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戰略發展的框架分析(轉貼,多維新聞)

來源: 北美的老虎 2016-08-15 06:48:3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5171 bytes)

編者按:1949年以來,中國的外交策略發生過幾次,重大變革。從起初“一邊倒”的意識形態外交,到後來“中美建交”,再到改革開放後的“韜光養晦”外交,都體現著中國外交思路的轉變。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模式越發引起國際社會關注,中國也將麵臨著有“韜光養晦”到“有所作為”的外交思路轉變。北京大學博士姚錦祥、王裕慶,碩士王東陽日前撰文提出中國外交戰略發展的新理念和“鏈式發展模式”,對中國外交思路轉變有一定借鑒意義,現轉發該文供讀者參考。


中國外交或將麵臨外交思路的轉變(圖源:Reuters/VCG)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外交領域發生了幾次重大變革,由冷戰時期敵我分明的意識形態外交、革命外交,逐步過渡到更具包容性和合作性的“韜光養晦”外交。然而,中國外交發展的這一軌跡更多是對外部環境變遷的被動反應,中國在其中缺乏主動的構建與聲音。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實力的不斷上升,傳統的外交理論可能並不足以解釋中國的外交行為,也受到來自不同方麵的挑戰和質疑。可以說,中國外交的實踐走得太快,而理論相對滯後,缺乏對中國外交整體輪廓的解釋,而這正是我們所努力補足的重點。

一、“安居樂業”與中國的外交承諾

傳統上認為,外交是內政的延伸。而從建國60多年的曆史來看,中國國內政治的演進和發展也確確實實對中國外交造成了顯著影響。改革開放以來的一個突出現實是,“中國模式”似乎顯示出越來越強的生命力,中國也似乎要從自身的經驗出發向世界提供“中國方案”。

因此,在思考未來中國的外交取向之前,我們需要關注中國的國內政治經濟局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中國國內當前的工作重點放在哪裏?本文認為,“安居樂業”作為一個凝聚中華智慧的詞匯,其內涵值得我們重視。它並不隻是中國政府對本國人民的承諾,更是一個莊重的外交承諾。
“安居樂業”語出《老子》,“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至老死不相往來。” 強調一種人民生活安定美滿的樣子。早在中國共產黨十六大的報告中就已經提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  但並未賦予其更多的解釋。

本文認為,“安居樂業”在新時期被賦予了更多的現代意義--

首先,“安”即“安全”(Security),新公布的《國家安全法》對此有詳細的說明,不僅包括政治安全、經濟安全,軍事、文化、社會安全,也強調了能源、信息、網絡、糧食和環境安全,這些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居”即居住(Living),涉及到具體的住房購買、住房價格和質量。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有家乃安、安土重遷、“有恒產乃有恒心”的觀念根深蒂固。它關係到家庭和社會的和諧,也與人民的利益密切相關。

“樂”即“快樂”(Happiness),涉及到人民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需求。這是一項巨大的政府工程,需要大力推進收入分配製度、稅收製度、社會保障製度的改革,不斷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強文化創新、豐富精神生活、改善生態環境等等也是增進人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徑。

“業”即事業(Career),即工作和人生發展方向。也就是說,政府不僅要著力解決就業問題,更要給人民提供個人能力充分發展的空間,增強人民對於未來的穩定性和確定感。這對於有效的社會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

因此,從這四個重要的政績目標出發,我們看到,中國的貢獻正在於,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發展”與“自由民主製度”間的必然邏輯,而創造出“發展”與“治理”(governance)之間的新聯係。“安居樂業”在國內是為了謀求國家治理體係的優化,而在外交領域則是為了改良當前的全球治理體係,實現國際公益,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實際上,全球治理領域的赤字情況不容忽視。比如,在“安”的領域,我們如何推動實現一種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 在“居”的領域,我們如何更好地滿足發展中國家在居住等基礎設施領域的基本需求?在“樂”的領域,我們如何應對殖民時代以來國際體係不均衡的現狀,讓國際社會的所有成員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話語權? 在“業”的方麵,如何打破不平等的分工體係,如何為世界人民製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這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重要問題。

二、“鏈式發展模式”的結合理論構建下中國王道主義外交的契機

必須承認,隨著中國體量的不斷增大,中國有能力、也有責任來思考更加宏大的全球性問題。當中國的企業、利益走出去時,我們給地區和世界帶來什麽?中國的國際責任在何處體現?為了更好地回答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在做出“安居樂業”承諾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王道主義外交。

何為“王道主義”?學術界對此已經有過一定的討論和概念界定。比如說,閻學通教授提出“道義現實主義”的觀點,在肯定物質實力基礎的同時,強調了國家道義和信譽的重要性,推崇中國“仁、義、禮”的傳統思想。 而劉江永教授將王道定義為一種“和平的多邊主義”,其目的是要打破以“暴力多邊主義”橫行的霸權。 陳向陽教授更是提出了中國古代的三種戰略文化,在以孟子、朱熹等為代表的純粹王道睦鄰外交思想和以法家為代表的霸道外交思想之外,還有一種以荀子為代表的務實王道睦鄰外交思想。 除此之外,學界還有很多關於王道的理論闡述。

實際上,所謂的“王道主義”具有很強的理想主義色彩和道德關懷,可以稱之為一種“對的”或“正義的”(righteous)外交。因此,我們很難單方麵地對王道主義做出解釋,你眼中的“正義”可能對別人來說並非“正義”,你眼中好的外交政策別人也並不一定認同。

那麽如何將王道主義外交落到實處,從而推進全球治理中“安居樂業”的實現呢?本文認為,需要探索一種包括產業貿易、交通、金融、安全、民生、民心在內的鏈式發展模式,紮實推進國與國之間的合作和全方位交流,才能真正發展出以“協同發展、分享利益、合作安全、改善民生、獲得民心”為核心內容的王道主義外交。因此,王道主義不是憑空說出來、想出來的,而是在紮實的實踐中自然生發產生的。而且,王道主義不能自己說了算,而必須經過長期的考驗和眾人心悅誠服的認同。

那麽鏈式發展模式 的具體內涵是什麽?如何推動國與國之間全方位的互聯互通呢?實際上,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正是這方麵的一個重要舉措,旨在為世界創造發展機遇。

第一,產業貿易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階段、資源稟賦和產業結構不盡相同,貿易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這為各國在產業和需求上的為整合提供了機遇。貿易的順暢將有望使市場互聯,使得產業貿易的整體鏈條得以建立起來。

第二,交通鏈,包括陸海空交通,能源交通和網絡交通。交通鏈三位一體的整合過程中,可加快地區產業貿易一體化的進程,加深安全合作,人民幣可實現國際化的突破。

第三,金融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實力弱小,對美元依賴性大。各國可利用現有金融機製,如亞投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銀行等,在機製內部或創新機製進行團結合作。金融鏈整合過程中,各國可利用整體力量應對金融風險,並通過談判解決差異。中國亦可籍此推廣人民幣國際化,為各國提供新的錨貨幣——人民幣。

第四,安全鏈。安全鏈的建設可分層次與分模塊結合,從共同關切層次推進至爭議領域,以有限之目標逐步推進,避免速度過快引起更大的阻力,將共同問題與地區問題解決結合,保證鏈上每個節點的安全。如信息安全和打擊三股勢力是共同關切,可優先推動,航行安全可協商共同保證,南海問題局限於爭端國家內部解決。這有利於建設更具包容性、協商合作的安全框架。

第五,民生鏈。沿線國家希望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衛生事業投資、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和轉讓、合作環境保護等項目來提高民生質量。

第六,民心鏈。“安居樂業”不是為中外民眾勾畫了一個烏托邦,而是將民眾的小幸福同國家發展的大願景緊密融合起來,宏偉的目標與民心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獲得當地國家政府和民眾的理解和支持。 

這一鏈式發展模式的推動,有利於推進全球治理體係的改革,使“安居樂業”真正在外交領域開花結果。而在此基礎上,中國新時期“王道主義”的外交模式也開始展露出雛形。

中國古代將“立言、立功、立德”這三不朽作為對一個人的衡量標準,中國外交也是一樣。在本文的語境中,中國需要“立言”,有自己的外交話語“安居樂業”,但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通過鏈式發展模式來“立功”,帶動區域和世界發展,創建利益共同體。最終,我們才能落在“立德”的終極追求上,思考“王道主義”的外交新路。

三、地緣政治與中國外交的風險應對

雖然上文設計了以鏈式發展模式為基礎的王道主義外交範式,但這作為一個國家整體外交布局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當前的世界秩序本質上是源於17世紀中葉所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亞體係,其本質是一個權力分配體係。冷戰結束二十年來,我們依然沒有逃出集團政治的束縛。 我們希望構建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安全框架,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得不注意防範一係列地緣政治風險。否則,再好的外交戰略構想都將淪為泡影。

在我們看來,地緣政治涉及三個層麵,即洲和洲的政治關係、國與國的政治關係、跨國與跨洲城市與地區省份的政治關係。因此,對任何地緣政治形勢的判斷,或者任何地緣政治危機的產生,都與這三層關係密切相關。 為了構建一個基本穩定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國可以考慮一種“親俄友美聯歐”的外交布局。

其一,“親俄”。中俄在曆史上有過一些不愉快的記憶,但目前中俄“結伴不結盟”的全麵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符合兩國的現實定位。它不僅有助於推動兩國的務實合作,還增加了中俄各自的安全感,有助於維護世界力量的平衡。中俄作為新興力量的代表,也有利於在全球治理體係改革和地區熱點問題的解決中發揮特殊作用,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

其二,“友美”。幾個簡單的數字就能說明這一點,2014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高達5551 億美元,同比增長6.6%,雙向投資存量超過1200 億美元,均創曆史新高。 從體量上來看,中美經濟總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人口總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貿易總量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因此,中美關係的好壞不僅事關兩國利益,更關係到整個世界的發展和繁榮。

近期圍繞南海問題,中美緊張局勢不斷升溫,甚至有觀點認為中美正在接近“臨界點”。但中美交惡對雙方都不利,也不利於一係列全球性問題和地區熱點問題的解決。我們必須首先承認美國及其領導的世界秩序所做出的巨大貢獻,進而推動漸進式的變革,在這個過程中考慮到美國的舒適度,並共同推動各領域安全對話和危機管理機製的建立,防範風險。

其三,聯歐。實際上,中國和歐洲分處亞歐大陸兩端,是最大的新興市場國家和最大的發達經濟體,也都有偉大文明。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和應對全球性挑戰,都需要歐中建立起更強有力、互利的合作夥伴關係。 實際上,歐洲並非鐵板一塊,中國完全可以加強與歐洲在全球事務上的協調。

中國目前正在推進的“一帶一路”計劃就是一個很好的機遇,以推動歐亞互聯互通建設,推動歐亞大市場的建設和歐亞文明的複興。中歐的合作,有利於世界力量的平衡,改善中國的外部處境,並且對緩和俄歐衝突和地區非傳統安全威脅都有積極作用。

如果能夠通過靈活的“合縱連橫”,保持在這三個大方向上的基本穩定,中國就能獲得一個比較良好的地緣政治環境和發展機遇期,有利於進一步外交戰略和構想的實現。

四、小結

“安居樂業”承載著中國的思想傳統和外交理念,是中國外交的靈魂。而“鏈式發展模式構建的王道主義外交”將中國外交真正落在實處,向世界各國提供發展機遇,並推動全方位的務實交流,這有利於讓中國外交創造更大的成果,也使中國的外交理念更易於被別人接受。最後,“親俄友美聯歐”的地緣政治應對方式使得我們在理想主義的外交構想之外,多了一份現實的考量,保持某種客觀性、現實性和靈活性。

在現實的外交實踐中,三者缺一不可,它們彼此相扣配合、不停循環,共同發揮作用。而隻有這三架馬車齊心合力,中國的理想外交才可能真正到來。

所有跟帖: 

大陸拳民在“發展中國家”帽子下韜光養晦幾十年,現在還不讓揚眉吐氣怎麽行?中國現在是大國,周圍都得服帖!! -elfen2299- 給 elfen2299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16 postreply 16:39:4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