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3 補遊幾個德國景點
2022年是個暖年,在許多歐洲國家都創下了平均溫度的曆史最高記錄。夏天不多見的酷暑,雨水稀少,許多河流都出現了罕見的枯水期。冬天也繼續這個走勢,雪線(下雪的最低海拔高度)逐步上移,很多雪場在聖誕新年期間,枯黃的裸土處處可見,那種白雪世界的夢幻景色隻能在記憶中尋找了。聖誕節和新年期間是雪場一年中最熱門兒的季節,占經濟收入的最重要比例。既然不能滑雪,那隻好另找活動場所了。
利用節假日及連接的假期,補遊了德國的幾個景點。
多瑙埃興根 (Donaueschingen)
多瑙河是繼俄羅斯境內的伏爾加河之後歐洲第二大河流,流經許多著名都城,維也納(Vienna),布拉迪斯拉發(Bratislava),布達佩斯(Budapest),貝爾格萊德(Belgrade),最終流入黑海。它的源頭是來自德國南部巴登-符騰堡州(Baden-Württemberg)的小鎮多瑙埃興根(Donaueschingen)。在小鎮的老城邊上,兩條小河 Brigach 和 Breg 在這裏匯合,從這個匯合點開始,這條河就叫做 Donau (多瑙)。
為了紀念這裏多瑙河的源泉,人們還在城裏建了一個多瑙河泉眼紀念碑(Donauquelle):
這個隻有兩萬人口的小鎮本身也是小巧玲瓏,整潔秀氣。城中心街道兩旁的建築也各具特色,市政廳(Rathaus)門前廣場還有一座可愛的音樂家噴泉。
烏爾姆(Ulm)
多瑙河從多瑙埃興根(Donaueschingen)開始,一路向東,途經的第一個大城市當屬烏爾姆(Ulm)。烏爾姆現有人口十二萬,在巴登-符騰堡州前五名都排不上。
流經烏爾姆的多瑙河也不很寬,河床很淺,不能行駛大的機動輪船。河道也是巴登-符騰堡州和巴伐利亞州(Bayern)的分界線,烏爾姆在河的左岸(西北),右岸(東南)是後建的新烏爾姆 (Neu-Ulm)。岸邊還保留有老城牆,城牆上可行人,兩岸有大片綠化帶,建有步道和小路,是天好休閑的好去處。
烏爾姆的地標建築當然是烏爾姆大教堂了(Ulmer Münster),這座哥特式教堂有世界上最高的塔樓,161米。室內簡潔高大空曠,有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不像天主教堂裏麵有那麽多的壁畫,多彩的裝飾。大教堂的塔樓有768的台階,遊人可以買票登頂遠眺。那天因為維修,關閉了塔樓。
烏爾姆大教堂從十四世紀末開始建,斷斷續續建了500年,到十九世紀末才正式完工。按麵積算,它不及科隆大教堂(Kölner Dom)大,但裏麵也能同時容下兩萬多教徒祈禱(站立)。按現在的座位分布,在重大集會場合,也可以容納八千人。很幸運的是,烏爾姆大教堂在二戰的空襲中幾乎沒有受損,反而是怕受到盟軍的轟炸,將當時教堂內的一些轉移到別處的文物藏品,全部毀於戰爭中。
離烏爾姆大教堂不遠處,是老市政廳(Rathaus)。這個建築很有特色,特別是四周外牆的壁畫,色彩與牆壁融為一體,講述著一個又一個曆史故事。
另外,烏爾姆還是愛因斯坦的的出生地。他在這裏出生不到一年,全家就遷往慕尼黑(München)了。他的舊居在二戰期間,和城市其它部分一樣淪為廢墟,沒再重建。當年舊居的所在地,現在是一所職業高等學校(Ulmer Volkshochschule)的建築,不過,建築外牆上仍標有愛因斯坦屋(Einstein Haus)字樣。城裏還有幾處愛因斯坦的紀念點,其中這個是愛因斯坦噴泉(Einstein Brunnen)。
在靠近多瑙河畔有一漁人區(Fischerviertel),這應該是烏爾姆的真正老城區。從十四世紀開始,這裏就已經發展成了很有規模的城區,主要是手工業,漁業,交易市場。很多建築都是那時留下來的,經過多年翻修,改建,還盡量維持原樣。其中,有一棟房(下圖4)現在是一座酒店,就叫斜屋酒店(Schiefes Haus Hotel),宣稱,斜的程度都上了吉斯尼大全。
一天晚上,我們在這裏吃了晚飯,點了多瑙河裏飼養的鱒魚(Forrele), 飯店就叫鱒魚館(Zur Forrele)。蒙蒙小雨的夜晚,這裏的街道別有一番風趣,小橋流水,房屋各異,飯店裏餐廳矮,進門都得低頭。當然,城裏還是有許多現代化的因素,吃住出行都極為方便。
柏林博物館島(Berlin Museuminsel)
已經去過幾次柏林了,盡管在城中心的博物館島上穿行了無數次,可就是沒進過上麵的任何一座博物館, 那裏總是沒完沒了地修建,多年來一直是個大工地。最早一次去柏林時,柏林牆當時還沒倒呢!找到了當時東柏林的一張市區地圖和在勃蘭登堡兩側拍的照片。
這是第一次飛新的柏林機場 BER,由於各種原因,BER 被推遲了十年才交付使用。新機場的確大氣敞亮,標識清晰,設計合理,功能齊全,完全符合現代旅行的需求和未來的發展。注意到了大廳地麵還嵌有各種不同的硬幣。
這次來柏林的目的就是奔著博物館島上的博物館。島上有五個博物館:
老博物館 Altes Museum
新博物館 Neues Museum
老國家畫廊 Alte Nationalgalerie
帕加蒙博物館 Pergamon Museum
博德博物館 Bode-Museum
分清他們的名字和位置,本身就是挑戰,就別再說它們的曆史,建築風格,藏品分類和範圍了,俺是越整越亂,看不出門道,看看熱鬧也行呀。二戰期間,島上的建築被盟軍炸得一塌糊塗。戰後根據原圖紙圖片依次重建,德國統一後,又重新翻修擴建,現在已經基本完工,全麵對外開放了。1999年,這五個博物館一起被列入世界遺產。
買了張三天的博物館聯票(3-Days Museum Pass, 29.- EUR),可參觀市內三十多個博物館。我們隻是看了除了上麵的五個之外,又加上了柏林畫廊(Gemäldegalerie),每天參觀兩個。
博德博物館 Bode-Museum
這是一典型的巴洛克風格建築,主要收藏雕塑和拜占庭時期的藝術品,是五個博物館中最小的一個。它位於島的最北端。
帕加蒙博物館 Pergamon Museum
這是遊人最多的館,必須事先訂參觀時間段。鎮館之寶包括西亞的帕加蒙祭壇(The Pergamon Altar)、米利都市場大門(Market Gate of Miletus),以及巴比倫的伊什塔爾城門(The Ishtar Gate of Babylon)。 眼下,帕加蒙祭壇正在維修,不展示,就格外買票(12.-)去另外的展樓看了360度巨大屏幕的圖片投影展示,非常壯觀,強烈推薦。
老國家畫廊 Alte Nationalgalerie
老國家畫廊是一個文藝複興風格的建築,外觀像是一座希臘神廟。它主要收藏19世紀的繪畫和雕塑,還有少量的法國印象派作品。
老博物館 Altes Museum
這是一個典型的新古典風格,也是五個博物館中最老的一個館。它主要展出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品,包括石器雕塑和金屬雕塑,還有陶罐,金銀首飾,以及貨幣。它中間的圓頂大廳是以羅馬的萬神殿(Pantheon)為原型的。
新博物館 Neues Museum
新博物館的展品以埃及文物和藝術品為中心,鎮館之寶是埃及王後娜芙蒂蒂(Nefertiti)的標誌性半身像。這件寶貝單獨放在一個拐角展室中的玻璃罩裏,可以走近觀賞,但不能靠近拍照,要照得退到三、四米之外的門口。隻好買張明信片翻拍。
柏林畫廊 Gemäldegalerie
柏林畫廊不在博物館島上,它靠近波茨坦廣場(Potsdam Platz),這可能是德國最大最有名的畫廊,收藏了13到18世紀的許多名師的名畫,波提切利(Botticelli),拉斐爾(Raphael),提香(Titian),卡拉瓦喬(Caravaggio),倫勃朗(Rembrandt),魯本斯(Rubens),維米爾(Jan Vermeer),。。。 另外,眼下,正好有一個多納泰羅(Donatello)的專題展覽,吸引了眾多觀眾。
另外,還去了剛建成不久的洪堡論壇(Humboldt Forum),最早這裏是普魯士國王的柏林堡(Berlin Schloss),二戰被炸得沒法修複了,東德政府在此建了個共和國宮,類似我們的人民大會堂。東西德合並後,公民投票通過,推到共和國宮,集資重建柏林堡,別名及功能又叫洪堡論壇。 裏麵有各種展廳,展覽,講座,是一個全功能的公共設施。
謝謝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