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流沙墜簡,很是讓人著迷。不習慣讀文言的朋友,可以跳過,基本不會錯過什麽。
高昌故城(照片來自網絡)
公元840年前後,漠北回鶻汗國發生多重、嚴重內亂。所屬黠戛斯部叛亂,攻陷回鶻城,殺?馺可汗。回鶻人四處逃亡,一支以烏介為可汗,進入漢地,在842-843年間被盧龍節度使張仲武擊潰。一支跟隨龐特勒(實為特勤,意為親王)投奔葛邏祿,但最終到達甘州,成為甘州回鶻——又稱黃毛回鶻,龐特勒成為懷建可汗。一支跟隨仆固俊進入西域,到達北庭,並在鹹通七年(866)在高昌擊敗吐蕃,成為高昌回鶻——又稱西州回鶻,仆固俊為可汗。還有一支,據說到了西邊的蔥嶺(帕米爾高原),真的加入了葛邏祿,成為喀喇汗國,但這段曆史沒有確切記錄。回鶻到達甘州和高昌的時候,當地尚在吐蕃控製中。
《舊唐書·回紇》:“開成【墟:836-841】初,其相有安允合者,與特勒柴草欲篡薩特勒可汗,薩特勒可汗覺,殺柴草及安允合。又有回鶻相掘羅勿者,擁兵在外,怨誅柴草、安允合,又殺薩特勒可汗,以?馺特勒為可汗。有將軍句錄末賀恨掘羅勿,走引黠戛斯領十萬騎破回鶻城,殺?馺,斬掘羅勿,燒蕩殆盡,回鶻散奔諸蕃。有回鶻相馺職者,擁外甥龐特勒及男鹿並遏粉等兄弟五人、一十五部西奔葛邏祿,一支投吐蕃,一支投安西,又有近可汗牙十三部,以特勒烏介為可汗,南來附漢。”
《新唐書·回鶻下》:“武宗即位【841】,以嗣澤王溶臨告,乃知其國亂。俄而渠長【墟:渠長,首領】句錄莫賀與黠戛斯合騎十萬攻回鶻城,殺可汗,誅掘羅勿,焚其牙,諸部潰其相馺職與龐特勒十五部奔葛邏祿,殘眾入吐蕃、安西。…懿宗時,大酋仆固俊自北庭擊吐蕃,斬論尚熱盡取西州、輪台等城,使達幹米懷玉朝且獻俘,因請命,詔可。其後王室亂,貢會不常,史亡其傳。…鹹通二年,義潮奉涼州來歸。七年【866】,北庭回鶻仆固俊擊取西州,收諸部。鄯州城使張季顒與尚恐熱戰,破之,收器鎧以獻。吐番餘眾犯邠、寧,節度使薛弘宗卻之。會仆固俊與吐蕃大戰,斬恐熱首,傳京師。”
又:“黠戛斯怒,與其相阿播將兵七萬擊室韋,悉收回鶻還磧北。遺帳伏山林間,狙盜諸蕃自給,稍歸龐特勒。是時,特勒已自稱可汗,居甘州,有磧西諸城。宣宗務綏柔荒遠,遣使者抵靈州【墟:今寧夏吳忠市】省其酋長,回鶻因遣人隨使者來京師,帝即冊拜嗢祿登裏邏汨沒蜜施合俱錄毗伽懷建可汗。後十餘年,一再獻方物。”此處磧北、磧西,磧指蒙古戈壁沙漠,並非莫賀延磧(今哈密和敦煌之間的哈順沙漠);磧北,就是漠北。
西遷回鶻的曆史,綜合漢語、回鶻文、契丹文、葛邏祿文、察合台文、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等各語種史料,我們也隻知大概,還有一些空白,有些問題不能回答。比如喀喇汗國的早期曆史和人口構成。高昌國跟喀喇汗國,在西域一東一西,是宿敵,長期爭鬥,始終沒能征服對方。喀喇汗國在十世紀成為一個伊斯蘭國家,而高昌國很不一樣。
高昌國曾向北宋納貢,到真宗才停止。《宋史·列傳第二百四十九外國六》:“【墟:宋太祖】建隆三年四月【962】,西州回鶻阿都督等四十二人以方物來貢。乾德三年十一月【965】,西州回鶻可汗遣僧法淵獻佛牙、琉璃器、琥珀盞。太平興國六年【981】,其王始稱西州外生師子王阿廝蘭漢,遣都督麥索溫來獻。五月,太宗遣供奉官王延德、殿前承旨白勳使高昌。八年,其使安鶻盧來貢。…建隆二年【961】,景瓊遣使朝獻。三年,阿都督等四十二人以方物來貢。乾德二年【964】,遣使貢玉百團、琥珀四十斤,犛牛尾、貂鼠等。三年,遣使趙黨誓等四十七人以團玉、琥珀、紅白犛牛尾為貢。…太平興國二年冬【977】,遣殿直張璨齎詔諭甘、沙州回鶻可汗外甥,賜以器幣,招致名馬美玉,以備車騎琮璜之用。五年,甘、沙州回鶻可汗夜落紇密禮遏遣使裴溢的等四人,以橐駝、名馬、珊瑚、琥珀來獻。雍熙元年【984】四月,西州回鶻與婆羅門僧永世、波斯外道阿裏煙同入貢。四年,合羅川回鶻【墟:屬甘州回鶻。合羅川,今額濟納河,流經張掖】第四族首領遣使朝貢。…”根據朝貢記錄,高昌回鶻和甘州回鶻是兩個分離的汗國,各有可汗。
《宋史·列傳第二百四十九外國六》:“太平興國六年【981】…五月,太宗遣供奉官王延德、殿前承旨白勳使高昌。…雍熙元年四月【984】,王延德等還,敘其行程來獻,雲:…高昌即西州也。其地南距於闐,西南距大食、波斯,西距西天步路涉、雪山、蔥嶺,皆數千裏。地無雨雪而極熱,每盛暑,居人皆穿地為穴以處。飛鳥群萃河濱,或起飛,即為日氣所爍,墜而傷翼。屋室覆以白堊,雨及五寸,即廬舍多壞。有水,源出金嶺,導之周圍國城,以溉田園,作水磑【墟:磑(wèi),石磨】。地產五穀,惟無蕎麥。貴人食馬,餘食羊及鳧雁。樂多琵琶、箜篌。出貂鼠、白氎、繡文花蕊布。俗好騎射。婦人戴油帽,謂之蘇幕遮。用開元七年曆,以三月九日為寒食,餘二社、冬至亦然。以銀或鍮石為筒,貯水激以相射,或以水交潑為戲,謂之壓陽氣去病。好遊賞,行者必抱樂器。佛寺五十餘區,皆唐朝所賜額,寺中有《大藏經》、《唐韻》、《玉篇》、《經音》等,居民春月多群聚遨樂於其間。遊者馬上持弓矢射諸物,謂之禳災。有敕書樓,藏唐太宗、明皇禦劄詔敕,緘鎖甚謹。複有摩尼寺、波斯僧各持其法,佛經所謂外道者也。所統有南突厥、北突厥、大眾熨、小眾熨、樣磨、割祿、黠戛司、末蠻、格哆族、預龍族之名甚眾。國中無貧民,絕食者共賑之。人多壽考,率百餘歲,絕地夭死。
“時四月,師子王避暑於北廷【墟:北庭】,以其舅阿多於越守國,先遣人致意於延德曰:「我王舅也,使者拜我乎?」延德曰:「持朝命而來,禮不當拜。」複問曰:「見王拜乎?」延德曰:「禮亦不當拜。」阿多於越複數日始相見,然其禮頗恭。師子王邀延德至其北廷。曆交河州,凡六日,至金嶺口,寶貨所出。又兩日,至漢家砦。又五日,上金嶺。過嶺即多雨雪,嶺上有龍堂,刻石記雲,小雪山也。嶺上有積雪,行人皆服毛罽。度嶺一日至北廷,憩高台寺。其王烹羊馬以具膳,尤豐潔。
“地多馬,王及王後、太子各養馬,放牧平川中,彌亙百餘裏,以毛色分別為群,莫知其數。北廷川長廣數千裏,鷹鷂雕鶻之所生,多美草,不生花,砂鼠大如,鷙禽捕食之。
“其王遣人來言,擇日以見使者,願無訝其淹久。至七日,見其王及王子侍者,皆東向拜受賜。旁有持磬者擊以節拜,王聞磬聲乃拜,既而王之兒女親屬皆出,羅拜以受賜,遂張樂飲宴,為優戲,至暮。明日泛舟於池中,池四麵作鼓樂。又明日遊佛寺,曰應運太寧之寺,貞觀十四年【640】造。
“北廷北山中出硇砂,山中嚐有煙氣湧起,無雲霧,至夕光焰若炬火,照見禽鼠皆赤。采者著木底鞋取之,皮者即焦。下有穴生青泥,出穴外即變為砂石,土人取以治皮。城中多樓台卉木。人白皙端正,性工巧,善治金銀銅鐵為器及攻玉。善馬直絹一匹。其駑馬充食,才直一丈。貧者皆食肉。西抵安西,即唐之西境。
“七月,令延德先還其國,其王九月始至。亦聞有契丹使來,謂其王雲:「高敞本漢土,漢使來覘視封域,將有異圖,王當察之。」延德偵知其語,因謂王曰:「契丹素不順中國,今乃反間,我欲殺之。」王固勸乃止。
“自六年【981】五月離京師,七年四月至高昌,所曆以詔賜諸國君長襲衣、金帶、繒帛。八年春,與其謝恩使凡百餘人複循舊路而還,雍熙元年【984】四月至京師。”
這段引文很長,基本保留了宋使王延德對高昌回鶻汗國的描述,內容豐富。古代遠行,就是用時間換空間。從汴京(今開封)到高昌,王延德走了十一個月。算起來,他客居高昌一年有餘,有足夠時間考察當地。高昌人口,雖然由回鶻統治,但族群多元,其中少不了漢族,但王延德沒提。他提到的族群有樣磨(咽麵)、割祿(葛邏祿),可能來自喀喇汗國。他描述北庭人“白皙端正”,意味著當地人有高加索血統。高昌當時各色人等,最終匯入畏兀兒血脈,成為維吾爾族。高昌種棉(白氎)織布。五穀豐登,肉食豐富。一般人吃羊和鳥,貴族才能吃馬。因為馬是交通工具、軍需品,一匹好馬能值一整匹絹。但一匹跑不動、可以吃掉的馬,就隻值一丈絹。高昌夏天炎熱,酷暑時節,普通居民鑿地為穴。有可能就是後來新疆所謂的地窩子,也有可能是減地留牆,像我們今天在交河故城遺址看到的那樣。當地房舍用白堊做屋頂,不耐雨水。貴族夏天可以去夏都北庭避暑。高昌沒有窮人,居民豐衣足食,必要時相互接濟。這是高昌人的衣食住行。
當地物產豐富,有白堊、鹵沙(NH4Cl)。手工業發達,能治玉和金銀銅鐵。綠洲裏,水源充足,足夠灌溉、甚至推動水磨。北庭水草更加豐富,適合飛禽走獸。
回鶻早在漠北牟羽可汗時期、公元762年就開始信摩尼教。但到宋代,高昌盛行佛教——是漢傳大乘佛教、不是藏傳佛教,有五十多處佛廟。有的唐代修建,有的由摩尼寺改建,有的新修。摩尼教仍存在,也有景教(波斯僧)。當時宗教信仰比較自由。王延德在北庭住高台寺,相當於國賓館,說明當時當地佛教的地位。國宴可以張樂暢飲,沒有禁酒。
高昌人喜好歌舞,文化生活豐富。當地潑水的傳統遊戲,唐玄宗時編為教坊曲,《蘇幕遮》後來成為詞牌。回鶻進入高昌後,潑水遊戲的民俗依舊。女人戴蘇幕遮——一種油帽,保護頭發不被淋濕。
當地有敕書樓,專門收藏保管中國皇帝的禦劄詔敕,顯示對中國的尊崇。高昌是小國,宋使來訪,必須得尊重。但小國有小國的尊嚴。宋使到了高昌,要等幾天才能見到王舅。見到王舅之後,還要就宋使是否應該行跪拜禮討論一番。而可汗在北庭避暑,宋使得翻山越嶺去拜見。到達北庭之後,要等幾天才見得到可汗。但禮數周全,保證住好、吃好,國宴時奏樂上酒,家屬出席,慎重其事。臨別,派謝恩使陪同宋使返國。
禮數之外,伴隨著地緣政治。982年秋,王延德在高昌遭遇遼使,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高昌回鶻對契丹這樣的北方民族有天然的親近,在貢奉宋朝的同時,暗中跟遼國來往。宋朝不是一個擴張型國家。高昌國見勢,在真宗時期停止了向宋朝納貢。
十三世紀初,高昌王月仙 帖木兒依附西遼,自此高昌回鶻首領不再稱可汗,而改稱亦都護。亦都護,突厥語iduq-qut,神聖陛下之意。
月仙去世後,其子巴而術 阿而忒 的斤(德勤,意為親王)繼位。巴而術不滿西遼把持高昌國政,在1209年殺西遼派到高昌的監國沙均,轉而結交蒙古帝國。又殺蒙古蔑兒乞部使者,擊敗其首領忽禿,因此贏得成吉思汗賞識——蔑兒乞人曾綁架他的新婚妻子孛兒帖。1211年,成吉思汗接受他為第五子,將女兒許配給他。見民國柯劭忞《新元史·卷一百十六列傳第十三》:“至巴而術阿而忒的斤之父月仙帖木兒,為西遼屬國。及巴而術阿而忒的斤嗣位,西遼主直魯古使其太師僧沙均監其國,恣睢自擅。巴而術阿而忒的斤不能堪,用國相仳理伽帖木兒計,結蒙古為外援,遂殺沙均,遣其臣別吉思與阿鄰帖木兒等來納款,時太祖四年【1209】也。受命末行,適太祖遣使者安魯不也奴等至其國。巴而術阿而忒的斤大悅,厚禮之,命別吉思等偕使者入朝,至辭曰:「聞往來人言,可汗雄威大度…而今而後,願率部眾為臣為子,竭犬馬之勞。」
“是時,蔑兒乞脫黑脫阿【墟:蒙古蔑兒乞部首領,名“脫黑脫阿”】中流矢死,其子忽禿等函其父首渡額兒的失河,將來奔,先遣其屬額不幹通款於畏兀兒,巴而術阿而忒的斤殺之。忽禿至,與畏兀兒人戰於嶄河,敗走。巴而術阿而忒的斤知蔑兒乞為太祖深仇,別遣使者曰阿兒思蘭斡乞,曰忽察魯斡乞,曰孛羅的斤,曰亦難海牙,輕騎出別吉思等之前來告捷。既而別吉思等偕安魯不也奴等亦至。太祖大悅曰:「亦都護果能輸誠戮力於我,仍遣安魯不也奴等往勞,且徵方物。」尋遣使齎珍寶方物入貢。
“六年春,覲太祖於客魯漣行宮,奏言:「倘恩顧臣使遠近知臣得托陛下襟帶之間,附四子之末,幸甚!」太祖感其言,字以皇女阿勒可敦公主,序在第五子之列。”字,待字閨中的字,古時女子定親前隻有名,定親時才有字。
恰在這一時期,高昌國的宿敵喀喇汗國滅亡:1211年,西遼屈出律滅東喀喇汗國;1212年,花剌子模王朝滅西喀喇汗國。1218年,成吉思汗滅西遼。1221年,成吉思汗滅花剌子模王國。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所向披靡。
1225年,蒙古帝國一分為四。四子拖雷監理蒙古帝國,他兒子忽必烈在1271年建立元朝。次子察合台領西遼舊地,建立察合台汗國,包括安西大部和中亞河中地區。安西曆史的發展,將在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和第五子巴而術二人的後人們之間進行。自巴而術起,曆代高昌亦都護,都依附蒙古帝國正宗。
蒙古帝國的繼承者有擴張的天性。起初察合台汗國還不是一個伊斯蘭國家,跟高昌國之間,隻是主權衝突,無涉宗教。
1285年,察合台汗篤哇率兵十二萬,圍攻高昌城。連續六個月,都不能解圍。僵持之中,篤哇將信用箭射入城中,強求高昌國嫁一名公主給他。高昌亦都護火赤哈兒用繩子將女兒也立亦黑從城牆外麵放下來,篤哇才解圍。元世祖忽必烈補償火赤哈兒,將窩闊台(成吉思汗三子)的孫女嫁給他。因為高昌城已破敗,火赤哈兒轉移到哈密一帶。無奈寡不敵眾,戰死在當地。
火赤哈兒的兒子紐林 的斤當時年幼,躲避在甘肅永昌。紐林後來率領上萬名元兵,平定甘南藏人叛亂。1308年,元朝封他為回鶻亦都護。1316年,封高昌王。他曾先後娶過三位蒙古公主。他死後,他的三個兒子帖木兒補化、籛吉、太平奴先後擔任高昌亦都護。他們住甘肅永昌,但有高昌亦都護的名號,形同流亡政府。我們不妨稱他們永昌回鶻。1324年,帖木兒補化派遣使者,給泰定帝獻葡萄酒。這酒,不知是來自永昌,還是高昌。但回鶻當時絕對造酒、喝酒。
永昌可能是個避難的好地方。永昌驪靬村(舊稱“者來寨”)人明顯是高加索人,有學者認為他們是古羅馬第一兵團的後代。
與此同時,察合台汗國在高昌扶植另外的亦都護,前後也有四位。這幾位亦都護的名字,有蒙古語烙印。元朝不承認他們,元朝官史也不記錄他們。此時高昌地區也不在元朝的實際管轄範圍之內。可以說在1285年,高昌回鶻喪失了自主權利,察合台汗國實際已經控製了高昌、交河和北庭。他們稱北庭為別失八裏,突厥語,意為五城之地。
見《新元史·卷一百十六列傳第十三》:“至元三年【1266】,世祖命其子火赤哈兒的斤嗣。後為都海所攻,畏兀兒部眾迸散,詔火赤哈兒的斤收撫之。二十二年【1285】,篤哇、卜思巴率兵十二萬,圍火洲,聲言:「阿隻吉、奧魯赤有眾三十萬,猶不能抗我,汝敢以孤城拒我乎!」火赤哈兒曰:「吾祖宗世國於此,生為吾家,死為吾墓,終不能從爾也。」圍六月,不解。篤哇以書係矢射於城中曰:「我亦太祖諸孫,何以不附我。且汝祖曾尚公主,沒【墟:訛,疑為“設”字】能以女與我,則罷兵。不然,且亟攻汝。」火赤哈兒曰:「吾豈惜一女,不救民命。合吾終不見之。」出其女也立亦黑迷失【墟:迷失,Miss?】,厚載以茵,縋城下與之【墟:縋,用繩索拴住人或物從上往下放】。篤哇乃解去。後火赤哈兒入朝,世祖嘉歎。尚定宗【墟:貴由汗,成吉思汗三子窩闊台的長子】女巴哈兒公主,並賜鈔二十萬錠賑其民。火赤哈兒以火州荒殘,徙於州南哈密力之地。兵力寡弱,北軍奄至,戰歿。三子:紐林的斤,次欽察台,次雪雪的斤。
“紐林的斤尚幼,詣闕請兵為父複仇,世祖壯其誌。尚太宗女孫不魯罕公主,公主卒,尚其妹八卜叉公主。詔紐林的斤留永昌,俊【墟:疑為“後”字訛】與北征諸將同發。會吐番脫思麻作亂,命以榮祿大夫、平章政事,領本部探馬赤萬人鎮吐番【墟:吐番,應為吐蕃。脫思麻,即安多地區(藏語拚音:Amdo),常與衛藏、康區並列。安多包括今青海省的海北、海南、黃南、果洛、海西五個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探馬赤,是蒙古帝國軍隊的一種編製,又名簽軍,上馬備戰,下馬屯牧,精於火器,攻城力強。】。至大初【墟:元武宗至大之初,1308】,召還,嗣為亦都護,賜金印。延佑三年【1316】,始稽故實,封為高昌王,別賜駝紐金印,為設王傅官。其王印行於漢地,亦都護印行畏兀兒境內。八卜叉公主卒,繼尚安西王阿難答女兀剌真公主。複立畏兀兒城。五年,卒。三子:曰帖木兒補化,曰籛吉,曰太平奴。”
《新元史·卷十九本紀第十九》:“泰定元年…二月…甲戌【墟:公元1324年3月13日】…高昌王帖木兒補化遣使獻蒲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