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寫讀巨流河,來觀察兩岸在文化上的疏離。
其實這種疏離,不僅僅表現在兩岸在文化上,從49年以後,兩岸的政治和軍事上走過了從一開始的相互對抗,過渡到相互“分治”和平,到後來的台灣經濟起飛,接著大陸改革開放,再到兩岸實現“三通”,現在的台獨潮流。這段大跨度的幾十年,兩岸原本“一國同屬”經曆了它的“相隔再重逢”的過程,各自的政經貿,以及旅遊等方方麵麵,都出現很多方麵的疏離,分歧。就拿台灣的大選(台灣至少還有大選)來講,民進黨多數票當選來看,反映了台灣民眾的大多數,針對大陸方麵的統一訴求的不認同。
光從這一個角度,大陸就很難從自己對台灣的片麵的了解(或者說不了解)中走出來。反過來台灣對大陸的情形也類似,就好像雙方都被套上了“死結”。讀巨流河,給出了台海兩岸一個或者多個,更加具體的,有事件有曆程的,有血有肉的答案。
讀巨流河,讓人們一直思考的,是它裏麵由始至終相貫通的,一個“歸屬”和“歸宿”兩個大概念之間的相互分開,背離,然後各自尋找對方的曆程。它既複雜曲折,又簡單直接。
一個人,或者人群,他們的歸屬,是他們原本從哪裏來,之後去到哪裏,又幾經周折,又如何如何,但這種歸屬,無論走到哪裏,都是無法改變的。作者齊邦媛就是在台生活了半個世紀,那遼寧鐵嶺,任然是她的歸屬。這裏麵,你把戰亂,生離死別,政治恐怖,都算在內,也沒有引進任何變量。由此影射到台灣整體,它的歸屬,也是那麽的難以改變。
而人的歸宿,就常常是和他她的歸屬相異的,這倆有時連交集也蕩然無存,至少從兩岸的現時情形來看,結論是這樣的。齊邦媛的父親齊世英過世在台,也葬在了台。接下來的是母親在旁。自己也是覺得爸媽都安息在此,自己也是要歸宿於此了。是“上帝的安排”也好,冥冥之中的注定也好,就算她回到了老家鐵嶺,物是人非的結局卻不是“始料不及”的----童年的家園,如今是廢棄的礦址。可歎的是,這幾十年的相隔,這海對麵的那一方土地,還能是自己將來的歸宿嗎?這歸屬和歸宿在根本上的相互背離,難道不是現時兩岸無法從中找回本源,進而實現這“兩歸”的重圓的原因所在嗎?
雖然巨流河裏所敘述的是早年老幾輩逃離戰亂,陰差陽錯地植根於台灣的人生,但是它寬泛地涵蓋了所有離鄉的人們,對自己的歸屬與歸宿的尋找,回歸的願望的一個大尺寸的畫卷。離鄉的原因可以是很多,而人們對自己的歸屬,和自己未來的歸宿的思考與尋找,永遠也不會因為地域的阻隔而停止。所不同的是,時間的推移,這兩歸之間不可避免地出現疏離,甚至相背。兩岸的現狀,在某種意義上折射出來這樣一種“不可避免”。除了一味地,大陸方要求統一的願望強烈,而另一邊強烈的不認同,甚至“獨立”的願望,兩岸的重點,其實應該從相互認同上麵出發,使兩方真正可能實現歸屬和歸宿的回歸。就像是相互找回另一半那樣。
台灣最早是與大陸同源的,除了日據的幾十年。那也是清政府低下無能,外強割據的結果。在日本退還台灣之後,連當時的文學創作也回歸到中文的本源來。中華民國很長時間把台灣稱作“台灣省“,也不承認48年獨立的外蒙古。這一點,大陸是不如的。要是領土的完整那麽重要,那蒙古要比任何其它失去的領土都要大得多去了。台灣”省“的獨立訴求,難道比蒙古的獨立更難下咽?這裏的關鍵,恐怕不是領不領土的茬,是大陸的經濟/武力強大了吧?曾幾何時,台灣就要變成要獨立了?這一個獨立不要緊,這中華民國不但不要了蒙古,連大陸也”統統不要“了?這裏麵的原因,我們大陸的一方想清楚了麽有呢?
巨流河沒有觸及的是,兩岸在政治上的“越走越遠”。齊家傳統的“以教育為救國之本”,雖說很多是在大時代的背景之中,可是這種理念根本上和政治是脫離的。這也是為什麽齊父最終和蔣介石無法同謀的原因。文化教育在連年的戰亂之中,是弱者,是無能為力,是”秀才遇到兵“,同時文化在強權和衝突之中始終是”不滅的火“,帶來的是希望,是理想,是追尋。而齊邦媛筆下的中國,是一個”最有骨氣“的中國,是文人”投筆從戎,保護國土同胞,自我犧牲,血灑家園,是親人,情人,愛人們戰火中弦歌不墜,追尋美好。
可惜的是,兩岸的現狀不是文化上被分割,而是政治上一分兩半。台灣走過了所謂的“政治正確”的文化恐怖階段,之後實現的體製的民主,進而跟上了國際的民主的步伐。大陸則走過了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的階段。但是,在民主和自由的路上,和它的經濟的發展速度,實在是天壤之別。這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兩岸,在相互(特別是從台灣的角度來看)認同的層麵上越走越遠的最大原因。這已經超越了”統一之後誰來做一把手,誰做老二“這樣膚淺的問題了。這個是關於每一個普通公民,有沒有說話的權利的基本問題(民主)。這說來簡單,可它一點也不簡單。人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本是同根,相煎太急”大陸單方麵動用武力,實現的所謂的統一。
日升日落,月盈月虧,一晃過半世紀,兩岸恐怕是又見幾代人了。千萬個“齊”家的後人,為了記住曆史,拒絕讓無辜的人們“枉死“,堅持讓世人知曉他們她們的故事。大陸何嚐沒有千千萬萬的”齊家“,用自己的方式,記住曆史。子孫遍布世界各地的同時,不忘他們的歸屬,尋找著他們的歸宿。人知顛沛流離的痛苦,是肉體和心靈上的,是血與淚中的,又有誰來體味這精神層麵上,歸屬與歸宿相背離的創痛,那是理想的,世紀的,大畫麵的“顛沛流離”,是一種沒有答案,沒有結局的痛苦。隻有沉默,也隻有沉默,是回答,是回聲: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 遠 方.
巨流河的結尾,“一切都歸於沉寂“,是一種無奈的“宿命”,代表性地指出了中國文化乃至文人近100年的悲哀。象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裏寫的,“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在一切都歸於沉寂的時候,這所有發生的一切的一切,到底是故事的結尾,還是故事的開頭呢?
(2016年8月9日星期二寫於火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