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爾特山(Gellert Hill)
多瑙河西岸有兩座山丘,一座是城堡山,另一座是格列爾特山。格列爾特山是布達佩斯最高的地方,是觀賞城市風景以及夜景的最佳處。從山頂不同的位置,可以觀賞到整個布達佩斯地區,視野可及遠離城市的地平線。格列爾特山又稱自由山,一座自由女神雕像手持象征和平的棕櫚樹枝屹立在山顛。女神像原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末蘇聯紅軍解放布達佩斯而建。1945年,德國黨衛軍據守著布達佩斯最後一個堡壘,蓋爾雷特城堡,作最後的負偶頑抗。蘇聯紅軍從山下發起幾輪猛烈的攻擊,幾千蘇軍將士戰死,最後終於攻克了堡壘,解放了布達佩斯。為了紀念蘇軍烈士,1947年,匈牙利著名的雕塑家基什法爾魯迪·日格蒙德塑了這組雕像。雕像原名為《解放紀念碑》,碑上刻著“充滿感謝的匈牙利人在1945年立下此紀念碑,以紀念為自由奮鬥的俄羅斯英雄”。後來兩國關係惡化,蘇聯的解放被認為是另一個占領,匈牙利發生了多次反對蘇聯的抗議和暴動。由於對蘇聯的積怨和敵視,女神像在1956年和1992年曾兩度險遭拆毀,但最終還是作為期待自由的象征保留下來。雕像重新命名為自由女神,碑文改成“獻給為匈牙利的獨立、自由和繁榮而犧牲生命的烈士”。我們開車上山,俯瞰布達佩斯全景。此時天空布滿烏雲,狂風大作,我們祈禱千萬不要下雨。山上的風景果然不錯,多瑙河上的一座座大橋,城堡山上的皇宮,佩斯城裏的大街小巷都一一收入眼中。我們在風中停留了一會兒,趕緊下山。就在離車還有十幾米的地方,天破了,大雨傾盆而下。我們快步跑進車裏,還是打濕了衣服。但我們仍然感到慶幸,若是此刻還在山上,絕對是幾隻落湯雞。雨來得快也去得快,我們下山吃過晚飯,雨早就停了。我們又來到山上,欣賞布達佩斯美麗的夜景。雨後的天空格外幹淨,多瑙河兩岸的燈光也特別明亮。突然皇宮附近升起了一片煙火,為美麗的布達佩斯更增添色彩。夜色中一對戀人緊緊相擁,但願這一刻天長地久。
遠眺格列爾特山
山腰有一座格列爾特主教雕像,雕像後是半圓形的12根柱廊,下麵是人工瀑布。主教右手高舉十字架,左手懷抱《聖經》,俯視著腳下的多瑙河和布達佩斯。格列爾特主教原是來自威尼斯傳教士,當他來到匈牙利,受到匈牙利開國國王伊什特萬一世的歡迎,請他擔任自己兒子的教父和宮廷教師。伊什特萬一世奉基督教為國教,在全國強製推行基督教。他死後的1046年爆發了大規模的異教徒叛亂,幾乎所有的神父都被處死,格列爾特主教也不能幸免,被裝進木桶投入多瑙河中。屍體後來被找到,埋葬在伊麗莎白橋東北側的Inner-city Parish Church,那是佩斯最古老的教堂。人們將他遇害的山丘改名為格列爾特山,並在遇害的地方建立塑像以示紀念。
山頂上是昔日的解放紀念碑,如今的自由女神像
俯瞰布達佩斯
左邊是布達
右邊是佩斯
夜幕下的自由女神像
夜幕下的布達佩斯
皇宮前升起了煙火
這一刻天長地久
多瑙河上的橋
橫穿布達佩斯的多瑙河上有九座大橋,將兩個古老的城市緊緊地連接起來。其中市中心地區有六座,它們依次是以愛國詩人裴多菲命名的裴多菲大橋,麵對蓋爾萊特山上自由女神像的自由橋,最繁忙的伊麗莎白橋,布達佩斯象征之一的鏈子橋,第二座永久性橋梁瑪格麗特橋,以及以匈牙利曆史上的第一個首領阿帕德名字命名的阿帕德橋。眾多橋梁之中最著名的當然是塞切尼鏈子橋,除此之外還有綠色的自由橋(Liberty Bridge)和白色的伊麗莎白橋(Elisabeth Bridge)。布達佩斯的主要景點都集中在自由橋和瑪格麗特橋之間。
站在高處,多瑙河上架起一座座大橋。這個視野中最近的是伊麗莎白橋,依次是鏈子橋、瑪格麗特橋
塞切尼鏈橋(Szechenyi Chain Bridge)
塞切尼鏈橋是布達佩斯最古老、最著名、最美麗的橋梁,它和周邊的建築,以及背後的城堡組成了布達佩斯漂亮的風景線。多瑙河河水寬廣造橋不易,直到19世紀都沒有一座固定的橋梁,兩岸隻能用浮橋鏈接。冬天河流封凍,浮橋會被收起,過河非常不便。19世紀的一個冬天,匈牙利大貴族塞切尼伯爵(Earl Szechenyi)著急地等待著多瑙河上的浮冰趕快融化,他要過河去看望病重的父親。可是無論他有多麽著急都無能為力,等到浮冰終於融化,浮橋可以使用時,父親已經去世。塞切尼痛定思痛,決定籌備資金在河上修建一座真正的橋梁。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一座永久性大橋於1859年橫跨在多瑙河上,布達和佩斯真正地連在一起。橋梁以鐵鏈為骨架,長380米,寬15.7米鏈子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橋梁。為了紀念塞切尼伯爵的貢獻,大橋被命名為塞切尼鏈橋。如今多瑙河上坐落著9座大橋,使得兩岸的往來變得非常容易,然而最漂亮的還是這座塞切尼鏈橋。大橋上車流量很多,兩邊有供行人通過的走道。我們停下車從這座大橋走過,仔細觀看這座傳奇的大橋。隻見大橋的兩端個有一對獅子雄臥,獅子的爪子緊緊抓住地麵,象征布達佩斯緊緊相連。
石獅由匈牙利著名雕塑家亞若士(Jnos Schulek)1850年設計完成。據說亞若士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滿意,揚言如果有人能夠找出獅子身上的毛病,他寧願去死。果然獅子太完美了,沒人能夠挑出毛病。可是一個小孩突然叫起來,這對獅子沒有舌頭。一下擊倒了雕塑家的自信,他真的跳河自殺了。傳說是否屬實不知,但獅子的口中的確空空無舌。
格雷沙姆宮 (Gresham Palace),建於1906年新藝術運動時期,是中歐地區新藝術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建築位於多瑙河東岸,正對著鏈子橋,如今是四季酒店
跨橋向西岸走去
大橋的西頭是亞當·克拉克廣場
蘇格蘭工程師亞當·克拉克在城堡山下設計了隧道,因此得名
人們喜歡坐在鏈子橋旁欣賞多瑙河兩岸的風光
自由橋,最初以奧匈帝國皇帝名字命名,稱為弗朗茨·約瑟夫橋,建於1894年到1896年,也是千年紀念的產物。大橋通體綠色,采用當時認為最美觀的仿鏈型橋梁。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出席了開幕儀式,並親自安裝了最後一個銀鉚釘。橋長333.6米,寬20.1米。橋柱的頂端裝飾著四個Turul銅像,那是古代匈牙利神話中類似獵鷹的鳥。
自由橋是屬於夜晚的,在夜幕降臨之後,通體綠色的大橋猶如一塊碧玉橫跨多瑙河,璀璨無比。
伊麗莎白橋,位於自由橋和鏈子橋中間,是一座純白色的大橋。為紀念皇後茜茜公主取名為伊麗莎白橋,因此也有人將它與旁邊的弗朗茨·約瑟夫橋(自由橋)合稱為夫妻橋。伊麗莎白橋的一頭通向自由山,另一條連接瓦茨大街的Ferenciek tere廣場。大橋主跨度長290米,全長380米,設計簡潔,給人純潔明快的現代感。大概是由於茜茜公主的原因吧,這座大橋被譽為多瑙河上最優雅的大橋。茜茜公主一生鍾愛匈牙利,奧匈帝國期間,在消除兩個民族的矛盾,爭取匈牙利貴族的利益等方麵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加上她善良、真誠與美麗,匈牙利人民對這位奧匈帝國皇後充滿無限的愛戴與敬仰。
伊麗莎白橋旁邊有一座美麗的教堂:聖安妮教堂,它是布達佩斯意大利巴洛克建築的典範。教堂最初建於1740年,在200多年間,它經曆了戰爭、洪水、地震,以及城市地鐵的建設的多次破壞和多次重建。教堂旁邊的小花園中矗立著兩位中世紀聖女的雕像:聖金納(St. Kinga)和聖海德薇格(St.Hedvig)。
教堂旁邊的小花園中矗立著兩位中世紀聖女的雕像
聖金納(St. Kinga)是13世紀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的女兒,後嫁給波蘭的統治者波列斯瓦夫五世,成為波蘭公爵夫人。波列斯瓦夫五世特別重視教會,給予他們一係列特權。金納通過教會做了大量的慈善事業,比如探望和幫助麻風病人。1279年波列斯瓦夫五世去世後,金納賣掉了所有財產,並將其捐贈給窮人。很快她又決定放棄參與管理王國,到修道院做了一名普通修女。她不讓任何人提及她波蘭公爵夫人的身份,在沉思和禱告中度過餘生。
聖海德薇格(St.Hedvig),波蘭女王,匈牙利國王路易大帝的女兒。中世紀的匈牙利王國是強大輝煌的,路易大帝不僅是匈牙利和克羅地亞之王,也是波蘭國王。路易大帝死後,大女兒瑪麗繼承了匈牙利國王之位,而波蘭國王則由海德薇格擔任。在她的統治期間,波蘭受到立陶宛異教徒的威脅。海德薇格為波蘭以及立陶宛回歸基督教信仰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沿著多瑙河畔向前走,離伊麗莎白橋不遠處,屹立著一座巨大的雕像。裴多菲一手高舉,另一隻手拿著宣言書,好像正在呼喚著廣大民眾,為匈牙利的自由獨立而戰。這位才華橫溢的詩人,擁有伯爵小姐尤利婭的愛情,本來可以過著衣食無憂的安逸生活,然而他卻點燃了1848年匈牙利獨立自由的烈火,並為之戰死疆場,年僅26歲。“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試問世上有多少人能夠做到這一點?看著他的塑像,我不由肅然起敬,更加敬仰這位偉大的匈牙利詩人。
瑪格麗特橋 (Margaret Bridge), 位於鏈子橋的另一邊,建造1872年至1876年,是布達佩斯的第二座永久性橋梁。這座橋以中世紀的一位可憐的公主的名字命名,其背後有一個淒慘的故事。據說當年蒙古大軍橫掃歐洲來到匈牙利,當時匈牙利國王為了將蒙古人盡快趕走,決定把女兒奉獻給上帝。於是瑪格麗特公主被送到小島上做了修女,並於19歲就早早離開人世。
鏈子橋和瑪格麗特橋之間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