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薄霧靄靄,空氣清新得讓人窒息,如波浪般起伏的大片綠地上散布著三三兩兩的房屋,這幾百人的小村莊靜悄悄的,還沒有醒來。沒有飯莊,沒有咖啡屋,隻能開車去十多公裏以外的小鎮用早餐,車子行駛在隻有一條車道的狹窄的公路上,突然間就不得不慢下來,原來前麵是一輛大的掃街卡車在按部就班地工作著,隻好慢慢地跟隨它,直至來到交通路口。這,是在德國!
對於德國知道的不多:那是一個發達的國家,精益求精的民族。日耳曼、奔馳寶馬、德國啤酒…。一直想找機會去感受這個高精度的國家,終於在今年十月份踏上去德國的旅程。落地慕尼黑,從法蘭克福返回。在近兩周的時間裏自己開車穿梭於慕尼黑、法蘭克福這兩個大城市;駛過菲森、奧格斯堡、維爾茨堡、哈瑙等小城市;在國王湖、新天鵝堡這些地標景點打卡;登上德國最高峰楚格峰俯瞰阿爾卑斯山脈;博登湖、黑森林中漫步;羅滕堡、海德堡、巴登巴登、弗萊堡這些美麗的小鎮徜徉。涉足巴伐利亞州和巴登-符騰堡州,據說這是德國文化、風景和曆史的核心地帶,感受德國,感受德國南部。
德國南部山區居多,巴伐利亞州南部緊鄰阿爾卑斯山,著名的楚格峰是阿爾卑斯山脈北部的一部分,也是德國最高峰。德國第三大城市慕尼黑被阿爾卑斯山環繞,周圍有眾多湖泊,如國王湖和博登湖。連綿起伏的群山,被群山環繞清澈如鏡仙境一般的湖泊,茂密的森林,山穀中大片的碧綠牧場,牛、馬、羊、羊駝悠閑自在地吃草,村莊裏高聳的教堂鍾樓,悠揚的教堂鍾聲,車子行駛在山水田園到繁華都市的路上,盡享這獨特的德國南部風情。
巴伐利亞地區自早期中世紀起,就是封建領主和宗教力量的中心,也一直是德國權力和財富的中心之一,這裏有許多城堡和教堂。在近代,巴伐利亞王國從1806年起建立了自己的宮廷文化,19世紀的路德維希一世和路德維希二世尤其熱衷於宮廷藝術和建築,為宮廷文化留下了深遠影響。 路德維希二世以建造宏偉的城堡而聞名,比如新天鵝堡就是出自他的構思和設計,這一浪漫主義的“童話城堡”是德國最有代表性的建築之一:聳立於山峰之上,俯瞰周邊的森林和湖泊,那童話般的王國浸透著浪漫和奢華,至今被視為歐洲城堡建築的經典。
慕尼黑王宮、寧芬堡宮、新天鵝堡等這些皇家建築不僅建築風格獨特,其內部裝飾也極盡華美,宛如藝術珍品的穹頂、精美的壁畫、雕塑,鑲嵌昂貴木料的別致家具,精工細作的紡織品裝飾,精雕細琢的鍍金馬車、雪橇,其中許多都是禦用原件,“眼見為實”!不能不蹙眉驚歎皇家的典雅和奢靡。
在德國著名的自然保護區、位於巴登-符騰堡州的黑森林裏盤桓了兩天。黑森林以濃密的鬆林和山脈著稱,不僅是遠足和騎行的勝地,還以神秘的風景和迷人的鄉村氛圍而聞名,其古老的木雕工藝和傳統的手工藝如布穀鳥鍾文化為人們所熟知。黑森林中有很多小村莊,保留著古老的手工藝和建築風格,村民們生活緩慢而富有情趣,其著名的黑森林火腿和黑森林蛋糕更是讓人望而止步。
德國南部旅遊,有兩個不能錯過的優美小鎮:羅騰堡和海德堡。羅滕堡是保存完好的巴伐利亞中世紀小鎮:古老的城牆、保存完好的木桁架房屋和鵝卵石街道是明信片上常見的美景。羅騰堡的建築和街道布局保留了中世紀的原貌,站在古老的城牆上,俯瞰小鎮全景,給人以穿越時空的感覺。
海德堡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城之一,其標誌性建築老橋和海德堡城堡別具一格,老橋橫跨內卡河,連接了城市的兩岸,風景如畫;而城堡則依山而建,融合了哥特式和文藝複興的建築風格。
在德國購買小禮物,DM 店是遊客們必到的地方,它是德國著名的藥妝連鎖店,專營含有草藥成分的保健品和護膚品。德國草藥研究有悠久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但其係統化研究從中世紀開始逐步成型。在海德堡古老城堡中的藥學博物館中展示了從古代到現代德國草藥研究、藥房設計及藥劑學的曆史演變。 輾轉其中,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中世紀時,德國修道院成為草藥研究的中心。修道士和修女們種植研究草藥,用於治療疾病。16、17世紀文藝複興期間,其研究更加係統化,提倡用自然療法和草藥進行治療,並將草藥學與化學相結合,這就是後來被稱為“藥用化學”的基礎。18、19世紀隨著現代化學和生物學的進步,德國的草藥研究進入科學實驗階段。草藥成分開始被科學分析和提純,導致德國製藥業的崛起。例如,德國家喻戶曉的阿司匹林,其有效成分水楊酸最初是從植物柳樹皮中提取的。草藥的科學分析使得藥效成分得以優化,也讓德國藥妝和藥品更具有科學性,因此藥效特別明顯。20世紀以來,德國越來越注重草藥的天然療法,並發展出一係列藥妝產品,尤其是在二戰後,天然、環保的草藥產品逐漸流行,德國藥妝品牌如Dr. Hauschka、Weleda 等都基於草藥成分,並結合現代藥理學和皮膚學知識,進一步推動了藥妝的全球化。今天,德國的草藥研究依然非常活躍,並將傳統草藥與現代科學結合,應用於護膚、美容、藥物等領域,在科學藥理研究基礎上,添加天然植物以達到溫和護膚、修複的目的。添加藥效成分的保健性藥物在感冒、炎症、糖尿病、胃腸等常見疾病的治療中更是承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家喻戶曉。
在德國南部十幾天的旅行中,感受到他們的飲食文化也別具一格,不同與北美和歐洲甚至不同與德國其它地區。這裏食用豬肉較多,強調肉類、香腸、土豆及酸菜和啤酒的搭配。如烤豬肘、搭配酸菜或土豆餃子,是巴伐利亞州最受歡迎的傳統菜;用小牛肉和豬肉製成的白香腸是傳統的早餐美食;炸豬排、烤腸等等幾乎每一家餐館都有。其中主要的配菜是酸菜,很像中國北方的酸菜,隻不過采用的是甘藍(圓白菜)醃製,經過純天然的發酵過程,依靠天然的乳酸菌,發酵醃製而成,用來搭配豬肉、香腸等主食,既解膩、又促進消化吸收。還有一種稱作“麵疙瘩”的主食,做法類似於張掖的“搓魚子”,但他們用奶酪來烹飪,香味醇厚。啤酒,德國的啤酒,巴伐利亞州的啤酒偏向小麥啤酒和深色啤酒,久負盛名,慕尼黑啤酒節家喻戶曉,就連我這不會喝酒的人都喜歡上了他們的啤酒。麵包,德國的麵包,不同的麵粉、不同的烘培方式,再加入不同的配料,種類繁多,那是迄今為止品嚐到的最美味的麵包。
在加拿大生活多年,去德國南部轉一轉,羨慕那裏極度清新的空氣,甘洌的甜絲絲的自來水;喜歡那裏精致修剪的花園,碧綠悠閑的牧場。看到許多新奇的東西值得學習,麵對古跡曆史也頗為感慨。感受,感受那不一樣的德國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