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陸,以往,我不知道它的模樣,而且,也不曾激發過我的興趣。然而,因緣促成,時機成熟。千萬裏,輾轉奔波飛行,把我帶向那遙遠大陸。
P1. 我並不是個熱衷於大城市的人。然而,悉尼,是個例外。當飛機盤旋降落,透過舷窗看到悉尼的第一眼,我就喜歡上了這座城市。南半球的陽光下悉尼海灣白帆點點,背靠皇家植物園的悉尼歌劇院猶如開啟的貝殼,又如海灣中的風帆,與陽剛大氣的海港大橋交相呼應。
悉尼依山勢而建,起起伏伏,靠著悉尼灣而居於海的一方。它既有建成於半個世紀之前的舉世聞名的建築,也有極盡現代的摩天大樓式的繁華,亦有浪漫的海灣風情。不論白天還是夜色,悉尼,它吸引著我的鏡頭。
P2. 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
Sydney Opera House (悉尼歌劇院),由丹麥建築設計師Utzon設計,於1959年動工,建成於1973年,Utzon因為設計悉尼歌劇院而贏得建築設計的最高獎項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這項設計是20世紀世界建築史上最獨特的masterpiece. 不過,Utzon本人在歌劇院建成之前就已離開澳大利亞,並且沒有回來看一眼他的作品。
P3. 水上遠觀歌劇院和悉尼天際線
P4. 夜幕下走在海港大橋上,悉尼灣就像是星辰璀璨的夜空。建造Sydney Harbor Bridge (悉尼海港大橋)的最初主意起於1814年,時機成熟於1923年,建成於1932年。
P5. 著名的海德公園(Hyde Park)內,矗立著莊嚴的澳新聯軍紀念碑。
這座紀念碑建成之初是為了紀念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陣亡士兵,現在作為澳大利亞所有戰役陣亡將士的紀念碑。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俄結盟的聯軍對峙奧特曼土耳其帝國和德國及奧匈帝國聯軍,澳大利亞派出海軍為英國參戰,共計60000名澳大利亞士兵參加了占領Gallipoli Peninsula (加利波裏半島)的戰役,其中大多數為第一次參加戰役的士兵。 參戰的第一天,即1915年4月25日,澳軍就失去了620名士兵的生命。持續了一年的加利波裏戰役,造成了8709名澳大利亞士兵死亡,他們不僅死於陣亡,也死於糟糕的衛生條件而導致的疾病。
P6. Darling Harbor 夜景
來之前就聽說,這是 Jacaranda盛開的季節,那是專屬澳大利亞和南非的春花。我終於在花瓣落盡之前親見了它紫羅蘭的繽紛。
P7. 抓拍帥哥和可愛的小狗
P8. 抓拍美女
P9. 走在悉尼街頭,你不會感覺到大城市的擁擠,嘈雜和壓抑;好像在花園中漫步。
P10. 悉尼的建築簡潔而明快,但又不失特色。
離悉尼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蜿蜒的山路通向南半球最大的寺廟 — 南天寺。特意來此,是為了那頓傳說中的美味齋飯和寺院的樹木花草,亭台樓榭。
P11.
P12.
出了悉尼,過了臥龍崗,就進入延綿的山區,植被時而蔥蘢,時而幹枯,草場上,放牧著無窮無盡的牛羊,牧場的一邊是群山,另一邊是南太平洋。
堪培拉(Canberra),作為澳大利亞的都城,是悉尼和墨爾本競相爭選的折衷結果。這是一座靜靜的山城,比起悉尼來,缺了人間的喧囂,更多的是莊嚴。
P13. 國會山上屹立著澳大利亞現用議會大廈,與國會山對麵的舊議會大廈遙遙相望,氣勢恢宏。
P14. 新議會大廈的夜晚
P15. 黎明時分的議會大廈
進入內陸,駛往維多利亞州,沿途皆山。驚見澳洲大陸內陸幹旱的程度,一路可見幹枯的草場,樹木和山火過後的痕跡。似火的驕陽下,一望無際的是地球上這塊最古老的大陸。
傍晚5,6點鍾的光景,從植被的變換,知道接近墨爾本了,田園的色彩變得青翠。
我見到墨爾本了麽?也見到也沒見到。我三次橫穿墨爾本而沒有停留。墨爾本的建築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覺比芝加哥更有特色。
投宿在一所fancy的民居,陽台對著海洋。放下行囊,奔向崖岩,那頑石猶如龍首,噴吐著瀑布。
P16. 蛟龍出水。歲末年初,馬上就進入龍年了。
第二天,早飯過後,遙望著遠處的逶迤青山,駛過細雨綿綿的青青牧場,駛過鬆林的隧道,駛向Phillip Island。
我,今生第一次見到了自由自在的袋鼠,考拉,企鵝,以及Tasmania Devil。之後的一天清晨,我駛在無人的海岸公路上,一隻奔跑袋鼠與我同行了幾百米。
P17.
P18.
P19. 不多見的紅袋鼠
P20. 是不是有點神似愛因斯坦?
P21.
P22. 抱著baby 睡覺。 小考拉出生時隻有一厘米大,也就是指甲蓋大小,幾個月後就長大了,但睡覺時依然讓媽媽抱著。
P23.
P24. 塔斯馬尼亞怪獸
P25. 太陽西下,倦鳥歸巢。結隊而歸的小企鵝。
一路馳騁,看不盡的畫卷是澳洲大陸多樣的地貌和多姿多彩的植被。南方濕潤的山林,彎曲盤旋的山路,熱帶雨林的植被,以及那隱藏在雨林深處的一簾瀑布,無一不在世間,又無一不在塵囂之外。
P26.
出了雨林,終於,興奮地駛入最壯美的海岸線,是的,最壯美! 在它麵前,一切的好景都黯然遜色。它的名字就是在耳邊熟悉了千萬遍的大洋之路 — Great Ocean Road!
P27. 那翡翠和藍寶石色的海水層層卷起,那衝向雲天的白浪擊打著堅毅的崖岩,億萬年的驚濤拍岸,成就了澳大利亞---這顆南太平洋之珠最獨特的海岸線和最剛毅的輪廓。
P28. 不能免俗,大洋路的象征 — 十二門徒還是要貼的。
P29. 倫敦橋。其實,大洋路上景觀很多。
P30.
P31.
P32. 大洋路還是要比加州一號更美,更壯觀。
P31. 海水的色彩也更豐富
P34. 頗有些曆史的燈塔
P35. 海濱小城
P36.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 270度觀海
P37. 花的海洋,瀑布的世界
從大洋之路返回悉尼,不同於來時的內陸高低,回程沿海岸線彎曲而上,一路海洋風光,一路Jacaranda 的紫色花團,一路意猶未盡的惆悵。看不倦,那夕陽西沉的牧場田園,那牧歸的老牛是我對澳大利亞最後的駐足回眸。
P38. 田園牧歌
一見不忘,pure Australia! 你遠離塵煙,獨屹於海的中央和地球的天涯。未及離別,我已告訴自己,我將重返於你,拍不盡,是你異於俗世的美。我將再見你於Indian Pacific Road, 我將探尋你更深的土地,聆聽你億萬年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