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關於中國目前數學研究的評估釋放了什麽信息?

來源: 金筆 2024-05-18 21:13:1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137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金筆 ] 在 2024-05-18 22:19:0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清華大學教授丘成桐在他的最近演講《中國數學的現狀和未來》中指出,中國目前的數學研究尚不足於美國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水平。

作為一個數學家,丘成桐對於數字應該是十分敏感或者精準的。他沒有說是處於美國五十年代的水平,或者三十年代的水平吧,而是說處於四十年代的水平,這裏應該有他自己的道理。

從評估的角度,我猜測丘的評估大概可能來自三個方麵:1.勢態,2.實際內容和 3.發展預測。

1.勢態是指:美國數學在四十年代在世界數學領域所處的位置和中國數學在當今世界數學領域所處的位置的比較。當然中國人是很喜歡與美國和印度比的。為方便起見,我找來維基百科中,數學發展裏程碑(Timeline),摘錄(1940-1950)如下:

Timeline of mathematic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imeline_of_mathematics)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1941至1950)中,屬於美國數學家的裏程碑有大約占了九座(全世界一共十二座),美國處於壓倒性的優勢。

按丘成桐總結,他的世界性的工作團隊去年裏,總共遴選了過去五年,87篇全世界數學界的最佳論文,但其中隻有五篇是來自中國大學的教授。可見,中國和美國在勢態方麵差距甚遠。

2.實際內容。這是指,中國的數學家們目前正在研究的熱門課題,主要是在美國數學家們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開創的領域內。當然這不是說他們在簡單重複,而是指中國的數學家們的研究工作,在不斷的挖掘,完善,或者補充和拓展這些領域的研究。因為數學是非常專業的領域,筆者一竅不通,因而無法評論。所以我把這些裏程碑羅列在了上麵,是不是這樣呢?歡迎有懂行的網友幫助指正。

3.發展預測。從這個角度有可能比較含糊,但也可以說令人吃驚。因為按照丘成桐的講義,美國是從1880年開始派留學生去歐洲,到了1910年美國派生出了本土數學家伯克霍夫,然後由他帶領培養出了一大批美國的數學家們,然後又借兩次世界大戰的機會,大量吸收歐洲的數學家們,到了1960年,美國數學已經領導世界。再看日本,日本走的是美國相同的路,最重要的數學領頭人是高木貞治(留過學),在1915年他做出突破性的成就。然後由他培養出一大批日本數學家們,到了1940年末,就有很多日本數學家在世界上出人頭地了。

對比中國,中國自己培養的數學家們蘇步青(留學生),華羅庚,陳景潤,還有張益唐(美國)等,前麵的三位都已經過世。不過丘成桐還提到陳省身和他自己,他和陳算不算是美國的伯克霍夫或日本的高木貞治呢?

丘成桐說中國目前數學研究尚不足於美國上世紀四十年代水平。要知道,美國數學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已經處於非常非凡的境地了(見上:維基百科)。而僅僅二十年後,到了六十年代,美國數學就領導世界了(丘成桐語)。

所以關於丘成桐對中國數學科研狀況的斷言,可以看作是非常低調,但也可能是非常高調的宣布,同時也可能是什麽也沒說。

您怎麽看呢?

所有跟帖: 

這個事情要看從什麽角度看? -前後左右- 給 前後左右 發送悄悄話 前後左右 的博客首頁 (429 bytes) () 05/18/2024 postreply 21:40:56

沒太看懂你說的。美國和世界“自1940年代至今,取得什麽革命性的,對工業有重要推動的進步嗎?”應該有很多吧。。。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1:30:19

丘教授主要是批評中國的學術體製(和非直接地批判中國的非客觀社會體製)。。 -小二哥李白- 給 小二哥李白 發送悄悄話 小二哥李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1:01:16

主要是一個數學家,當他給出一個數字,應該不同於我們常人,所以我想知道他這四十年代是怎麽劃分出來的。或許有我們不知道的內情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1:27:42

四十年代的最後一年是1949年。你發揮一下你的金筆想象力。。 -小二哥李白- 給 小二哥李白 發送悄悄話 小二哥李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1:32:39

哈哈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1:36:51

四十年代:1941-1950。抬一杠,嗬嗬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1:38:23

杠抬杠。。 -小二哥李白- 給 小二哥李白 發送悄悄話 小二哥李白 的博客首頁 (81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2:12:17

嗯,什麽時候改了忘記通知我。記得以前的說法是,因為沒有零年,所以一到十,十一到二十均為一個年代。。。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2:35:02

這是數學的N0和N1基本理念,自然數從1開始,整數從0開始。自然數屬於感性概念,整數屬於理性概念。。 -小二哥李白- 給 小二哥李白 發送悄悄話 小二哥李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3:08:48

所以,年份更應該是自然數,沒有零也對。公元一年,然後往前是公元前一年,自然。嗬嗬。。。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4:32:32

他居然批判體製,顯然是膨脹了。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9:04:35

丘老先生,是不懂得”唱好中國數學光明論”的典型代表 -不遠的地方- 給 不遠的地方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3:20:11

嗯,因為沒有開拓性的數學家出現,可能丘老更想說中國目前的數學現狀可能是美國二十年代的水平。。。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3:37:53

He wants China beats USA well. -xiaoxiao雨- 給 xiaoxiao雨 發送悄悄話 xiaoxiao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5:31:23

我以前一直有一個印象,從香港來的中國人比從大陸來的中國人更“愛國”,原因嘛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11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5:36:08

美國數學能在她40年代的基礎上僅僅用了二十年就領導世界了,其實背後的原因很簡單,當時歐洲的人才都在往美國跑。美國40年代 -jw2009- 給 jw2009 發送悄悄話 jw2009 的博客首頁 (226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9:00:45

對,我舅舅參加過五十年代中國的核技術的科研,他告訴過我,俄國人很笨,在歐洲和中國東北盡強拆了機器搬回去,而美國是搜刮人才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9:09:16

為啥人才都喜歡被美國搜刮。 -春暖花開2016- 給 春暖花開201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9:43:02

好問題!美國代表著世界的前行方向,代表著人類希望所在,美國夢不是中國夢~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19:47:07

1945年德國投降後,美國在當地收羅人才,隻要有德國的博士學位都可以去美國。蘇聯也是搶德國人才的, -jw2009- 給 jw2009 發送悄悄話 jw2009 的博客首頁 (303 bytes) () 05/19/2024 postreply 20:07:20

我也不懂數學,直觀感覺你的第二點比較靠譜一點,而且"挖掘,完善,或者補充和拓展"都沒什麽拿得出手的。 -紅米2015- 給 紅米2015 發送悄悄話 紅米201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24 postreply 07:22:53

謝謝!我也是同樣的感覺!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24 postreply 16:24:4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