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這裏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故又稱禹門。人們所說的“鯉魚跳龍門”就是指這裏。黃河流經此地,破山巒而徑出,瀉千裏而東流,據《名山記》載:黃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兩岸均懸崖斷壁,唯“神龍”可越,故名“龍門”。龍門相傳為大禹治水所鑿。
古時曾流傳魚躍龍門的神話:每年三月冰化雪消之時,有黃鯉自百川清海遊集龍門之下,競相跳躍,一年之中,能躍上龍門者隻有72尾。一登龍門,雲雨隨之,天火燒其尾。登不上者,點額曝腮。龍門每年十二月初,渡口為冰所封,次年三月驚蟄時冰消。龍門歸為韓城八景之一,所謂“禹門春浪”即指此。
多年前曾去山西運城河津市山西鋁廠出差。過黃河龍門段,於龍門村觀黃河之勢,有感而發。
《過黃河龍門有感》
禹門千尺浪
河水九曲風
一躍驚天地
乘雲自化龍
注:禹門,即龍門,相傳為大禹所開。也是傳說中鯉魚躍龍門之地。
河水,黃河之古稱,源自《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