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孫中山論述之警訊

本帖於 2016-11-29 11:39:08 時間, 由超管 論壇管理 編輯
作者:黃年

習近平的孫中山論述之警訊

這兩件事可能已發生關聯。一、習近平藉紀念孫中山一五○周年誕辰,大力抬捧孫中山及中華文化。二、北京與國民黨的當權派聯手攻擊主張「一中各表」的馬英九。

民進黨已不可能正名製憲,想走的路是借殼上市。手法是掏空中國連結,去孫去蔣,去中國化,隻想留下一個「中華民國」的空殼,作為政治保護傘。

過去多年,北京希望民進黨勿再「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化/去孫中山化」,均未見效。如今,似已改弦易轍,習近平以「中國共產黨是孫中山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自詡,再用孫中山來背書國家統一,又在「習六點」中強調「弘揚中華文化」,儼然以中華文化的掌旗者自任。

在中共的政治論述中,孫中山的角色始終存在,甚至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文中,但習的此次談話更具開展性。

一、從長遠看,中共的立國論述勢須再放大加高。中共雖不稱孫中山為國父,但稱為「現代中國之父」。中共以孫中山的繼承者自居,即是以「整個現代中國」的代表者自居,超越了馬克思主義及無產階級革命的層次,也超越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對加高放大中共的立國論述頗有增益。

二、在台灣出現「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化/去孫中山化」的「借殼上市」趨勢中,中共欲以孫中山繼承者的地位來涵容消化「中華文化/中華民國/孫中山」。這是一個「政治正統襲奪」的場景。在地理學上,「低位河」越過分水嶺,劫奪了「高位河」,是謂襲奪。

待中共這場「中華文化/中華民國/孫中山」的正統襲奪形成印象,在台灣「借殼上市」的「中華民國」就算還剩下一個殼,卻已失去了正統、精髓與力量,也失去「一中各表」的正當性。

正在此際,國民黨內出現了「一中各表」與「一中同表」的內鬨。國民黨的當權派與北京,顯似「相約而同」猛烈夾殺主張「一中各表」的馬英九,稱馬是獨台、民進黨的同路人;北京代言媒體甚至說,馬英九與李登輝、蔡英文「走的是同一條歪路」。

這是因為,北京自認是「孫中山最忠實的繼承者」,那麽借殼上市的「中華民國」豈有繼承孫中山的資格?又豈能容得下「一中各表」的空間?北京與國民黨當權派聯手攻擊馬英九,就是要封殺「一中各表」。

十月間,國台辦主任張誌軍在《求是》雜誌發表了一篇書麵的文章,裡麵出現了這樣的句子:「解決台灣問題的核心是實現祖國統一。」這樣的措辭和語境,可能是近十幾年來首次出現。

這也許顯示,就北京的立場來看,「不統/不獨/不武」這個騎驢看唱本的時代已經結束。也就是說,北京要的將是一個有指向性及目標性的路徑圖,一切指向統一的目標,而不是一個open end的不統不獨不武。這不再是過程論,而是目的論。而且,張誌軍在這篇文章裡重提「和平統一/一國兩製」。他這裡說的「一國」,自然是指「老三句」裡的「一個中國」,沒有「一中各表」的空間。

過去廿多年,北京似曾希望台灣方麵(尤其是民進黨)能夠「維持中華民國」,因而出現了「一中各表」或「求同存異」的想像空間。

但是,由於二○一六年出現大轉折,北京似乎失去了信心與耐心,如今似已由希望台灣「維持中華民國」,轉向強調以中國正統的地位來「襲奪孫中山/頂替中華民國/以中華文化的旗手自任/追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這個大趨勢下,台灣各方必須警覺,民進黨再借殼上市,國民黨又推翻一中各表,將置中華民國於何地,又將如何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

此一情勢,對綠藍紅皆有啟示。對綠:借殼上市,會連「一中各表」的可能性也喪失。對藍:放棄一中各表,就是放棄中華民國。三、對紅:台獨想去孫中山,中共想消化孫中山,但中華民國也許不易一筆勾銷。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