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牛津區別於其它城市,或者區別於其它大學的一切非凡之處,源自已然失落的英國秩序,本質上是一個貴族社會,堅定,寬容,充滿業餘愛好,足夠自信到可以在一個僵硬的框架喜愛擁抱一種無窮無盡的多樣化。” 以遊記文學知名的英國作家簡·莫裏斯(Jan Morris),在關於牛津的文章裏,如是說。對此,深以為然。
這次旅遊,在農場老友小雲家裏,小住約一周,當了把牛津居民。從牛津出發,我們到周邊幾個小鎮一日遊。在牛津,不僅參觀了牛津大學的學院、遊覽牛津市容,也了解了牛津市民的生活。小雲已在牛津住了二十多年,她的家庭、朋友和生活,打上了牛津的印記,也是牛津多元文化的一抹色彩。
古老的塔,莊重的門…,不曾失落的貴族氣質
把Oxford譯作牛津,很傳神:牛拉車即可涉水而過處,謂之“牛津”。這個英國最古老的大學城,地處倫敦西北,泰晤士河和柴威爾河交匯處。牛津大學建校於1167年,已有850多年曆史。故而英國有諺語:“穿過牛津城,猶如進入曆史”。
那是個五月豔陽天,我們跟老董坐公交車來到市中心。牛津大學諸學院與市區沒有邊界,“難分難解”。第一印象是城裏眾多帶塔的建築,氣質不凡。難怪人們昵稱牛津為“夢塔之城”(the city of dreaming spires)。
在牛津的主要街道寬街(Broad St)上,你一定會注意到典雅的謝爾登劇院(The Sheldonian Theatre)。它建於十七世紀中葉, 是英國最著名的建築師之一,克裏斯托弗·雷恩的早期佳作。
不像現代奇特宏偉的大劇院,令人震驚眩目,謝爾登劇院是古羅馬人喜歡的橢圓形的,頂上有一個童話般的塔樓,精致耐看。
它的同樣橢圓形的圍欄上一排大胡子男人頭像,麵目各異,吹胡瞪眼的,奇葩有趣。這些雕像原是建築師雷恩對古羅馬雕塑的複製。現在的已是第二次複製。沒人知道這些男人是誰。有人猜是教會的使徒,有人猜是哲學家,或皇帝。依我看,或許就是古羅馬的張三李四。這些頭像很能體現古羅馬藝術“逼真和表現個性”的主旋律,讓人好奇,引人想象,這就是牛津城古典的魅力。
上圖是謝爾登劇院的側麵,從這個角度看,綠白色的塔樓,格外清新可愛,像天外飛來的公主城堡。
劇院內裝飾金碧輝煌,典雅大氣,那是舉辦學院畢業典禮和音樂會的地方。想象一下這裏坐滿了天之驕子中的驕子,璀璨的劇院定格在他們的記憶中或照片中。
在空無一人的劇院,留個影,那就是典型的遊客行為。哦不,是有點小特權的遊客。我們借小雲的先生老董的光,到這裏參觀。
老董是文革後78級大學生,於不惑之年,留學英國獲得博士學位,在牛津大學實驗室找到工作,一做就是二十多年。全家在牛津買房落戶,兒子在這座大學城長大,現也在牛津大學研究機構工作。小董在學術上很努力,已在世界著名雜誌《科學》(Science)和 《細胞》(Cell)發表了好幾篇論文。老董前兩年退休了。但憑他的牛津大學卡,仍可以進大學所屬的圖書館,學院,植物園等。還可根據各學院規定,帶客人參觀開放的地方。牛津大學對待自己教職員工,很有人情味。關於這一點,後麵,你會看到更感人的故事。
劇院隔壁是科學史博物館,門前也有大胡子男人頭像的圍牆。
對麵華麗圓塔,是拉德克裏夫圖書館(Radcliffe Camera )。這個十八世紀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倩影,常常被當作牛津大學或大學圖書館的形象代表,頗眼熟。據介紹,最初的設計,也是來自克裏斯托弗·雷恩爵士,但沒來得及付諸建造,他就過世了。
圓塔圖書館一側,是老博德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 。蜜蠟色的大樓頂上,有許多裝飾性小尖塔,像是求真意誌和知識探究的象征。
老博德利圖書館是牛津大學最主要的公共圖書館。網上訂票,可以進去參觀。但因限製人數,訂票得早動手。我有幸得機會進去參觀,古典書庫之美讓人震撼。有興趣的朋友請看我的美篇《 英倫散漫遊(二)圖書館:隱秘的文化地標 (上)》 網頁鏈接?
老博德利圖書館四合院建於十七世紀早期。這個塔樓是圖書館的主要入口,被稱為五階塔(the Five Orders)。因為按上升的順序,裝飾著五種古典建築柱子:托斯卡納、多立克、愛奧尼亞、科林斯和複合式。極富曆史感。
塔樓的第四層壁龕裏的雕像,是坐著的詹姆斯一世國王,拿著兩本書,像是正在交給兩側的人。我想,一側應該是代表教會,另一側是校方。從中世紀中期起,在英國,大學便開始有重要的地位,與教會(sacerdotium)、世俗政權(imperium)構成基督教世界的三支柱。*
相傳詹姆斯一世國王參訪過牛津大學圖書館,曾望書興歎道:“若我不是個國王,我願做這兒的囚徒。”
與寬街平行的高街(the High)上,牛津的另一地標建築,聖瑪麗大學教堂,盤踞在大學城的中心。它是牛津大學官方的教堂。約一千年來,聖瑪麗見證了牛津大學的成立以及英國教會曆史上一些最重要的事件。該教堂最古老的部分就是塔樓,始建於1270。裝飾性的哥特式尖頂是在十四世紀初添加的。
上圖,聖瑪麗大學教堂的尖塔,與奧裏爾學院的斑駁古樸一側,以及綠色的現代建築,形成新舊相融的一角。
卡法克斯塔(Carfax Tower , 也被稱為聖馬丁塔),地處市中心四條主要馬路的交匯處,是牛津的最古老的地標建築。
這座塔是聖馬丁教堂僅剩的遺跡。該教堂從1122年開始興建,曾是牛津的官方城市教堂。十九世紀末,為該地區的交通騰出更多空間,教堂的主要部分被拆除。這個城市的建設者們,寬容地留下這個古老的塔樓,它像是來自中世紀的注視,審視著後代。
離謝爾頓禮堂和博德利圖書館不到幾百米,就是遊客打卡地歎息橋。它以與威尼斯的歎息橋相似而聞名,盡管它從未打算成為威尼斯橋的複製品。十幾年前來時,也拍過照。
其實它的正式名稱是赫特福德橋,因為它連接了位於新學院巷(New College Lane) 的赫特福德學院的兩個部分。
離歎息橋不遠,我們看見這塊埃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紀念碑,矗立在新學院巷7號的門柱上。愛德蒙·哈雷是一位數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偉大的牛頓的朋友。1682年,他觀測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彗星,並於兩年後計算出了它的軌道。
牛津街道上,吸引眼球,還有那些莊重典雅的門。這是三一學院的校門。門上寫著:這是通向無限多的可能性的大門;我們麵向世界,麵向牛津大學,麵向社區。
每所學院的大門,給你別有洞天的感覺。萬靈學院(All Soul College)的鍍金門, 黃燦燦的,高貴不俗。
透過鏤花鍍金門看萬靈學院的主樓。那位建築師克裏斯托弗·雷恩爵士,曾是這個學院的教授。
這是奧裏爾學院(Oriel College)門口。已故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曾正式訪問該學院。
三一學院的一個側門,令人憧憬門裏的景色。
基督教堂學院一側門。
在牛津,你會不期然遇見英美經典文學中的元素。這扇華麗門眉上金色的人頭鹿腳的雕塑,據說是被稱為“最偉大的牛津人”C·S·劉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的童話《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係列裏,那些會說話的動物的靈感來源之一。也或許,這兩個雕塑,是根據童話角色做的。曆史因果,撲朔迷離。不過,我們這代人,對這套童話不太熟悉。
玉米市場街,是上麵說的卡法克斯塔十字路口的一條主要購物街和步行區,南北延伸在馬格達倫街和卡法克斯塔之間。當時急著去參觀圖書館和學院,想回來時,逛逛這裏的書攤和商店,後來不知怎麽忘了。
上下兩張照片,都有中世紀卡法克斯塔的一部分。
玉米市場街和The Broad的拐角處的這幢典雅大樓,是英國最大的連鎖書店水石書店(Waterstones )在牛津的分店。在這個實體店受到巨大衝擊的年代,它仍擁有五層書籍、文具、禮品和咖啡館,並定期舉辦文學活動。到底是世界著名的大學城,就是不一樣。
布萊克威爾(Blackwell's )是一家英國學術圖書零售商和圖書館供應服務,也是在牛津寬街上。
古典美麗的學院,擁抱全球
基督教堂學院
走過牛津繁忙的市中心,老董帶我們到另一邊,那就是基督教堂學院的寧靜綠地。首先看那著名的日晷,在Kilcanon 大樓的山牆上。
試試,你能不能讀出此時是何時。
基督教堂學院是牛津遊客的打卡重地。旅遊宣傳資料常常說,這裏是《哈利波特》電影的主要取景地。好像,是電影在替學院做了廣告,吸引眾多遊客。依我看,學院的古老神秘的建築,也成就了電影,造就高票房。不過,這世界級的高等學府,對大眾媒體帶來的全球遊客很友好。
這個學院的四合院建築特別大。它由國王亨利八世於1546年創立。四合院一邊的大教堂,在牛津有獨一無二的地位,因為它既是學院的教堂,也是牛津教區主教的座堂。
偶爾看到該校的網上宣傳資料,說服學生申請該校的第一條理由,竟是一個免費蛋糕:“本來每個學生每年三個免費蛋糕的。不幸的是,它現在已經減少到每年一個。但免費蛋糕總歸是免費的蛋糕,所以你真的不能抱怨。” 蠻搞笑的,見識英國人的幽默。
大廳樓梯頂部的扇形天花板修建於十七世紀,挺拔大氣。因正值午飯時,我們沒能上樓參觀基督教堂大廳。這個大廳曾在《哈利波特》電影中被用作霍格沃茨的魔術學校。
北耳堂的窗戶彩繪畫,是十九世紀後期安裝的。 窗畫描繪了大天使邁克爾懷抱聖體,帶領大眾天使,將魔鬼和他的爪牙趕出天堂。
上圖,這幅17世紀窗畫《約翰眺望尼尼微》( Jonah Surveying Nineveh)。很喜歡這幅教堂窗畫。
基督教堂學院,還有一個吸引遊客的地方,那就是與《愛麗絲夢遊仙境》有關的花園。
1862年時,基督教堂學院的數學教授Charles Lutwidge Dodgson(筆名Lewis Carol),與新院長Liddell的家人成為好朋友,其中有個叫Alice的女孩。Dodgson常帶孩子們在伊希斯河上劃船旅行,並給他們講自己編的故事。
在一次郊遊中,Dodgson給他們講“愛麗絲地下曆險記的童話故事”。10歲的愛麗絲懇求他把故事寫下來。這樣,就有了後來於1865年出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數學教授的這本童話非常受歡迎。20世紀後期,迪士尼把Dodgson的故事拍攝成一係列經典電影,在歐美幾乎家喻戶曉。
上圖,基督教堂學院的花園與愛麗絲家的花園僅一牆之隔。那扇木門連接了兩個花院。它是愛麗絲冒險故事中,“門”的靈感來源。
我們在這裏參觀時,一位中年員工很熱情地為我們指點“愛麗絲門”,介紹此門與《愛麗絲夢遊仙境》的關係。
新學院(New College)
新學院(New college )與其名相反,是牛津最古老的學院之一,成立於1379年。它的修道院建築,四麵回廊,圍著壁綠的草坪,幽靜深邃。如同人類最早的書,常常是宗教信徒製作的經書,最初的大學,也是修道院修士研修的地方。
一邊回廊的後麵是古老的鍾樓。
另一邊是同樣古老的小教堂。
新學院的回廊成了藝術展廊。正在展出的,是英國雕塑家Emily Young 的前衛石雕作品。可見這個古典教育機構擁抱多樣性的姿態。
牛津學生非常看重劃船比賽,每年的比賽的名次都刻在學生宿舍樓牆上。
學院內,十三世紀的牛津古城牆邊,綠草如茵。遠處,可見席地坐讀的學子;左邊,三個研究生,正在聽導師講課。好經典動人的畫麵!疑是天堂一角。
新學院的餐廳。
三一學院 (Trinity College)
位於三一學院中心的小教堂,非常優雅精致,修建於十七世紀末。這裏是禮拜場所,也是學院多元化的社區的中心,歡迎不同信仰的人,在這裏祈禱,安靜地坐著,聽或演奏音樂,並享受它的美麗。
天花板上是Pierre Berchet的《基督升天》,四周圍繞精雕細刻的花紋。
校園裏,綠是基色,古老的樹、有故事的樓,爛漫的野花,夢幻般的美。難怪數學老師能寫出《愛麗絲夢遊仙境》這樣的文學大作。
我認識的牛津居民
牛津街道,有古老的,如窄街(Narrow Street),12世紀的“草皮客棧”(the Turf Tavern)就在這條街上。
有後來逐年造的各種風格居住房。
牛津城現有人口15萬多,其中包括小雲一家,來自中國的移民。從上海南京東路石庫門走出來的小雲,把上海女人對生活的態度,對時尚的敏感,帶到牛津。
見我注意到她家整櫃的收藏品,小雲告訴我,這是她的新愛好。她說她在上海時就喜歡逛商店。牛津有各種好品牌店,也有許多高質量的二手商品店。她在一個學院的餐廳工作,中午上班前,常常順便到市中心逛商店。什麽地方什麽時候買什麽東西最合算,弄得門清。收集瓷器和銅器是她的特別愛好。Wedgwood 是她收集最多的品牌。她讓我欣賞她的寶貝,說,真希望空間再大點,可以把它們都擺出來。
她還喜歡買衣服,講究品牌、流行款式和穿搭。這次在她家,見識了她的滿滿當當的衣櫃。聽我老說,在美國沒場合穿這樣的衣服,她總是觀點鮮明:女人要積極創造機會,互相鼓勵,穿好看的衣服。
小雲燒菜很有一手,這是我幾十年前早知道的。英國的鴨子相對不貴,肉質也好,她就多做鴨子菜。其中鹽水鴨算得上當地一絕,牛津的朋友們紛紛跟她學。她還自學做烤鴨,自己片皮,調醬,做配菜。除了皮不夠脆外,味道不輸店裏正宗烤鴨。麵皮是老董的手藝,我敢說,比飯店的更好,薄得透明,有筋道。老陳說要跟老董學手藝。老董表示沒信心教,說那是從小學的。小時候過年,他的任務是做春卷皮,年複一年練就的本事。老陳於是知難而退。
雖是南方人,小雲的餃子也做得好,餡講究葷素平衡,皮是自己擀的,薄如紙。我們連聲稱讚,她淡淡說,這有啥難的,隻要“伊拉”(家裏人)喜歡吃。弄得我從英國回來,也自己擀皮做餃子了。確實,燒飯這事,隻要在乎有人吃得開心,就會用心做,還真不難。
小雲在 Keble College 餐廳工作了二十多年。記得上次去牛津時,到她工作的那個學院餐廳去過,還喝了杯橘子汁。那餐廳大而氣派,你可從電影《哈利波特》中看到學生用餐的情形。牛津各學院的餐廳大致相仿。
小雲勤快大方,待人友好,學生和員工都喜歡她。前兩年退休時,學院人事部門執意要為她開歡送會。他們體貼她的語言困難,主動聯係她的兒子,邀請他代他媽媽講話。兒子在會上動情地講述母親從上海到牛津,一路走來的酸甜苦辣,感恩母親的愛和奉獻,感恩自己能在這樣高尚溫暖的社區長大。台下的小雲眼淚嘩嘩,心裏無比甜蜜。在場的人也都為之動容。是啊,在這個古老而多元化的城市裏,哪個移民沒有自己的故事。
這上下兩幅繪畫,都是小雲媳婦的作品。上圖是牛津大學拉德克裏夫圖書館;下圖是她為兒子畫的恐龍。她也是從上海來,畢業於牛津大學,職場上風生水起,生兩個娃,還能畫畫,幫婆婆理財,印相冊,…。年輕一代牛津人的路,就從容多了。
相比劍橋,我感覺,牛津更古典優雅,更有貴族氣質。或許,是因為待在牛津的時間相對長些,了解更多些;也或許是因為那裏有自己的友人。
* 見艾彌爾·塗爾幹(Émile Durkheim)《教育思想的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