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芝加哥大學和耶魯大學漫步,非常喜歡那一幢幢學究氣濃厚的古典歐式哥薩克建築。在中國讀大學時學校請了一個美國外教,他笑說美國的大學和歐洲比起來是年青人,中國的大學是baby。現在深入歐洲腹地,豈有不拜訪爺爺學府的道理:)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一定和它重視教育分不開。衡量一個國家的進步,學校就是一把尺子,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
以中國為例,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幾千年立於世界之林延續不斷,就是因為中國是一個詩書禮儀之邦,再生能力強大,雖有短暫挫折彎路,皆可自我修複,立於不敗。自春秋始,中原各國辦學就風靡天下,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諸子百家皆著書立說,蔚然成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正因為如此,盡管曆史上中國被異族反複侵略占領,可是最終卻被中原文化同化掉了,軟著陸,淹沒在漢賦唐詩宋詞的汪洋大海之中,成了泱泱大國中的一份子。康熙乾隆就是典型例子,連頤和園都模仿得江南味十足,遑論他們在書法詩詞方麵的修養了。曆朝曆代如秦始皇焚書坑儒者,根本不可能阻擋崇尚知識的風氣在中國大地蓬發,文人才俊各領風騷幾十年,代代延續。
歐洲亦然,其近代繁榮昌盛,國力強盛,打遍天下無敵手,與他們重視教育分不開。那些修建了幾百年的古老學校為它們的強盛源源不斷地培養了人才,積蓄了力量。物質上的強大是暫時的,文化上精神上的強大才是永遠的,不可征服的。看看忽必烈,征服了大片歐亞大陸,由於文化教育落後,隻識彎弓射大雕,最終逃脫不了消亡的命運。反觀古希臘,雖然亡國千年,可是它所創立的先進民主學術理念卻統治了整個歐洲,波及世界,方興未艾。
扯遠了一點,奧地利數一數二的兩所大學讓人有感而發。按下不表,放馬過來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