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競爭為什麽老共勝出,否定老共的正義、進步,既虛假又徒勞,龍女士少這一課

來源: 自覺一點好 2011-01-10 07:50:2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63 bytes)

某些作者主觀武斷地給出一個老共『極端激進的政治理論和政治主張迎合了當時中國社會亟待振興的需要』,好象曆史就是這樣的了,他她說了算。老共通常的說法有道理麽?有,在哪兒,沒有,又沒有在哪兒?

老共的理念建築在烏托邦之上?其實,人類大同世界理念的出現,並在中國出現,比馬克思都早,不須贅述。馬克思闡明的是由充分發達資本主義的社會,通過階級鬥爭和暴力革命,無產者奪取政權並按勞取酬,然後逐步過渡到各取所需的共產主義。所謂“充分發達的社會”,在老馬眼中是英美法這樣的國家。老馬的看法,沒有被曆史證實。但俄國雖不是“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無產者奪取政權居然成功了。弗•列寧的作為和成就引起了孫逸仙博士的關注,孫認真思考之後,強調“思考之後”,為說明這不是隨意的、機會主義式的結論:孫認為中國必須“師俄”、孫的繼任人蔣把兒子送到俄留學。。。這跟烏托邦無關吧,而這是很現實主義的,跟美國立國以來一直奉行的現實主義有一拚,老共跟進,有何錯?老共烏托邦,說不通,至少老共不現實不行!奉行現實主義,跟極端激進就背道而馳嘍,冰炭不相容。老共是北伐時期才登上中國曆史舞台地,無可置疑。如果北伐不具有正義、進步,那麽老共的勝利也不具有正義、進步。因為北伐的目標:打倒列強、除軍閥、扶助工農。前兩項,國共說詞有爭議,且不展開了,扶助工農這一項,是不可或缺的,國共爭辯,國民黨理缺詞窮,精英們幫腔也無計可施。直到今天,這一項都有現實意義。

國共爭鬥,分水嶺在北伐革命之中,既是革命,革命豈可馬馬虎虎?缺斤短兩,得過且過,出來混,總是要付出曆史責任和代價滴。

 

所有跟帖: 

回複:國共競爭為什麽老共勝出,否定老共的正義、進步,既虛假又徒勞,龍女士少這一課 -arizona001- 給 arizona001 發送悄悄話 (288 bytes) () 01/10/2011 postreply 08:41:36

回複:國共競爭為什麽老共勝出,否定老共的正義、進步,既虛假又徒勞,龍女士少這一課 -sddk- 給 sddk 發送悄悄話 (199 bytes) () 01/10/2011 postreply 11:02:4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