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談到地域,隻要涉及三個地方:上海,河南和東北那就一定會吵翻天。
就上海而言,她對中國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在80年代整個中國的財政收入1/10 (上麵有上海朋友說是1/6,我不確定是否有那麽高,我所知道的是1/10, 但就是1/10也已經是非常驚人了,因為上海人口才占中國總人口1/100左右)。這些白花花上交的銀子不是從地下挖出來的,都是上海市的勞動人民一分錢一分錢掙出來的,我印象裏很深刻的一個場景就是每年冬天早上才7點鍾,天色還黑咕隆冬的,上海的大馬路上就是黑壓壓的自行車車流和人流,一車一車的人被運到各個工廠去上班,就是這些象螞蟻一樣的勞動人民在為整個中國創造財富,他們確實也很辛苦,看著自己創造的財富他們有理由自豪或者相對其他地區的人而言有優越感,如果你還讓他不說幾句也不公平啊。
但另一方麵,全國其他地方對上海的支持也是無法回避的,上海就那麽大點地方,什麽都不出產,大生產所需的全部物資都是從外地輸入的,在90年代以前可沒有什麽市場經濟,都是中央調配,比如山東山西安徽的煤炭,東北的油料,新疆的棉花,江西的糧食,四川的副食品等等都是安指標調配給上海的(這中間全是按照剪刀差價格執行的),沒有這些物資大上海就停擺了。
我看上海象是中國的奶牛,好草好料伺候以後定時擠奶,各位如不同意我的看法就笑笑算了,有什麽必要爭得麵紅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