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你若想嚐試一下勇者的滋味,一定要像個真正的勇者一樣,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動,這時你的恐懼心理將會為勇猛果敢所取代。 —— 溫斯頓·丘吉爾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打響。納粹德國閃擊波蘭,10月6號,波蘭全境淪陷。雖然英國和法國在德國入侵波蘭的時候就已經對德國宣戰,但是躲在馬奇諾防線後的"靜坐戰"致使英法聯軍貽誤了最佳戰機,很快他們就自食惡果。
"你們被包圍了!"
次年5月10日,納粹的鐵蹄踩到了法國的領土上。德國的A集團軍群繞過著名的馬奇諾防線,突襲阿登高地,沒有領教過"現代戰爭法則"的英法聯軍潰不成軍,撤退到了比利時邊境上的敦刻爾克。 *****
作為歐洲抵抗納粹德國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英國政府決定不惜一切代價解救這40萬軍隊。伯特倫·拉姆齊海軍上將發起了一項名叫"發動機行動"的拯救計劃,旨在把這40萬軍隊漂洋過海載回不列顛。這是一次龐大的救援計劃,於5月26日,即執行"發電機行動"的第一晚,首批1312人(主要是後勤部隊)回到了英國,在此之後,共有693艘英國船隻、168艘法國、比利時以及荷蘭船隻抵達敦刻爾克。整個撤退行動,成功救回被困的英法聯軍共計34萬人。 *****
伯特倫·拉姆齊上將 *****
雖然召集來的船隻數量看起來很美,但是畢竟要運40萬人過海,還是過以浪疾風高聞名的英吉利海峽(D-Day那天其實就是鑽了天氣的空子,老天作美啊...),所以航運效率是個大問題,這樣一來,士兵有先有後的撤退就成了必然。
更大的問題是,後麵有氣勢洶洶的德國裝甲兵團圍堵,這意味著必須有人留下來斷後,而且這一段後,可能就是一去不複返。這個"敢死隊"般的自殺式任務,最後落到了法國第一集團軍的肩上。 *****
同盟國第一次使用軍艦搭載如此多的士兵,導致船在航行中頗為顛簸 *****
其實,"法國第一集團軍"這個名字,是足以讓任何一個法國士兵驕傲的名稱。但在前麵的戰鬥中,阿登高地被突破,馬其頓防線形同虛設,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第一集團軍在德國擁有全新裝備和戰術的A裝甲集團軍麵前被各種"打臉"及"教做人",這是軍人的奇恥大辱。法國第一集團軍,決心擋住堵截英法聯軍的德國鐵蹄,不惜一切代價。
元首也有打盹的時候 —— 二戰中最愚蠢的決定
史學家認為,24日的進攻間隙,是希特勒二戰期間犯的最大錯誤 *****
5月24日,希特勒突然下令裝甲部隊停止進攻,這個命令被很多二戰軍事學家和史學家認為是希特勒在二戰期間,下達的第一個,也是最愚蠢的錯誤軍事指令。
也有很多軍事分析認為,這和22號英軍的反擊不無聯係——在22日11時,希特勒來到A集團司令部聽取作戰報告,龍德施泰特認為德國A集團軍的裝甲部隊應該停留在郎斯——格拉芙林戰線上,以支援B集團軍堵截英軍的作戰。這近乎完全符合希特勒的想法,所以他馬上就答應下龍德施泰特的作戰計劃。
裏爾市——咬住德國鐵蹄的"臨時防線"
希特勒的決定,讓負責斷後的法國第一集團軍有了喘息的機會,他們通過加萊海灘和敦刻爾克海灘上聯軍對齊的武器和軍備物資,在裏爾市構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法國士兵將街道兩旁的建築炸開,構築起一道道瓦礫組成的街壘。在這種地形下,德國的裝甲兵團失去了在硬質平地上的戰鬥力,隻能派遣步兵師進入城市,進行巷戰。 *****
法國 B1 Bis坦克 *****
德國的軍隊至此再沒有跨過法國第一集團軍用廢墟構築起的這座城市堡壘半步。在整個裏爾市及周邊區域的戰鬥中,法國第一集團軍,以區區4萬的兵力,拖住了擁有多於自己三倍兵力之多的德國A裝甲集團軍。甚至在某次戰鬥中,德國的第253機械化步兵師師長在一次反撲的行動中被法國軍隊俘虜,這件事對德國軍隊的士氣造成了一定的打擊——德軍的裝甲部隊以閃擊戰聞名遐邇,但這一次,德軍體驗到了花費3天才將戰線從裏爾市郊推進到市區邊緣的"龜速行軍"。 *****
在敦刻爾克等待撤退的英法聯軍士兵們 *****
但是,法國軍隊的境遇,並沒有比進攻的德軍好到哪裏去。在這3天攻擊之後,敦刻爾克發生了英國士兵武力阻止法國士兵登船撤退的事件,這讓法國第一集團軍的士氣低落到了極點。但這次事件反倒是引起了德國人的讚揚,甚至德國的前線軍隊中流傳開了這樣的一句笑話:"英國人決心戰鬥到隻有最後一名法國人的時候。"
令人敬佩的"敗仗"
同月28日,比利時軍隊投降,德軍從敦刻爾克東部防線突破,此時防禦敦刻爾克的任務,隻能由法國第一集團軍獨自完成。防禦戰一直持續到6月4日,此時34萬英法軍隊已經撤出了敦刻爾克抵達不列顛島。德國人看著最後一隻遠去的同盟國船隻懊惱不已,因為動用了如此多的軍隊和物資,最後隻抓到了4萬負責斷後的法國第一集團軍的部隊。
隨著法國第一集團軍的投降和英法聯軍的撤退,敦刻爾克戰役結束。雖然戰敗投降,但是法國第一集團軍的勇猛表現,不僅成功挽救了34萬名聯軍士兵,而且還贏得了對手的尊敬。 *****
納粹德國元帥 龍德施泰特 *****
德國元帥龍德施泰特這樣評價裏爾市戰鬥中的法國第一集團軍:"他們頑強的意誌是軍人的典範,從讓布魯戰役到敦刻爾克,灑滿了他們的鮮血"。
這支投降的軍隊,也得到了他們應得的“體麵”。在裏爾市街頭,法國第一集團軍的軍官和士兵們排列整齊,走在大街上準備解除武裝,而德國的士兵則站在道路兩旁,不僅沒有為難這些法國士兵,還整齊地列隊敬禮。 *****
法國第一集團軍解除武裝,德國軍隊在道路兩旁列隊敬禮 *****
敦刻爾克留在曆史中的教訓就是,弱的一方,永遠會被"棄車保帥",敦刻爾克戰役之後沒幾年,英國緬甸駐軍又妥妥的坑了咱們中國遠征軍一把。曆史永遠都是這樣螺旋式的運轉,不過是永遠重複以前的事情罷了。
所以說,靠人不如靠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