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襲珍珠港的長遠影響(ZT維基)

來源: chuchairen 2011-07-01 15:10: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26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chuchairen ] 在 2011-07-04 18:19:3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長遠影響

山本認為一次成功的襲擊隻能帶來一年左右的戰略優越性,雖然之後的南方作戰極為成功,但仍無法打敗擁有絕對物資優勢的美國。在珍珠港事件的25周年紀念日中,源田實表示:“在軍事行動上,珍珠港的攻擊行動是當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卻是極大的錯誤,導致日本最後走上投降一途...[12]

日本計劃是在襲擊前中止與美國的協商。到12月7日為止,日本駐華盛頓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與美國外交部進行很廣泛的討論,包括美國對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東南亞的反應。襲擊前日本大使從日本外交部獲得了一封很長的電報,並受令在襲擊前(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將它遞交國務卿科德爾·赫爾。但大使人員未能及時解碼和打印這篇很長的國書。最後這篇宣戰書在襲擊後才遞交給美國。實際上,這篇國書在日本遞交美國前就已經被美國解碼了。喬治·馬歇爾在讀過這篇國書後立刻向夏威夷發送了一張緊急警告(該文件並未注明“緊急”或“特急”的資訊[12]),但由於美軍內部傳送係統的混亂這篇電報不得不通過民用電信局來傳達。襲擊數小時後一個年輕的日裔美國郵遞員將這張電報送到夏威夷美軍司令部,而總司令金梅爾看完則將它扔到垃圾桶[21]

攻擊珍珠港的行動後來被證明將戰列艦摧毀的作用遠比預想的要小得多,在珍珠港的行動實際上僅摧毀了美國陳舊的大艦巨炮主義,航空母艦則絲毫未損[50],不足以長時間影響戰局,山本曾說道:“頭六個月或一年大約是可以順利進攻的。但對於第二和第三年的戰事,我就毫無信心了...[51]”;另外,就山本的計劃是為了阻止美軍往太平洋東部救援,而美軍計劃(即橘色計劃) 則是與日軍開戰時要放棄其據點,並於大本營擬定之地點決戰,因此攻擊珍珠港是原本日美兩方都沒有想過的,也可以說山本此計劃是沒有必要的。而關於第三波攻 擊,山本也由於此事對南雲的不破壞基礎設施和油槽透露過不滿,其表示南雲中將像一個小偷得手後急急逃跑,沒有抓住機會繼續擴大戰果,南雲對此則不認同,並 重申已達到預期目的。在日本奇襲珍珠港,大敗美軍艦隊消息傳開後,日本國內舉國歡騰,東條英機甚至說:“我保證終能取得最後勝利”,山本在寫給他姊姊的信 中說道:“戰爭終於要開始了,雖然現在到處充溢著熱鬧喧嘩,但這一切都會消失...珍珠港的勝利微不足道,不適合用來大肆宣傳,這樣會使日本人民忽略了事 情的嚴重性[12]”,最重要的可能是珍珠港事件立刻將一個本來意見不齊的國家動員起來了。它將美國團結起來,一起要戰勝日本,它可能也是後來盟軍要求無條件投降的原因。

[編輯] 各國反應

羅斯福簽署對日宣戰書

1941年12月8日,羅斯福總統在國會說道:“日本這次沒有正式宣戰,卑鄙的攻擊會永遠承擔不名譽的罪名...美國人民必然獲得最後勝利,我們不單要盡力防衛,更要使這種卑鄙的行為再也無法危及我們...我們將會獲得最後勝利,願上帝保佑。在此本人僅要求國會宣布‘參戰’。”美國國會以隻有一票反對[52]通過了對日本的宣戰。羅斯福立刻簽署了宣戰書,他稱12月7日為一個“國恥日”。美國政府繼續和加強了軍事動員並開始將其經濟轉化為一個戰時經濟。

歐洲戰場上,納粹德國在日本襲擊珍珠港後,希特勒在國會說道:“德國在亞洲的盟友正給予行為不當的美國重重的一擊[12]”,並在12月11日對美國宣戰,不久意大利王國墨索裏尼也跟進。從軸心國協議來看阿道夫·希特勒沒有這個義務,但還是這樣做了。這更加激怒了美國人民,使美國可以更加明顯地支援英國。這也使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回答拖延了一段時間。美國的參戰使盟國獲得巨大的工業生產力,英國即時解除被鄧尼茲潛艇艦隊斷絕物資的危機;蘇聯則爭取到在德國巴巴羅薩行動後,將工業轉至烏拉山恢複生產的時間;兩國也獲得能夠對德國反攻的大量物資,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甚遠。

所有跟帖: 

偷襲珍珠港之前的1939年,美國已開始向英國運送武器,40年向蘇聯送,在租借法案通過之前. -王醫生- 給 王醫生 發送悄悄話 王醫生 的博客首頁 (53 bytes) () 07/01/2011 postreply 16:22: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