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國家有興趣,但種種原因一直下不定決心去,比如印度,土耳其之類。但伊斯坦布爾是歐洲曆史繞不過去的一個地方,終於今年夏天成行。去之前看一些別人的遊記,發現很有意思,有點兩極分化,有的愛得不行,留連忘返,有的非常不喜歡。
我們先飛到意大利住一個多星期,意大利是我喜歡的一個地方,因為來過多次,沒有打卡景點的緊迫,可以放鬆心情,然後飛到伊斯坦布爾住四晚,再從伊斯坦布爾坐9晚10天的地中海郵輪,郵輪最後回到伊斯坦布爾,再呆一天。我也是郵輪愛好者,坐過多次,覺得象個移動的hotel,不用操心旅途,非常放鬆。也非常喜歡在大海上漂泊,坐在陽台上,聽著海浪的那種感覺。
特意選伊斯坦布爾上船,為了有充分時間看看這個城市,我們四晚住在park Hyatt, Macka Palas 環境和服務都很滿意。
我現在旅遊的原則,一般都是以度假休閑為主,雖然年輕時曾經也是累個半死也要深度遊,把list上的名勝古跡跑個遍。所以這個記錄隻能算伊斯坦布爾到此一遊。
伊斯坦布爾外國遊人比起羅馬,或其他歐洲名城,少很多。城市很大,有亞洲城市的那種雜亂感,其實建築街道都打掃得挺幹淨的,主要是街上人多,車多。人的穿著打扮,男的和其他地方差不多,女的range 就比較大了,有普通穿著的,有普通穿著但戴著頭巾的,還有穿長袍帶頭巾的,最極端的就是穿一身黑長袍,黑麵蒙臉,隻有兩個眼睛看著外麵。但這一切似乎都和諧的共存在一起。
二十多年前我暑假在瑞士短住,那是我第一次去瑞士,在日內瓦很吃驚街上很多長袍中東人。後來才知道中東有錢人喜歡到瑞士度假。當時偶然結識一沙特女孩,問過這個問題,穿長袍是不是沙漠太熱,白袍反光,她說不是,男的才是白袍,女的都是黑袍,夏天穿在身上其實非常熱,她們在外國旅遊也都穿著普通服裝,但頭巾一定要戴。從她那裏第一次了解了好多風俗,比如沙特女人不能開車,一定要男性親屬開車送過來。還有那裏女孩子們也喜歡逛mall,買衣服。我問那些時尚衣服買了什麽時候穿,她說可以穿在黑袍下麵,不露岀來,或者一群女孩開party,大家穿著玩。反正就是錦衣夜行,自娛自樂。她還邀我去沙特,當然沙特從來沒有去過。
但從伊斯坦布爾街上看,這裏應該是比較開放的穆斯林國家了。
伊城主要景點都在歐洲老區,有著名的幾大清真寺有藍色清真寺,索菲亞,蘇萊曼清真寺等,伊城清真寺很多,也很容易辨認,一個個長長的宣禮塔像一根根尖刺,刺向空中,構成了城市的天際線不能怱略的一部分。
我們去之前聽說參觀大清真寺可能要排一,二個小時長隊,所以當時的想法是如果是這樣就在外麵看看,不進去了,一切安排以輕鬆為主。但到了那裏隊都不長,隻要十幾分鍾,就進去參觀了。先看了藍色清真寺,進門前女士如果沒有頭巾,門口可以領一個戴上,出門再還回去。不知道是頭巾戴過的人多,沒清洗,還是織物本身的味道,我戴上後一種很難聞的味道,讓我覺得呼吸都胃裏有點惡心,進門前還要脫鞋,或自己拿在手裏,或放在旁邊一個有很多鞋的大架子上。大廳雖然很大,但感覺人很多很亂,也許是夏天,空氣味道也很難聞。我胡亂給建築拍幾張,趕緊隨著人流衝岀來,交回頭巾,長出一口氣。
在歐洲去過很多大教堂,有的遊人也很多,但從來沒這種感覺。我們是從米蘭離開意大利飛伊城,去了米蘭大教堂,裏麵有一種莊嚴感,想起pandemic 時候,波切利在這裏安慰人心的演唱,眼淚都差點流下來。
在廣場上走走,看了埃及搬來的方尖碑,德國噴泉等等。又去了附近的索菲亞清真寺,門口買票處,也賣一次性頭巾,長袍。買了一個戴上,好處是一次性,沒什麽怪味。走進寺裏,有兩層,人相對比較少,可以仔細看看,這曾經是拜占庭時代一個宏偉的大教堂,東羅馬帝國陷落後被奧圖曼改用做清真寺。裏麵掛著大幅伊斯蘭書法,曾經的聖經圖畫,或者被蓋住,或者被又塗上一層,隻有一小部分露岀來,讓遊客參觀,看著宏大的建築,感覺怪怪的,想象教堂曾經的樣子,再看看遊客們奇怪的樣子,戴著頭巾,還有的買了一次性長袍穿著,心裏有種複雜的感覺。
參觀完索菲亞清真寺,又去了旁邊的博物館,主要是講伊斯坦布爾特別是索菲亞清真寺的前世今生。每人領了audio講解,然後被分成組,由工作人員統一管理,一起進入一間間展室。在別的博物館參觀都是自己隨便走動參觀,按鍵聽講,但這裏也許是為保證同時聽和看畫麵,要統一按組行動。終於完成了伊斯蘭再教育,走到廣場上,剛想喘口氣,忽然廣場上大喇叭響起,很吵,天又熱,讓人心煩意亂,原來是呼喚做禮拜的時候到了,想想一天要這麽五次,暗自慶幸自己不住在這裏。家裏小鎮隻有教堂清冷的鍾聲在背景中響起,有時不注意完全聽不到。
舊palace也在附近,看過palace,宮殿旁邊有一個大的garden,中文發音類似“狗喊“有樹蔭,噴泉,還有小貓跑來跑去,可以在這裏坐一會,看看周圍景色。
大巴紮也在老城區,裏麵有賣各種紀念品,風味小吃,服裝皮包等等,有點像北京秀水街。在土耳其各種旅遊景點,小販都喜歡熱情和你打召呼,如果你禮貌回應,他可能會纏著你半天,所以想省事,隻好快速通過去。
Galata 大橋一帶很熱鬧,有開闊的廣場,晚上去可以看海峽兩岸的夜景,橋下有一層有很多海鮮餐廳,我們找了一家安靜點的,坐下來吃晚餐,可以邊吃邊欣賞博斯普魯斯大橋的燈光。但這些餐廳比較貴,專宰遊客,我們吃一頓,價格類似我們在米蘭一個好的餐廳吃的,但飯菜質量、精美度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但是想想在這個亂糟糟的環境裏,能安靜的坐下來吃頓飯,瞭望金角灣,歐亞大陸,也就算不錯了。夜幕下的城市沒有白天的喧囂,感覺好很多。如果想吃便宜的也有,橋頭的魚船有賣烤魚,還有街邊小店,價格隻要十分之一左右。
Galata大橋另一端附近,還有一個galata 塔,可以登頂看城市全景。在附近有繁華的商業區,可以轉轉獨立大街,被稱作伊斯坦布爾的香榭裏舍大道,一直走下去就到了塔克西姆廣場,是伊市的中心地帶,熱鬧非凡,四處懸掛的土耳其國旗,有小吃店,有大的清真寺和共和國紀念碑,地鐵站。土耳其地鐵都很深,電梯要換幾次,我們沒坐地鐵,隻是下去看看樣子。其實除了景點,在大街小巷隨便走走逛逛,看看風土人情也挺有意思的。
還有很多人說在土耳其容易被騙的問題,怎麽說呢,確實有這個問題。比如坐taxi,去同一個地方,昨天一個價,今天再坐另一輛,可能就差100,150裏拉。但其實換成美元也就幾塊錢。我們出行都是taxi,因為這裏taxi不太貴,出門taxi方便也節約時間。還比如,有的餐館門口有飯菜彩圖,標歐元,等你吃完結賬,賬單是裏拉,給你偷偷每個菜又加幾歐元。可能你最後多付一二十美元。但我們就呆幾天,這些小錢也沒精力計較了,也沒必要為此影響心情。
如果問土耳其值不值得去?如果從來沒去過,還是值得來看看。就像一個拚圖,有這一片,很多曆史事件就更完整了。我旅遊喜歡帶本曆史書順便看看,這樣旅行也更有樂趣。
比如去過葡萄牙西班牙看大航海時代,大航海時代開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想繞過伊城這條線路,開辟一條新途徑。
郵輪經過土耳其kusadasi,看到古希臘伊佛所舊城遺址和聖母瑪麗亞舊居,還有去過的意大利熱納亞,威尼斯和十字軍東征,君士坦丁堡的關係。佛羅倫薩的文藝複興時期,東羅馬帝國滅亡後,很多人又跑回歐洲,帶回古文化幫助了文藝複興,看過的uffizi博物館和美第齊家族,還有沙俄帝國為什麽用雙頭鷹標記,以東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要收複君士坦丁堡,這些曆史片段都和伊城連續起來。
郵輪停了雅典,雅典二十多年前去過,這次感覺plaka區更繁榮了,遊人也比土耳其多,如果這兩國比較,要選一個地方度假,相比土耳其,我可能還是更喜歡希臘,雖然土耳其也有長長的漂亮的海岸線。
再想到曆史上siege of 維也納,很難想象維也納這樣一個有著美味可口的甜點,最好的咖啡館,還有音樂,適合小資的地方,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城市,天際線望去都是尖刺一般的宣禮塔,就像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已經很難看出當年羅馬帝國的身影了。但曆史身在其中,一切也未可知。
有些地方或是因為自然風光,比如阿爾卑斯山,或是因為城市風情美食,比如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你去過後還會再想起來,希望再回去。來土耳其看看,還是一個挺有意思的經曆,但世界這麽大,還是盡量能走多遠,就多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