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肥產業的演進曆程

中國化肥產業的演進曆程

1. 在戰火紛飛中蹣跚起步

作為第三世界國家,中國化肥工業發展較晚。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可以說是中國民族工業的一個黃金時期,很多企業借著這個短暫的機遇迅速發展,有些甚至一度成為海內外知名的大型企業,南京的永利硫酸铔廠便是其中一例。1930年,國民政府的實業部長孔祥熙提出了中國要興辦的十項實業計劃,其中一項就是創辦硫酸铔廠,發展中國自己的化肥工業。1937年,在經曆了技術、資金等多重障礙之後,由範旭東等一批民族企業家,創建了中國第一座化學肥料企業——永利硫酸铔廠。該廠在南京長江北岸建成投產,中國人自造化肥的夢想變成現實。當時,永利铔廠具有日產合成氮39噸、硫酸120噸、硫酸銨150噸和硝酸10噸的能力,因其設備精良、規模宏大,被譽為“遠東第一大廠”。

1937年,永利化學工業公司南京铔廠局部

2. 來自老大哥的援助

從上世界50年代開始,中國開始了技術引進之路。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中國從蘇聯與東歐國家引進了156項基本建設項目,這些項目奠定了中國初步工業化的部門經濟基礎。這一時期建設了由前蘇聯援建的吉林、蘭州、太原三個化肥廠,擁有合成氨15.4萬噸、硝酸銨18.8萬噸生產能力。

70年代沈陽化工廠大門

1960年,中國著名的化學家候德榜博士領導開發了合成氨聯產碳酸氫銨工藝,在丹陽化肥廠投產;創建了小氮肥的模式。起初設計規模為3000-5000噸氨。1963年,中央和國務院批示,發展氮肥主要靠大中型廠,適當發展小氮肥作為補充,各地方按此指示建設了一批小氮肥。“文革”期間,國家遭受動亂,急需化肥,而中型廠一時又上不去,各縣對發展小氮肥非常積極,1966年後小氮肥迅猛發展,許多省幾乎縣縣都建氮肥廠,有的縣甚至有兩套小氮肥。到1979年,全國共建成了1533個小氮肥廠。小氮肥在保障我國化肥供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許多廠經濟效益差,虧損嚴重。經過80年代初的調整、整頓,小氮肥關停了317個,1983年,開工生產的小氮肥有1215個,平均每廠產量7800噸氨。

為紀念侯德榜和“侯氏製堿法”而發行的郵票

1973-1976年,中國掀起了第二次大規模成套技術設備引進高潮。國家利用自有外匯,從國外引進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13套大型合成氨、尿素裝置,分別建設在四川、黑龍江、遼寧、山東,湖南和湖北等地,到1979年,這13個廠全部建成投產。這些引進的大型裝置迅速提高了中國氮肥工業的技術水平和高濃度尿素的比例,成為氮肥行業的骨幹企業。

改革開放前期,農業改革對化肥需求十分迫切,全國小氮肥工業迅猛發展,每年有上百個新廠投產,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小氮肥發展進入一個高峰期。國內凡是有水源,能運來煤、輸來氣的縣,都辦起了小氮肥廠。小氮肥企業數量發展到頂峰,國內共有1533家小氮肥廠,成為名副其實的傳統大產業。

3. 從小氮肥廠進化的化工巨頭

在1987年以前,全國1500多家小氮肥企業還都是單一的碳銨產品結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碳銨自身的不足顯現出來:一是生產裝置小,一般都是年產合成氨3000噸的裝置,能耗和成本較高;二是產品養分含量較低,不如含氮量高的尿素更受農業部門青睞。為滿足國內農業對高濃度氮肥的需求,1982年至1987年,中國連續幾年進口了2400萬噸尿素。在進口尿素的巨大衝擊下,國內大批小氮肥企業虧損、關停,小氮肥行業出現了曆史上最大的一次跌落。僅1985年與1984年相比,全國小氮肥產量就下降了22%。麵對小氮肥的嚴峻形勢,1986 年,時任化工部部長的秦仲達向中央提出,在全國進行小氮肥碳銨改尿素的產品結構調整。從這一時期開始,一批行業龍頭開始嶄露頭角。

山東華魯恒升集團目前已經成為集化肥、有機胺、己二酸及中間品、醋酸及衍生物、多元醇等多產業鏈的大型化工集團。但誰能想到華魯恒升的前身——德州化肥廠1966年建成投產時,在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的縣辦化肥廠中,就如同路邊的一朵野花,顯得很不起眼,平平淡淡。甚至在激烈的競爭中這家小廠幾番顛簸,幾度沉浮,曾虧損高達數百萬元,瀕於破產邊緣,企業岌岌可危。1990年劉秉章初任德化廠廠長。一上任,劉秉章從市場需求出發,改碳銨為尿素。到1995年這家小廠生產尿素已達15.5萬噸,上門求購者趨之若鶩,絡繹不絕,產品遠銷安徽、河南、山西、河北等省。在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紀初,公司不斷擴張、多產業鏈並舉,已經發展成了化工行業龍頭。

山東魯西化肥廠在上世紀90年代也還是個年產合成氨能力不過2萬噸的小氮肥廠,1994年借著碳銨改尿素的機會,完成了合成氨4萬噸、尿素6萬噸的改造。產品結構優化以後,他們便集中精力在生產規模上做文章:一套尿素建成了,就接著建二套、三套。到2000年就形成了年產26萬噸合成氨、43萬噸尿素的規模,躍進大氮肥企業的行列。緊接著,在企業兼並重組的改革中,他們一舉兼並了臨近的6家小氮肥廠,將其做大做強。2017年魯西化工化肥產量達180餘萬噸。並且,化肥業務僅僅是公司占比較小的業務板塊之一。除尿素、複合肥以外,公司業務還涉及聚碳酸酯、己內酰胺、甲酸、尼龍6等百餘種產品。

事實上,從縣辦小廠成長為行業巨頭的不止華魯恒升、魯西化工。作為中國石化行業最具影響力十大代表企業之一,湖北宜化集團前身宜昌地區化工廠1981年投產時總資產僅1359萬元,年產值1000萬元,年生產能力僅為1萬噸合成氨,唯一的產品是碳銨。1987年起,宜化集團圍繞市場擴大生產規模,合成氨生產能力擴大到6萬噸,並建成年產4萬噸尿素、4萬噸甲醇、4萬噸甲醛和4.5萬千瓦熱電的裝置。與此同時宜化把握改革機遇,實現了向股份製和企業集團的轉變。2001年起,宜化由單一的煤化工企業發展成煤化工、磷化工、鹽化工三足鼎立的大型化工企業,由偏居宜昌一隅的地方企業發展成在全國各地建有生產基地的全國性企業。宜化擴張到雲南、貴州、內蒙古等地,整合了雙環公司、索特公司等企業。目前宜化集團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氮肥企業,2017年,湖北宜化生產化肥167萬噸。

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小氮肥已經變成許久之前的一段經曆。改革開放30年後,小氮肥已經完全不能涵蓋今天的內容,“小”特征已蕩然無存,已經完全融入“大”行列中。1997年中國不僅摘掉了世界尿素進口大國的帽子,而且成為世界第一大尿素生產國,“尿素不進口,我們自己幹,小廠挑重擔”的美好願望終於變成了現實。

三、去產能進行中

多年來,為鼓勵國內化肥工業的發展,國家一直對化肥行業實行一係列優惠政策,包括在鐵路運費、電價、天然氣價、增值稅等方麵的優惠措施。但隨著產量不斷增長,中國尿素產能及產量在2015年達到階段性高峰,此後由於出口不振、優惠政策退出、原材料價格上行等因素,行業麵臨價格和成本端的雙重擠壓,高成本產能逐步停產甚至永久退出。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