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之路上雖然有將近30個大城小鎮,但要說到哪座城市最大,曆史最悠久,對德國近代史影響最深遠,則非奧格斯堡莫屬。
奧格斯堡(Augsburg)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公元15年古羅馬的第一任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的繼子德魯蘇斯(Drusus)和提貝裏烏斯(Tiberius)創建了這座城市。為了紀念奧古斯都,這座城市被命名為“Augusta Vindelicorum” - “奧古斯都的城市”。
當時,這兒不僅是一個防禦據點,也是商業重鎮,它是日耳曼行省和拉埃提亞行省之間的一個核心連接點,奧格斯堡的繁榮持續了數百年,直到羅馬帝國衰落。
其後,日耳曼人入侵並在此定居。8世紀,查理曼大帝建立了法蘭克帝國,奧格斯堡成為法蘭克帝國的一部分。955年,神聖羅馬帝國的奧托一世在奧格斯堡附近的萊希費爾德戰役中擊敗了馬紮爾人,捍衛了帝國的邊疆,也使這座城市在歐洲曆史上聲名遠揚。
文藝複興時期,奧格斯堡成為了重要的文化和藝術中心,建築、繪畫、音樂和雕塑等領域的藝術家都在此地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要快速了解一座城市,最好去參觀博物館。
舍茲勒宮(Schaezlerpalais),建於1765年至1770年,銀行家本尼迪克特·亞當·利伯特·馮·利本霍芬(Benedikt Adam Liebert von Liebenhofen)被神聖羅馬帝國封為貴族,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他購入了這座建築,並聘請慕尼黑建築師卡爾·阿爾布雷希特·馮·萊斯皮利耶斯(Karl Albrecht von Lespilliez),把原建築改造為洛可可風格的宮殿。
我們走進這座宮殿的時候,正逢一對新人在花園裏拍攝結婚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奧格斯堡的大部分地區遭到轟炸,但舍茲勒宮卻奇跡般地幸存了下來,上世紀五十年代,它被改造成一座公共博物館。
博物館收藏了包括安東尼·範·戴克在內的眾多藝術家的作品。
建於1765至1770年的宴會廳,是舍茲勒宮的亮點。宴會廳大部分裝飾仍然保留著原始狀態。
巨大的天頂畫由意大利畫家格雷戈裏奧·古列爾米(Gregorio Guglielmi)於1767年創作,明亮的色彩使人感覺空間向天空延展,增添了視覺上的開闊感。
1770年這座宴會廳為了奧地利女大公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的來臨而首次隆重啟用 - 這位在法國大革命時代被斬首的斷頭王後,前往法國凡爾賽的途中曾在舍茲勒宮停留。
正在仔細觀賞的時候,一位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走上去來,也許聽見LD和我低聲交談,這位慈祥的德國女士一開口,竟是流利的國語,她告訴我,舍茲勒宮可看的東西已經不多了,大量展品搬去了另一座博物館,她建議我們附近去馬克西米連博物館看看。
馬克西米連博物館(Maximilian Musume)所在的建築建於1546年,是當地工匠行會的總部。
1855年,這座建築被改造成博物館,成為展示奧格斯堡工藝和藝術品的場所,保留了奧格斯堡黃金時代的重要文化遺產。
博物館的亮點之一是Viermetz庭院,庭院內展示了被修複的奧格斯堡噴泉雕塑。這些雕像由宮廷雕塑家Hubert Gerhard和Adriaen de Vries於1600年左右創作,是博物館最珍貴的藏品之一。
這些都是奧格斯堡16,17世紀,文藝複興時期的各類宗教雕塑。
奧格斯堡在中世紀宗教改革中的地位極為重要,它是神聖羅馬帝國宗教和政治轉折的關鍵地點。
16世紀初,天主教會的腐敗現象引起了廣泛不滿,許多宗教學者認為,教會偏離了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教義,隻注重財富與權力,而忽視了信仰的純潔性。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德國維滕貝格張貼了《九十五條論綱》,嚴厲批判教會,借助當時新興的印刷技術,路德的文章迅速傳播到整個歐洲。
路德的核心思想概括為三個基本原則:
惟獨信仰(Sola fide);
惟獨聖經(Sola scriptura);
惟獨恩典(Sola gratia)。
從此遵循馬丁 路德信條的基督徒從傳統天主教裏分離出來,新教誕生了,新教(Protestantism)和天主教(Catholicism)的幾次衝突和妥協都發生在奧格斯堡。
1530年,馬丁·路德的支持者來到奧格斯堡,向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皇帝遞交了奧格斯堡信仰告白(Confessio Augustana)。
這份文件係統敘述了新教路德宗的信仰原則,希望獲得皇帝的承認。
查理五世起初還力圖促使信仰新教的德意誌諸侯和他們的子民重新回歸天主教的懷抱,但終以失敗告終。
萬般無奈之下,1555年,皇帝和帝國諸侯們在奧格斯堡簽署了奧格斯堡和約(Peace of Augsburg),這一和約的核心內容是“Cuius regio, eius religio”,即“誰的領土,誰的宗教”,它規定了神聖羅馬帝國諸侯的信仰就是他所在邦國的信仰。
奧格斯堡宗教和約為不同信仰的和平共存奠定了基礎,並結束了長時間的宗教紛爭。
這座製造與1590年的自鳴鍾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這些天,一直在萬把人的寧靜鄉鎮裏晃悠,一下來到嘈雜的20多萬人口的奧格斯堡,我一時半會有些不適應。
2019年奧格斯堡入選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但入選的原因卻不是因為它悠久的宗教文化,而是來自它800多年曆史的水利係統。
幾百年前奧格斯堡的工程師在水利工程方麵的成就被視為歐洲的先驅,他們大膽地將流經這座城市的三條河流河水阻斷,給它們重新定向引流,使水源得以滋潤整座城市。該係統不僅服務於日常供水,還通過水輪轉化水能,用於機械動力的生產,為織布廠和鍛造廠提供能源。
這座彩繪尖頂屋是織工之家(Weberhaus),建於1389年,最初是紡織工人聚會的地方,二戰中它被炸毀,後來得以重建。
它的外立麵的色彩鮮豔的壁畫由藝術家弗裏茨·凱勒於1959年創作,這座彩色建築已經成為奧格斯堡天際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吸引了遊客的視線。
聖安娜教堂(St. Anna Kirche)外表很樸素,但它在宗教改革期間卻發生了巨大的作用。
1518年,馬丁·路德訪問奧格斯堡,就住在聖安娜教堂,並和教皇特使紅衣主教卡耶坦(Cardinal Cajetan)會見,對方試圖說服路德放棄對天主教會的批評,然而路德在會見中拒絕撤回自己的觀點。
1531年,聖安娜教堂成為奧格斯堡第一座舉行新教禮拜的教堂,並成為奧格斯堡路德宗的中心。
聖安娜教堂在新教中的地位可以與天主教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相比。雖然它們的宗派背景不同,但兩者在各自宗教中的象征意義相似。
目前全世界天主教徒大約有12億,而新教徒也超過9億,但隻見烏泱泱的天主教信徒奔赴梵蒂岡,去朝拜聖彼得大教堂,而聖安娜教堂卻安靜如斯,其中的原因應該和新教的追求有關。
新教主張“信仰得救”而非“行為得救”,強調的是內心的信仰和聖經學習,不提倡信徒像天主教徒那樣通過儀式(如朝聖、懺悔等)來接近上帝。
在北美旅行的時候,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如果要尋找它的市中心在哪兒,定位教堂就可以,而在歐洲,市政廳所在處總是那個城鎮的中心。
奧格斯堡市政廳(Augsburger Rathaus)是阿爾卑斯山以北最重要的文藝複興建築之一,由建築師埃利亞斯·霍爾(Elias Holl)設計,建於1615至1624年。
它是世界上第一座超過六層的建築物,正麵山牆上鐫刻這代表神聖羅馬帝國的雙頭鷹,建築的頂部是奧格斯堡的象征 - 巨大的銅鬆果。
在德國的這些天,天天不離啤酒,我發覺德國人對於發酵方式不同的啤酒,一定要搭配相應的啤酒杯來飲用,他們覺得隻有這樣,才能讓外觀,口味和香味達到最佳狀態。
雖然奧格斯堡是新教的重鎮,但這兒依然保留了隸屬天主教的奧格斯堡主教堂(Augsburger Dom)。
這座教堂建於11世紀,采用羅馬式風格,但在14世紀進行了哥特式的增建。
在新教的中心城市還能有一座天主教的主教教堂留存至今,實屬不易。
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期間,這座教堂失去了大部分宗教藝術作品,盡管後來一些作品得以恢複,但已經不複初建時的輝煌。
但這座教堂有一處特別的地方,高牆上有五塊彩繪玻璃,描繪的是基督教曆史上幾位先知的形象,其曆史可以追溯到11世紀,它們是目前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彩繪玻璃。
一直以來,德國前總理默克爾的難民政策飽受詬病,但她一意孤行。奧格斯堡作為巴伐利亞的一個大城市,也接納了很多來自敘利亞的難民,我們到的那天,他們正在廣場上聚會,烤肉,喝酒,聊天。
他們比較友好,非讓LD給他們拍張照。
奧格斯堡,不隻是新教中心,不隻是音樂大師莫紮特和喜劇大師布萊希特的祖居之地,它還有"一個家族,一個社區“的500年傳奇 - 福格爾社區(Fuggerei)。
雅各布·福格爾(Jakob Fugger)是16世紀德國商人,采礦企業家和銀行家,他被認為是現代曆史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從1514年開始,福格爾開始將他的一部分財產投入到奧格斯堡的一個救濟院的建設中,這個救濟院後來發展成如今的福格爾社區。
它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社會住宅區,是一個城中之城,擁有67棟建築和142間住宅,可以容納150名租客。
福格爾社區最著名的居民大概算是莫紮特的曾祖父 - 一個石匠:弗蘭茲莫紮特,他於1681年至1694年間在此居住。
從設立之初,福格爾就堅持一個信條 - 租金永遠不會改變,即使在五百年後年租金也維持500年前的水平 - 0.88歐元。
作為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福格爾想從租客得到的唯一回報是希望他們能每天三次以福格爾和他的家人的名義向上帝祈禱。
福格爾社區周圍環繞著圍牆和多個入口,所有大門在晚上10點至淩晨5點關閉。在此期間,隻有內部的居民可以出入社區。
社區內每棟單元麵積從30平方米到140平方米不等,擁有廚房,客廳和臥室,每棟房子的後麵都有一個小花園。
福格爾社區開放參觀的展覽室裏,陳列著目前所有租客的照片。
很難想象,500年過去了,管理這個社區的依然是福格爾家族成員組成的委員會,他們仍然堅持雅各布·福格爾當初設立的標準:申請者必須是天主教徒、必須在奧格斯堡居住二年以上,必須被社區內三個家庭推薦,入住後,必須每天做三次禱告。
現代社會做慈善的富人很多,但持續500年,不改初衷堅持下來的,唯有福格爾一家。
臨行前,福格爾社區的一幅旗幟迎風飄揚,上麵寫著:福格爾社區,下一個500年。
坐在福格爾社區旁的街心花園裏,LD對我們說:“我們已經在浪漫之路上行走四天了,我看你們已經有些疲倦了,明天我們暫離這條線路,去實現我的第二個願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