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女兒遊英國 (9) - 大英博物館,日不落帝國輝煌的見證

來倫敦必看的當屬大英博物館了,這座於1759年對外開放的博物館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八百萬件藏品,記錄了人類的文明的從初始到現代的燦爛的文化。 許多來大英博物館參觀的遊客心中都五味雜陳,那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曾經征服了將近半個世界,領土遍及5大洲4大洋,統治麵積僅次於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 雖然日不落帝國的太陽終究也有落下來的那一刻,但它強盛時期在各國的掠來的稀世珍寶、文物珍品卻早已穩穩地的納入囊中,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大英博物館的藏品大多是英國於18世紀至19世紀發起的戰爭中掠奪得來,其中以從希臘、埃及和中國為最多。  雖然這幾個國家都曾多次施壓要求歸還他們的文物,但英國不為之所動,那是他們的祖宗用實力和巧取豪奪來的,哪那麽輕易還,這個世界畢竟是要靠實力來說話的。

 

一大早就領著姑娘直奔博物館,這英國政府還算有良心讓大家免費看,隻需過個安檢就行了。 安檢時每個包包都要被翻個仔細,可不知為何到我們娘倆了人家懶得看,啥也不查就讓我們過,看樣子咱倆一看就是良民啊。 趁著早上精神頭好我就領著姑娘直奔中國館,上次去敦煌除了壁畫其它的古物幾乎啥也沒看到,這次準備好好看看被斯坦因騙去的敦煌經卷和絹畫。

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高達2.3萬件。從遠古石器、玉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 到宋元明清的瓷器和書畫等標誌著中國曆史上各個文化登峰造極的國寶在這裏皆可見到。館內很多中國稀世之寶是1860年八國聯軍入京時掠奪的,一部分是英法聯軍在圓明園搶的,一部分是從紫禁城和頤和園等地掠走的。 八國聯軍的野蠻劫掠使得紫禁城宮內的收藏損失過半,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女史箴圖》被一英國上尉趁亂偷走並以25鎊的低價賣給大英博物館。後來英國人斯坦因又從敦煌竊取了9000多個佛經卷子和500多幅繪畫。  我們能看到的隻是大英博物館收藏的百分之一,很多文物被存在了各種藏室累,敦煌的很多文物就被藏在斯坦因密室裏,據說近百年來,見過它們的外人隻有幾個人。

《女史箴圖》 - 來自網上

 

進去後往右邊去,經過禮品店、一號啟蒙運動展廳(Enlightenment), 走到盡頭上東樓梯一層半的地方就是。 一邊走一邊心裏罵:TNND, 我倒要看看搶我們什麽東西了。 可到了門口一看,悲劇了!門上貼著通知:中國館閉館修整直到11月份才開,隻在東亞區有一個展示中國瓷器的館。 我悲憤地快要哭出來了!啥意思,還讓我再來一次?!

瓷器館的東西看著並不太新鮮,畢竟在北京的故宮和台北的故宮都看過了很多好東西了,最珍貴的是這對兒被英國人起名為“The David Vases”的元代的青花瓷了,英國猶太裔收藏家 Sir Percival David曾是它們的最後主人。說起青花瓷隻以為那是明清的東西,沒想到元代的瓷瓶就已經這麽精美了,不過這倆瓶怎麽看起來有點歪扭。

 

東亞的朝鮮館和日本館沒啥好看的,基本上是中國古文化的延伸。 抓緊時間去希臘羅馬館。

這是涅瑞伊得斯紀念碑 (Nereid Monument),是公元前4世紀的土耳其Xanthos的一座墓,它采用了希臘神廟的特質,頂部用浮雕裝飾。 這座墓被認為直到拜占庭時代才開始陷入廢墟。19世紀40年代初,英國旅行家 Charles Fellows 重新發現了廢墟並將它們運往大英博物館:其中有些已被重建,以顯示紀念碑東麵的外觀。

 

英國人去希臘也沒少搶,知道什麽是好東西,把人家的神廟上的浮雕、各種雕像統統切割下來往家搬,掉腦袋、斷胳膊斷腿、斷鼻子甚至斷男性生殖器的比比皆是。 “看,英國也沒少從希臘搶寶貝啊” 我站在這大廳的盡頭跟姑娘說,似乎有了一點心裏平衡......

18號展廳是雅典帕台農神廟 (Parthenon)的專用場所。帕特農神廟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坐落在雅典衛城中央最高處。帕台農神廟雕塑,也被稱作埃爾金大理石雕 (Elgin Marbles)。

這座建於公元前447年的供奉雅典娜女神的神廟經過兩千多年的滄桑,曾被改為基督教堂,又被占領的土耳其人改為清真寺,在戰爭中有被土耳其用作彈藥軍火庫,最後導致了神廟的爆炸。

對古典藝術極有興趣的英國貴族和外交家、第七代埃爾金勳爵 Thomas Bruce 在1802—1812年間搜集了大批帕台農神廟雕塑品運回英國,此事引起強烈非議。他被痛訴為欺詐和貪婪的摧殘文化藝術者。 1810年他發表了一份《備忘錄》,為自己的行動進行辯護。1816年,在一個議會委員會的推薦下,英國以及其低廉的價錢3.5萬英鎊買下這批大理石雕刻品。

 

The east pediment -  建築上方的雅典娜的誕生的一組雕像本應是這樣的,現在卻隻殘留了幾部分在大英博物館,中間的主要一部分雕像已經不見了。

看看像不像大英博物館的正麵

 

現在的斷壁殘垣的雅典衛城神廟隻剩了個空殼了,也是希臘人心裏永遠的痛。

 

半人馬和人的爭鬥

Erechtheion裏的少女像石柱,英帝國留下了保存最好最完整的一個,在雅典博物館看到過另外的三個都已經風化破損、胳膊殘缺不全,麵目模糊。

 

Crouching Venus - 維納斯女神在洗澡,她裸身蹲伏著,試圖用她的雙臂雙手遮住自己, 頭部提心吊膽地轉向一邊。

 

 

波特蘭花瓶是現存最精美的古羅馬浮雕玻璃製品,製作於公元一世紀初,上麵的雕刻講的是古希臘的神話曆史故事,最常見的猜測是關於海神Thetis and Peleus的婚禮。這個花瓶據說是在羅馬皇帝Alexander Severus和他母親的石棺裏被發現,後幾經易手後由波特蘭家族第三代公爵收藏,1810年波特蘭公爵將瓶子借給了大英博物館。 1845年它被來參觀的一個愛爾蘭醉鬼打碎,那人抓起旁邊的一個塑像扔向了這個花瓶,花瓶碎成了二百多片,後被一點點粘合。 1945大英博物館從波特蘭家族第七代公爵手裏買下,把它放在70號廳展示。

 

埃及館裏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木乃伊了,這裏有140個木乃伊和棺木,是在開羅之外可以看到保存最多的木乃伊的地方。 不過我沒敢對這那些纏著布的木乃伊照相,隻照了些棺木,這些棺木做工精致,人物栩栩如生。

 

下麵這個製作於公元前196年古埃及的Rosetta Stone 可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原本隻是一塊刻有古埃及法老 Ptolemy V 詔書的石碑,敘述托Ptolemy V 王位之正統性和他的許多善行與貢獻。 這塊石碑由上至下共刻有同一段詔書的三種語言版本,最上麵是古埃及象形文,中間是32行埃及草書(是當時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最下麵是古希臘文(因為當時的埃及已臣服於希臘的亞曆山大帝國之下,被要求所有此類文書都需要添加希臘文的譯版)。 在公元4世紀結束後不久,埃及象形文徹底失傳,這塊兒石碑的出土使得近代的考古學家得以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解讀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而成為今日研究古埃及曆史的重要裏程碑。

1799年拿破侖開始征戰埃及之時,在尼羅河三角洲的一個名叫Rosetta的小村莊裏,士兵在修築工事的時候無意中挖出了這塊石碑,隨軍的考古學家斷定,這塊石碑不同尋常,準備運回法國慢慢研究。但法國人還沒來得及動手,拿破侖的軍隊就被英軍打敗了,運回途中被英軍截獲。根據戰爭協議,法國無條件交出了在埃及發掘的所有文物。最終,Rosetta Stone 被英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Amenhotep III,他在位時古埃及的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和藝術輝煌。

 

這是年輕的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雕像 (The Younger Memnon),這尊胸像,來自埃及底比斯 Thebes的祭廟 。最早發現它的是拿破侖早期探險隊員,為將其搬走在右胸部位鑽了一個洞,但也未能將其運走。1815年英國總領事Henry Salt雇用了一位冒險家運用了各種水利工程技術和數百名工人把它運到了尼羅河邊,幾經周折於1818年到達了英國。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約公元前1279年-公元前1213年在位),是古埃及曆史上最為重要的法老之一,也是埃及眾法老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其執政時期是埃及新王國最後的強盛年代。  他在在位時熱衷於土木建築,新建了許多廟宇包括以宏偉著稱的阿布辛拜勒神廟。 然而他統治的時代已是埃及衰落的前夜,國家巨大的開銷加快了國力的下降。拉美西斯二世死後,埃及就開始走下坡。

 

西亞館裏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尊人首翼牛像(Winged bull),豎立在Assyrian 國王Sargon II (721-705 BC) 王宮前,守衛著宮殿的入口。 像的正麵為圓雕,側麵為浮雕。公牛是憤怒和戰爭的象征,用來守衛 Assyria的宮殿 ,也被用來防範邪靈。 1842年被法國考古學家在Sargon 王國的古都 Khorsabad(現北伊拉克)發現,但因為實在是太重了就放棄了。 1849年住在巴格達的英國人 Henry Rawlinson 把它們從法國領事那兒買下來,他讓工人把這兩個大約16噸的巨像切割成幾塊運到了英國。牛的雕像共有五條腿,正麵有兩條,側麵有三條,不過看著也挺和諧。

 

Standard of Ur來自古城Ur(位於巴格達南部的現代伊拉克)。這是個用馬賽克精致鑲嵌的空心木箱,每一麵都有戰爭與和平的場麵。它是在1920s在Ur的一座皇家墓葬(around 2550 BC)中發現的。人們至今不知道它的原始的用途。

 

路易斯西洋棋(The Lewis Chessmen)約於公元1150-1200年製作於挪威,在蘇格蘭的外赫布裏底群島中的路易斯島被發現 。 棋子由海象牙和鯨魚齒精心製作而成,包括坐立的國王和王後、戴教冠的主教、騎在坐騎上的騎士、站立的獄卒和士兵,都被製成方尖碑的樣式。11世紀末期,西洋棋在歐洲貴族中間已經非常流行。 至於誰是棋子的主人,為什麽要把它們藏起來還沒有肯定的答案,人們猜測它們可能屬於一個從挪威去愛爾蘭旅行的商人。

 

Hoa Hakananai'a(複活節島雕像)於1868年11月由英國皇家海軍艦隊HMS Topaze的軍官和船員在太平洋的複活節島上發現的。 複活節島以其巨大石雕像而著名,島上有約600座以上的大石雕像,考古學家猜測這些巨石雕刻是島上土著人崇拜的神或是已死去的各個酋長、被島民神化了的祖先的。

 

來倆好玩的:

用槍做的椅子

 

Tiffany cash register, 1901

 

非洲館:踩高蹺,跳大神

 

要仔細地看大英博物館恐怕要好幾天才能看完,作為遊客也隻能走馬觀花。 從博物館出來後走個十幾分鍾就到了兒子曾經讀過書的倫敦政經學院。兒子在這裏作為交換學生度過了一年的美好時光。 學校沒有一個正門,正當我們四處看哪可以拍紀念照的時候,有位華裔的男學生停下來主動問我們想到哪兒去,然後就領著我們到了下麵這個 Old Building 前留影。 一路走一路跟他聊天,他是個特別有紳士風度的男孩子,一口高雅的英國口音,和善而有禮。 “這可不是個容易的學校,太多聰明的人”他有些無奈地對我說。

 

每次旅行回來我都有種奇怪的感覺,人在家裏可心還在外麵,似乎還沒有遊夠,還想走下去。 看著家裏熟悉的一切卻又有一種陌生感,這幾日家裏沒人,我們在外麵跑,孩子爸在外出差,院子裏的草已經長了很高了,我又該割草了,回到規律繁複的生活中去。

昨天女兒告訴我她夢裏又重回英國了,和那幾匹馬兒玩耍,“我可真喜歡英國啊”她不止一次地對我這麽說。 當一位劍橋畢業的英國人聽說我覺得英國人很nice的時候,他有些驚訝“really?”。 Well,作為遊客對英國的感受是很表層的,然而在倫敦住過一年的兒子卻也在那裏過得樂不思蜀,聖誕節和新年都不回家過,要在那裏與同學們共同度過。 那一年他結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們,一起去窮遊,睡在長途汽車上,坐夜班廉價飛機,淩晨兩點在西班牙下飛機...... 第二年他回到了美國的大學,冬假的時候又回到倫敦住了一個月。 直到今日時常有倫敦政經結識的同學來美國找他玩,一起去旅行。

兒子寫了一首歌 《Soho》 給倫敦,除了背景音樂外,曲調、作詞和演唱都是他自己來完成的。

我和女兒遊英國係列:

所有跟帖: 

上圖辛苦,謝謝這麽多照片,說實在的看這種博物館一天半天真的不夠,而且很累。 -石假裝- 給 石假裝 發送悄悄話 石假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7/2017 postreply 18:30:24

沒辦法,遊客隻能走馬觀花,事先做好功課,撿重要的看 -邊走邊看66- 給 邊走邊看66 發送悄悄話 邊走邊看6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8/2017 postreply 04:50:40

寫得很好. 我也很喜歡英國 -suanliao- 給 suanliao 發送悄悄話 suanlia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8/2017 postreply 01:37:38

謝謝,英國可看的東西很多,博物館就值得去個幾趟 -邊走邊看66- 給 邊走邊看66 發送悄悄話 邊走邊看6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8/2017 postreply 04:51:34

中國館閉館的時間夠長,俺去年也沒看成。 -地球太小- 給 地球太小 發送悄悄話 地球太小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8/2017 postreply 06:21:23

不知道他們在裏麵搗鼓些什麽,絕大多數的文物常年在密室裏,缺乏懂行的專家維護,還不知怎麽樣了呢 -邊走邊看66- 給 邊走邊看66 發送悄悄話 邊走邊看6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8/2017 postreply 07:18:53

最喜歡人麵雙翼牛身像,人的智慧,鳥的自由,牛的力量 -五湖以北- 給 五湖以北 發送悄悄話 五湖以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8/2017 postreply 08:06:54

wow,我發現五湖兄的文字越來越出彩兒了 -邊走邊看66- 給 邊走邊看66 發送悄悄話 邊走邊看66 的博客首頁 (476 bytes) () 06/28/2017 postreply 15:01:01

讚圖文並茂。多年前,第一次探訪大英博物館時,看到英國從從其它國家(特別是從中國)搶來的精華, -廣陵曉陽- 給 廣陵曉陽 發送悄悄話 廣陵曉陽 的博客首頁 (462 bytes) () 06/28/2017 postreply 17:57:23

廣陵姐, 我把我在博客裏回網友的話般過來,看看是不是這個理兒 -邊走邊看66- 給 邊走邊看66 發送悄悄話 邊走邊看66 的博客首頁 (4232 bytes) () 06/29/2017 postreply 08:54:36

謝謝惜福妹妹詳細深度的思考分享。“。。。但也不能為他們的野蠻的強盜行為洗白”,100%讚同。當時,我隻是有感而發了一個事實:-) -廣陵曉陽- 給 廣陵曉陽 發送悄悄話 廣陵曉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1/2017 postreply 12:11:57

英國去了5趟都沒去參觀過, 都怪倫敦同事的誤導, 下次一定去, 謝謝介紹! -雅佳園- 給 雅佳園 發送悄悄話 雅佳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9/2017 postreply 22:29:36

去倫敦大英博物館是首選啊,你同事誤導不淺啊 -邊走邊看66- 給 邊走邊看66 發送悄悄話 邊走邊看6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30/2017 postreply 19:12:1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