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陶林 : 拚音,語言和曆史上的一個bug

人類信史記載的第一個拚音語言是什麽?說出來可能令人吃驚,是藏文。因為在我國史書上記述它怎麽來的,一個叫巴思巴的吐蕃喇嘛搞出了藏語拚音。之前,中國周邊的政權,無論是西夏還是遼人,都喜歡用漢字變形發明自己的文字,結果都堆成亂碼,他們自己都學不了。失敗。

 

吐蕃的巴思巴很聰明,而且絕對是個大聰明,發明出來拚音的辦法,記下讀音就行了,這樣就可以擺脫漢字束縛。也有助於喇嘛誦經。這個發明被蒙古貴族看中了,於是特意尊他為國師發明了去蒙古地發明了拚音蒙文。事實證明,巴思巴的發明真的是很管用,無論是古藏文還是古蒙文都流傳到了現在,同時期的西夏文則變得誰也看不懂了。

 

巴思巴的這個發明拚音文字的過程被清楚地記錄進入了元史,隨著蒙古人東征西討,同樣的智慧啟發了朝鮮人發明了諺文拚音,日本人發明了他們的半拚音半漢字形假名。特別是中亞的阿拉伯人,改蒙古豎拚為橫寫,弄出來了阿拉伯文字。大家可以看看,藏蒙阿有區別麽?土耳其人宣稱這是突厥文字係統,編出了什麽自古以來,可是他們不清楚元史記載,明明白白。不過這點也是有可能,或許唐突厥人也用拚音法,啟發了巴思巴。

 

所以問題就來了,bug就來了,既然阿拉伯人得到了大量古希臘古羅馬經典,那麽他們為啥學蒙古人,而不采用希臘拉丁拚音法呢?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