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分子人類學誕生後,利用DNA研究古代的族群就為曆史學的研究開辟了新的方向。但是這門學科又嚴重衝擊了人們的傳統觀點,讓許多人難以接受。畢竟,新思想的傳播、接受都需要一個過程。
例如,中國的百家姓大多數來自於西周的姬姓。根據統計,周、吳姓、鄭、王、魯、曹、魏等411個姓都出自於姬姓。傳統觀念認為,隻要是一個姓氏的,那麽在古代就是一個祖先。然而,DNA檢測結果卻讓很多人吃驚了。
通過DNA檢測得知,中國人,尤其是漢族人的主體父係Y染色體為O2,在許多省份中,O2的比例都高達60%。如果按照這個來推理,那麽西周王室的父係Y染色體就應該是O2。但結果卻恰恰不是。
2021年,吉林大學對山西黎城西關西周墓地的兩個人骨進行了DNA提取,測出其Y染色體為 N-F710,其中一例還測出了N-F1998(N-F710的上遊)。另外,科學家對長子西南呈西周墓提取了7個男DNA性樣本,其中有4個被檢測為 N-M128(N-F1998 上遊),其中包括M18 大墓的墓主。
以上兩個墓葬群,是西周黎國墓葬群。西周姬姓貴族畢公高之子被封為黎侯,因此基本可以確定西周姬姓Y染色體為N。根據記載,周武王滅商朝方國黎國之後,將其地分封給了畢公高之子,建立的新的黎國。根據出土的獻簋的銘文得知“楷伯當屬畢公家族之小宗”分支,又根據師趛簋的銘文“楷姬”得知,這個黎國的確是姬姓封國。
結合考古學和文獻學的資料,科學家基本確認西周姬姓的Y染色體為N-F1998。根據推算,N-F1998的共祖在3010年前,大約是前990年,處於西周前期。N-F1998 上遊的 N-F710 支係,其共祖時間為3340年前,也就是前1320年左右,是先周時期。
當然了,這個檢測結果是關於西周姬姓父係DNA第一份數據,自然也會在民間引起很大的爭議。畢竟,這份檢驗結果嚴重衝擊了人們的傳統觀點,許多人自然不會接受了。因此,許多人開始說這個墓不是西周王族的墓,而是戎狄的墓。還有的人直接動用陰謀論,說某某大學被外國策反了,檢測結果不可信。還有的人直接反科學,說DNA都是外國來的,不可信。
然而,這麽多年過去了,這個檢測的結果不僅沒有被推翻,反而更加鞏固地確立了。
在2023年,有兩個地方的墓葬DNA引起了人們的注意。2023年12月22日,北京舉辦最新考古研究成果發布會,相關人員公布了琉璃河遺址城北墓葬人骨DNA研究成果,根據公布的數據,琉璃河遺址的幾個樣本都是O2。於是乎,這個消息迅速在網上傳播,有的自媒體直接寫到“燕國王族DNA檢測為O2”。但是,這個墓葬真的是燕國王族嗎?
琉璃河遺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在《西周墓葬的陶簋與殷遺民》中寫到自己的研究發現:“凡是隨葬陶簋的墓葬,其族屬都是殷遺民”,這個墓葬正好就是隨葬陶簋,看來墓葬的主人應該是商朝後裔貴族(不一定是商朝王族),非西周王室。
根據出土的青銅器銘文,周成王曾賜給燕侯六族民眾,這六族分別是羌、馬、[虘又]、[上雨下於]、微、馭。這個墓葬的主人可能屬於六族中的一族。
另外,M1901墓的主人可能被稱為“伯魚”,M1901器蓋內銘文為“白(伯)魚作寶尊彝”,器內底銘文為“王公式於成周,王賜圉貝,用作寶尊彝”。M1903墓出土的伯矩鬲上有銘文“在戊辰,匽侯易(賜)伯矩貝,用乍(作)父戊尊彝。”根據這些信息來看,這兩個墓的主人就是伯魚、伯矩,是燕國王族的跟隨者。
伯矩鬲: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既然這個琉璃河城北墓葬的DNA信息屬於非燕國王族的,那麽就無法用來反駁黎國墓葬群的DNA信息了。
2023年12月28日,在黃河考古論壇上,河南大學武喜豔教授作了《河南三門峽地區虢國人群基因組研究》的報告,公布了李家窯上陽城遺址和義馬市的上石河遺址的DNA信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根據《三門峽市李家窯遺址發掘簡報》,上陽城曾經是焦國的首都,後焦國被虢國所滅,此後虢國遷都到了上陽城。“虢國都城上陽城遺址位於虢國墓地東南2 公裏處的李家窯村”,這裏出土了一件“追夷簋”,上銘文,可以確定墓葬的身份。在金文中,“追”字通“焦”字。因此這個墓葬被斷定為了焦國族群之墓。
唯正月初吉丁亥,追屍(夷)不敢(昧)先人之,對揚氒(厥) 且(祖)之遺寶,用乍(作)朕皇且(祖) 中(仲)尊簋。追屍(夷)用祈易(賜)眉壽永命,子子孫孫其萬年永寶用。——追夷簋銘文
上石河墓地,是位於義馬市。根據《河南義馬上石河春秋墓地M43、M48、M66發掘簡報》得知,這個墓葬是虢國國人的墓地,出土了眾多車馬、青銅器等重要文物。根據通鼎金文顯示,上石河M93號墓墓主為“虢季氏子”,其大中型墓葬均與上村嶺虢國西周國人墓地風格一致,應該是晉國“假虞滅虢”後,虢國公族及部分國人逃走,東周天子無力譴責晉國,但給了一塊土地安置這些逃離的國人(周族人),後來這些虢國國人就安葬在義馬市區南部的上石河村。
科學家對這個兩個目的的墓主DNA進行了提取研究,結果顯示上陽城人群(薑姓焦人)父係主要為O,常染色體接近新石器晚期的河南南部人群,與現代華中、華南地區人群接近。這個很好理解,西周的母族為薑姓。薑姓來自於古羌,其父係Y染色體為O2。
而上石河人群中的父係以N和Q為主,常染色體接近新石器中期的河南中部仰韶,和新石器晚期的陝北人群。春秋時代上石河人群中,墓葬呈現東西走向的人群,父係也是N和Q為主,但常染色體接近新石器晚期的河南南部人群。可見,這個人群的祖輩來自於仰韶文化區的陝北一帶,後來大量和中原人通婚,因此常染色體逐漸和河南南部人群靠近了。
虢國墓
那麽這個虢國在西周又是什麽地位呢?周武王滅商後,將周文王的兩個弟弟虢仲封於製邑,建立東虢國。 虢叔封於雍邑,建立西虢國。虢國國君世代為周天子的卿士,替周天子東征西討。因此,虢公經常在西周朝廷擔任卿士,地位很高。周幽王被殺後,虢公還立攜王,出現了二王兵力的局麵。這個虢國屬於西周王族。
虢國墓主DNA的檢測結果和黎國墓葬群可以相互印證,這就進一步證實了西周王族父係DNA為N的正確性。吉林大學《中國北方古代人群Y染色體遺傳多樣性研究》中提供的數據可以得出,在5500年前的仰韶文化廟子溝遺址的3個DNA樣本全部為N。在紅山文化中,N係也是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另外,在新疆天山北路墓地的人群基本上也是N係。這些信息都證明了,N係人群曾經廣泛分布在中國的北方地區。後來檢測的契丹王族也是N。
單倍群N在亞歐大陸的分布
根據N係的分布情況來看,這個N係和鬼方、北狄的活動地區大概重合了。實際上,中國的古文獻也暗示了西周王族和北狄有聯係。《春秋釋例》說:“鮮虞中山,白狄,姬姓”。而《山海經·大荒西經》則記載:“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而《史記》則記載夏朝衰落後“不窋以失其官而餎戎狄之間”,西周的祖先和戎狄一起生活,可見關係不同尋常。
既然西周王族的父係DNA為N,那麽從姬姓分出來的大部分中國人的父係為什麽卻是O2呢?原因很簡單,在西周時期,姬姓是貴族,他們被分封到全國各地,鎮守一方。而他們統治的百姓基本是土著的,也就是O2為主。平民和奴隸在上古時期是沒有姓氏的,被稱為“野人”。
到了春秋戰國,變法圖強,給平民分了土地,野人變成了居民,必須要服兵役,交稅。與此同時,平民也開始擁有了姓氏,既然平民原本姓氏,那麽大家就以國為姓,或者以當地某個貴族的封邑為姓,最終大家都擁有了姓氏。這些姓氏雖然來源於姬姓,但是居民卻不一定是姬姓的後裔。因此,同一個姓氏,不一定就是同一個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