子住下,準備思考下一步的人生之旅。正趕上房地產升溫,政府開始鼓勵個人貸款買房,於是這個台灣人通過一個地產經紀,賣小房買大房,一套房換兩套房,現在已經大大地發跡了。具體他在這場大潮中掏到了多少桶金,沒有人知道,但是五年之中,僅僅他的經紀人就在他的身上賺取了100萬元的傭金!

最近的上海房地產已經開始降溫,一些人擔心是否是泡沫破碎的前兆。我個人看好未來上海的房地產市場前景:大量資金和人員的湧入,良好的工業基礎和優秀的人才儲備,整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勢頭是向上的,至少在10年之內,長江三角州仍將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地區。

上海在建國之後的50年來,一直是國家的財稅大戶,出於穩定的考慮,中央政府從不敢輕易地放開對上海的控製。等到90年代中葉,10年改革開放的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達到一塌糊塗,中央政府如夢方醒,後悔當初的決策過於穩健,沒有從上海做起,於是鬆綁給政策,全力支持上海的騰飛。從90年代末起,以浦東開發為龍頭,短短幾年之內,上海的變化是驚人的。

阿唐太的一位同事是上海人,她的父母在10年內,已經在上海搬了2次家,最近的一次,20層高的新居住進去才2年,又要拆遷,整個小區將被改造為純粹的商業用途。

回到家中,站在露台上四下張望,觸目所及,到處都是建築工地,仿佛上海要把幾十年來市政建設的欠債一宿還清。

不過,以阿唐曾經在京城的幾年生活經驗,上海在市政建設上麵與北京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尤其是一些角角落落,破敗的低矮民居與金碧輝煌的寫字樓比肩而立,成為一道獨特的上海風景線,如同我們古老的民族一樣,背負著曆史的重負,堅定地朝著現代化邁進。

正是,新樓與舊居比肩,古老共現代一色。









圖12 上海徐匯區求知小學











圖13 求知小學的塑膠跑道











圖14 上海街頭的交通協管員









圖15 彩帶飄揚的房地產展銷會









圖16 金碧輝煌與破敗低矮比肩而立









圖17 遠眺漕河涇旁的建築工地





所有跟帖: 

最後一張是從你家露台上拍的嗎?那不就是 -tingsanguo- 給 tingsanguo 發送悄悄話 (66 bytes) () 07/27/2005 postreply 16:21:2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