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鍾愛的一座山---安徽樅陽浮山摩崖石刻

本帖於 2018-01-08 18:59:31 時間, 由普通用戶 日暮鄉關 編輯
今天鳳凰網頭條是一則暖新聞---80歲失智老人雪夜失蹤,發現時在老伴墳前掃雪http://news.ifeng.com/a/20180109/54946622_0.shtml#p=1
這是我的家鄉的一則新聞,很讓人感動。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老人是傳統的老人,家鄉是傳統的家鄉。
 
今天的我們受到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大多對我國古代文壇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印象不深,知道的不多。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被尊為桐城派“四祖”。師事、私淑或服膺他們的作家,遍及全國19個省(市)計1211人,傳世作品2000餘種,主盟清代文壇200餘年,其影響延及近現代。明清五百餘年間,古桐城勒記於《明清進士題名碑》上的共有進士300餘名。桐城派以其文統的源遠流長,文論的博大精深,著述的豐厚清正,風靡全國,享譽海外,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占有顯赫地位,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座豐碑。為什麽古桐城這麽丁點大的一個縣,會孕育出這麽個大文化?看過我的帖子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個地方風水不錯,地傑人靈(你們可以看看地圖,長江中下遊這種群山飛峙大江邊的地方真不多,要知道古代靠水運,長江黃河大運河就是當時的高鐵和高速公路)。家鄉樅陽是古桐城的一半。中國有五嶽五湖長江黃河,我們小小的安徽省樅陽縣居然也有五山五湖一大江(浮山、白雲岩、三公山、岱鼇山和大青山,白蕩湖、陳瑤湖、楓沙湖、菜子湖和蓮花湖,和84公裏的長江...),可以說是我們大中國的一個微縮景觀吧。古桐城的另一半桐城市的山水人文也十分豐富,都很美麗漂亮,可以全域旅遊,但是太多了說不過來。這裏隻給大家看看其中一座山的一樣東西---摩崖石刻,這一點就很能說明我們的傳統文化是生根發展在怎樣的土壤裏。我的家鄉文學戲曲在左,武術美食在右,是漢文化傳統十分深厚的地方,歡迎大家有機會的話去我的家鄉吃喝玩樂。

浮山是一座沉睡1億年白堊紀時期的古火山,36岩72洞正符合古代的洞天福地之說。樅陽浮山摩崖石刻數量眾多,分布密集,時間跨度大。現已發現唐至民國時期共計483塊,其中唐代1塊,北宋15塊,南宋17塊,元代2塊,明代87塊,清代75塊,民國26塊,建國後1塊,年代不詳的有91塊,全部是文人墨寶,曆時1100餘年。像唐代孟郊,宋代陸元鈞、宋用臣、楊傑、張同之、孟侯珍,明代雷鯉、王陽明、強存仁、黃輝、齊之鸞、於若瀛、吳應賓、鍾惺、林古度、林兆珂、方見、丁鉉、劉東星、方大鎮、劉汝佳、吳用先、齊鼎名、錢元善、趙鴻賜,清代方以智、戴移孝、江恂、陳度、吳元澄、朱筠、胡傳、劉凡、葉酉、程仕、丘五典、朱吾弼,民國方守敦、張淦、汪吟龍等近百位曆史名人。有詩詞歌賦、景物景觀命名、紀事、佛教用語等不同體裁,楷、行、真、草、篆、隸等諸多書體,字字珠璣,筆法萬千;篇篇精湛,文華爛漫;內涵豐富,別具風采。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石刻書法藝術寶庫之一,堪稱“中華文化瑰寶”。字字珠璣,筆法萬千;篇篇精湛,文華爛漫;內涵豐富,別具風采。愛好書法的朋友們可是應該去看看。

浮山
唐代詩人孟郊在爛柯石上題的“爛柯亭”

很古以前,有一童兒,上山打柴歸來,見兩個鶴發童顏、銀須拂胸的老人,對坐在此大石上下棋。於是放下柴擔,丟下斧頭,在此觀看。一棋尚未結局,童兒見夕陽西下,轉身回家,彎身去拾斧頭,誰知斧已鏽蝕,柄已腐爛;再去挑柴,扁擔和柴俱化成灰燼;回頭再望二老者,已不知去向。童兒回到村莊,找不到家門,見不到親人。原來朝代已改,親人已故了。真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後人認為:童兒所見,乃是南鬥、北鬥二仙翁。“柯”者,斧柄也。有曉事者將爛斧柄的地點取名“爛柯石”,並建“爛柯亭”。唐朝詩人孟東野在上麵刻“爛柯石”三字,並作了一首詩,詩曰:“仙界一日內,人間千載窮,雙棋未變局,萬物了皆空”。

宋代陸元鈞(陸遊的爸爸)題的“陸子岩”。陸遊的故事這裏也有。
記載各種曆史事件的紀事作品。例如,宋慶曆六年(公元1046年)秋,鄭州高僧遠祿公來浮山講佛,著名詩人歐陽修慕名而來與遠祿對弈,遠祿連勝數局後,即以棋理解說佛教,闡明佛法,歐陽修大為折服,故明官員於若瀛在會聖岩內題刻“因棋說法”4個字,以記其事。
在浮山摩崖石刻最為集中的會聖岩區域,有石刻210多塊,王陽明摩崖題詩石刻,即在此區域的潛龍峽西側朝陽洞內石壁上。石刻篇幅為長方形,縱163厘米,橫150厘米,刻文右起豎式,分6行豎寫五言詩2首。其一:“見說浮山麓,深林繞石溪,何時拂衣去,三十六岩棲。”旁置款:“桐城生高上舍來訪,談浮山形勝,書此。陽明山人。”其二:“見說浮山勝,心與浮山期,三十六岩內,惟選一岩奇。”旁置款:“王元卿談浮山,欣然書此,歸見錢素坡,並書此致意,陽明居士。”詩句雙鉤線刻,落款均為陰刻。初步考證,此刻約題於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前後。

枕流岩浩笑廊內,有明書畫家雷鯉所題《浮山紀遊》詩1首:“已從浮山來,更覺浮山好。萬壑染秋雲,乾坤怪未了。遊人無古今,天風醉花鳥。我欲煮煙霞,呼童拾瑤草。”以詩頌景,膾炙人口,讀來使人飄飄欲仙。“共下虛舟牆,收藏浪裏人。路通天上眼,石轉地中輪。鍾鼓生風雨,龍蛇自屈伸。借來莊子斧,削去古今塵。”此五言詩刻在隱賢崖,是明代著名學者方以智、書畫家戴移孝等4人聯手所作的一首很感人的哲理詩,寓理藏巧,造詣深遠。

明代方以智親題的“行窩”、“吳觀我先生指天處”等多塊摩崖石刻。

浮山數量最多的則是用2至4字命名景物景觀類的石刻。枕流岩下的一條終年不絕的澗水,時而湍急,時而平緩,野趣橫溢,因而陡壁之上有明學者趙壽祖題刻的‘枕流岩’和明書法家強存仁親書的‘九帶遺蹤’等大字。
山如人意懶,石似我心空
那時候是安徽江蘇合稱江南省,還沒有安徽省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