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題寫的挽聯】

來源: 弓尒 2017-05-19 00:04:0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3612 bytes)
回答: 【《曆史選擇了毛澤東》在線閱讀】弓尒2017-05-06 14:14:32

 

葛健豪(前排左二)在法國(中右一為蔡暢)

1921年葛健豪在法國

1920年,葛健豪(中)、蔡暢(右一)、向警予(右三)等勤工儉學生在法國蒙達爾紀女校

 1935年蔡母70壽誕

 

【1】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讀書時床頭聯

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無益,隻怕一日曝十日寒。

1914年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大學求學期間寫的這副自勉的對聯,聯語對仗工整,寓意深刻,說明了“學習貴在有恒”的道理。“一曝十寒”,典出《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毛澤東此聯源出於明代胡胥仁。胡胥仁的原聯是:“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2】

賀廖廷璿、皮述蓮婚聯

二月梅香清友;

春風桃灼佳人。

1915年春,同窗好友廖廷璿和皮述蓮結婚。毛澤東為他們的婚禮撰寫了這副賀聯。“二月”、“春風”指廖、皮的結婚時間,“梅”、“桃”分別形容他們的品貌,聯語表達了對學友結成連理的讚美和祝願。“桃灼”典出《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原詩是一首賀新娘的詩,詩人看見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鮮豔的桃花,聯想到新娘的年輕貌美。

【3】

贈堂妹毛澤建聯

繩鋸木斷;

水滴石穿。

1915年春,為鼓勵堂妹毛澤建苦學成才,毛澤東為她題贈了這副成語聯,出自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4】

挽湖南第一師範同學易永畦聯

胡虜多反複,千裏度龍山,腥穢待煎,獨令我來何濟世;

生死安足論,百年會有歿,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時。

1915年5月,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的同學易永畦病逝,毛澤東撰此聯哀悼。此聯足見毛澤東青年時的卓爾不凡,有濟世和民胞物與的情懷,也寄托了對同窗好友的深情。

【5】

暢遊湘江聯

自信人生二百年;

會當水擊三千裏。

1917年,毛澤東暢遊湘江後,寫下了這副對聯,抒發了青年毛澤東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壯誌豪情。《宋書·宗愨傳》記載宗愨年輕的時候,有人問他的誌向,宗愨回答說:“願乘長風破萬裏浪。”

【6】

贈同學王熙聯

愛君東閣能延客;

別後西湖賦予誰。

1917年仲夏,毛澤東邀學友肖子升徒步旅行。路過同學王熙家,受到熱情款待。臨別毛澤東留贈了這副對聯,清閑新穎流暢的聯語表達了同學間深摯的情誼。

【7】

湖南第一師範學校附小禮堂題聯

世界是我們的;

做事要大家來。

1918年6月,毛澤東同誌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附小主事期間,曾親自書寫了這副對聯,讓學生刻在竹板上,懸掛於附小禮堂中。對聯不僅通俗易懂,明白如話,而且富有嶄新的時代內容和深刻的教育意義。

 

【8】

挽母兩聯

春風南岸留暉遠;

秋雨韶山灑淚多。

疾革尚呼兒,無限關懷,萬端遺恨皆須補;

長生新學佛,不能往世,一掬慈容何處尋?

1919年十月,毛澤東的母親文其美病逝,毛澤東因正忙於領導驅逐軍閥張敬堯的鬥爭而未能參加葬禮,爾後含淚寫下這兩副挽聯,一短一長,短聯借王安石的詩句,比喻母親的德澤;長聯敘述母親病危時呼兒的情景,極見真切,而自己又未能親自送終,空留遺憾之心,注入字裏行間。聯語寫出了作者對偉大母親的無比感激和無限哀思。

【10】

挽易越村聯

無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憤死,我為民國前途哭;

去年追悼楊公,今年追悼易公,其奈長沙後進何?

1921年8月,革命誌士、湖南長沙人易越村因不滿北洋軍閥統治,憤而投海自殺,欲以生命喚醒民眾。毛澤東為其寫挽聯,高度評價了易越村捐軀抗爭的精神,憂國憂民之心、之情溢於言表。

【11】

為同學劉能詩家題春聯

過亂世新年,何分貴賤;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一年好景隨春到;

三億蒼生盼日升。

資水入湘江,湧入洞庭歸大海;

天情懷眾庶,長懷國運救中華。

1927年冬在湖南湘陰縣考察農民運動情況時,毛澤東住在他湖南省立第一師範的同學劉能詩家中,並為劉能詩家題寫了這三副春聯。三聯不僅切時,切景,切情,而且像日月星辰一樣珠聯璧合,均自然深刻地反映了毛澤東對社會現實的看法和心目中的偉大理想抱負。

【12】

Image result for 王爾琢在率部追趕叛徒袁崇全

挽王爾琢聯

一哭爾琢,二哭爾琢,爾琢今已矣!留卻重任誰承受?

生為階級,死為階級,階級後如何?得到勝利方始休!

1928年10月,紅軍第四軍團參謀長王爾琢在率部追趕叛徒袁崇全時不幸犧牲,第二天,全軍在江西寧岡縣舉行追悼大會。毛澤東親自擬就長聯致哀。聯語有對死者的哀悼,更有對生者的激勵,格調凝重。

【13】

寧都軍事會議動員大會聯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遊擊戰裏操勝算;

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

1930年12月,紅軍在江西寧都召開軍事會議,部署反圍剿作戰計劃。在動員大會上,毛澤東作了富有說服力的和振奮人心的動員報告,詳細說明了我軍反圍剿的有利條件,也反複說明了“誘敵深入”的必要和好處,並專門撰寫了這副對聯,高度概括了自己的遊擊戰略思想。

【14】

挽黃公略聯

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如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降;

革命戰爭有功,遊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君來。

1931年9月15日,紅五軍副軍長黃公略在轉戰途中,路經江西吉安縣東固山六渡坳時,遭敵軍空襲,不幸中彈犧牲。毛澤東親自主持追悼會並撰寫挽聯。聯語既切亡者生平,又激勵後人奮鬥,文詞洗練,言真意切。

【15】

挽孫中山聯

國共合作的基礎如何?孫先生雲:共產主義是三民主義的好朋友;

抗日勝利的原因何在?中國人曰:侵略戰線是和平戰線的死對頭

1938年3月,延安各界集會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追悼陣亡抗日將士,毛澤東為此撰寫挽聯。聯語巧妙運用問答形式,肯定了國共合作的基礎,指出了抗戰勝利的希望。

 

【16】

挽王銘章聯

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

決心殲頑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爭光!

1938年5月,在台兒莊戰役中,國民黨愛國將領王銘章率部堅守滕縣,因城破殉難。武漢國民政府舉行公祭,毛澤東與中共其他領導人聯名送去挽聯。聯語高度概括了王銘章以身殉國壯舉,表達了對他的崇高敬意和讚頌之情。

【17】

挽郭朝沛聯

先生為有道後身,衡門潛隱,克享遐齡,明達通玄超往古;

哲嗣乃文壇宗匠,戎幕奮飛,共驅日寇,豐功勒石勵來茲。

1939年7月,郭沫若的父親郭朝沛先生病逝。毛澤東和秦邦憲、吳玉章、董必武、葉劍英聯名送了挽聯。聯語意蘊豐厚,上聯悼念去世的父親,下聯稱讚兒子,宣傳抗日,激勵人心。“衡門”指簡陋的房舍,也指隱士的居所,典出《詩經·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遐齡”是高壽的意思。“哲嗣”是對別人兒子的尊稱。

【18】

挽楊十三聯

國家在風雨飄搖之中,於我輩特增負荷;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於先生尤見典型。

1939年7月,著名化工專家、抗日英雄楊十三病逝,年僅50歲。楊是河北省遷安縣人。“七·七”事變後,他毅然投筆從戎,曾組建地方抗日武裝,領導農民起義,配合八路軍抗敵,功勳累累。9月,重慶各界為他舉行追悼大會。毛澤東親自題寫挽聯,對楊十三給予高度評價,對後死者以殷殷期望。

【19】

延安新市場懸掛聯

堅持抗戰堅持團結堅持進步,邊區是抗日民主的根據地;

反對投降反對分裂反對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國自由權。

1939年,延安新市場落成,毛澤東為此撰寫了這副對聯,聯語將中國共產黨《七七宣言》中提出的三大政治口號嵌入其中。

 

【20】

挽蔡元培聯

學界泰鬥;

人生楷模。

1940年3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地香港逝世,延安舉行了追悼會,毛澤東撰送了挽聯,表達了對蔡先生的崇高評價和景仰之情。

【21】

挽張衝聯

大計賴支持,內聯共,外聯蘇,奔走不辭勞,七載辛勤如一日;

斯人獨憔悴,始病熱,繼病瘧,深沉竟莫起,數聲哭泣已千秋。

1941年8月,為國共合作作出重大貢獻的張衝先生病逝,毛澤東與吳玉章、林伯渠、鄧穎超合作此聯。

【22】

挽葛健豪聯

老婦人新婦道;

兒英烈女英雄。

1943年,蔡和森的母親、向警予的婆婆,也是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蔡暢同誌的母親葛健豪老人病逝,毛澤東對這位十分有影響的老人敬送了挽聯。短短六字聯,涵極大的容量。

【23】

挽戴安瀾將軍聯

外侮需人禦,將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城;

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誌也無違。

1943年4月1日,國民政府在廣西全州的香山寺為戴安瀾將軍舉行國葬。毛澤東專門從延安拍去電報,電報在“海鷗將軍千古”六字的後麵,題寫了這副詩一般的挽聯。

上聯主要寫了戴安瀾慷慨高歌二〇〇師英勇頑強的軍人本色;下聯用幾個典型的戰鬥場麵,對戴安瀾將軍遠征緬甸取得的戰績,戴安瀾將軍誓驅日寇的豪情壯誌進行了熱情的謳歌,對戴安瀾將軍戰死沙場的結局表示了深切的惋惜。

全聯激情滿懷,戴安瀾短暫而光輝的一生,海鷗將軍悲壯而動人的事跡,都壯懷激烈地凝聚挽聯裏,寥寥數語,將軍形象躍然紙上。

【24】

挽朱德母鍾太夫人聯

為母當學民族英雄賢母;

斯人無愧勞動階級完人。

1944年2月,朱德同誌的母親鍾太夫人以八十六歲高齡在家鄉四川逝世,延安各界群眾舉行追悼會,毛澤東敬撰挽聯,將母親上升到偉大的勞動階級的地位,頌其母,讚其子,是悼念也是號召。

 

【25】

挽彭雪楓聯

二十年艱難事業,即將徹底完成,忍看功績輝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貞,是共產黨人好榜樣;

千萬裏破碎河山,正待從頭收拾,孰料血花飛濺,為國犧牲,滿腔悲憤,為中華民族悼英雄。

1944年9月,新四軍抗日名將彭雪楓不幸犧牲,毛澤東與朱德、劉少奇、彭德懷、陳毅等聯名挽此聯。

【26】

挽徐謙聯

存亡攸關,抗戰賴持久,而今正是新階段;

死生同慨,團結須進步,豈能再抄舊文章。

國民黨元老徐謙病逝時正值抗日戰爭進入新階段,毛澤東結合當時形勢作了這樣一副挽聯。

【27】

挽續範亭聯

為民族解放,為階級翻身,事業垂成,公胡遽死?

有雲水襟懷,有鬆柏氣節,典型頓失,人盡含悲。

1947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為國民黨愛國將領續範亭同誌舉行葬禮,毛澤東敬獻挽聯。字裏行間,透露出深深的悲痛之情、惋惜之情和敬仰之情。

【28】

挽馮玉祥逝世一周年聯

置身民主;

功在國家。

1949年9月1日,在北京紀念馮玉祥將軍逝世一周年大會上,會場兩側懸掛著毛澤東撰送的這副挽聯。

 

 
 

 

【29】

為母校湖南第一師範學校題聯

要做人民的先生;

先做人民的學生

1950年,毛澤東回母校湖南第一師範學校,題寫了這副對聯,作為對師生的勉勵。

【30】

賀張維母八十壽聯

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

1950年9月19日,毛澤東為他早年同學張維的母親八十壽辰,書寫了這副對聯。

【31】

題洞庭湖聯

八百裏洞庭重入眼;

五千年曆史再從頭。

大約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毛澤東寫了這副氣象雄渾、境界闊大的洞庭聯。聯語對工整,詞句鏗鏘,氣魄壯偉,胸襟豪放。上聯從空間入筆,下聯從時間著眼,空間的開闊與時間的悠遠凝結著曆史的滄桑厚重之感,表現了一代偉人改天換地、繼往開來的大無畏精神和豪邁氣概。

【32】

題扇聯

各求各誌各行各路;

離凡離聖離因離果。

1971年9月的一天,周恩來向毛澤東書麵匯報了林彪準備叛逃的異常情況,請示處置辦法。毛澤東閱過材料後,在他喜歡用的一把絲綢折扇上題寫了這副對聯,旋即叫警衛人員直送周恩來。

上聯“各求各誌”,意即各從其誌,語出《史記·伯夷傳》:“道不同不相與謀,亦各從其誌也。”既然各有各的目的和誌向,必然會各走各的路。下聯的“凡”、“聖”來自儒學範疇。“聖”指聖賢豪傑,“凡”指人民大眾。“因”、“果”為佛家語。

 

【33】

贈鄧小平聯

柔中寓剛;

綿裏藏針。

鄧小平在“文革”期間受盡迫害。1973年年初“複出”,任國務院第一副總理。同年十二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正式建議鄧小平參加中央軍委工作,任總參謀長。毛澤東介紹說:“我請了一位軍師,出任總參謀長。他辦事比較果斷,也是你們的老上司,他叫鄧小平。”並以“柔中寓剛,綿裏藏針”稱讚鄧小平,概括了他既堅持原則,又機動靈活的特點。

【34】

贈葉劍英聯

諸葛一生唯謹慎;

呂端大事不糊塗。

毛澤東晚年曾書贈葉劍英元帥這副對聯。此聯用典恰到好處,寓意深刻,發人深思,表達了毛澤東對葉帥的信賴,也是對葉帥的高度評價。

聯語出自明代李贄《藏書》。上聯的“諸葛”指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魏將司馬懿說:“亮平生謹慎”。“謹慎”即古人所謂“臨事而懼,好謀而成”之意。下聯的“呂端”是北宋大臣,宋太宗至道元年擔任宰相,太宗稱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Image result for 王爾琢在率部追趕叛徒袁崇全

參加過井岡山鬥爭的黃埔軍校生

根據現有史料考證,參加過井岡山鬥爭的紅軍官兵中,可以確定的黃埔軍校生就有41人,他們是盧德銘、張子清、餘灑度、蘇先俊、伍中豪、徐彥剛、陳浩、陳毅安、張宗遜、譚希林、陳龍鶴(朝鮮人)、範樹德、曾士峨、遊雪程、劉型、王良、陳伯鈞、呂赤、徐恕、黃子吉、王爾琢、王展程、朱雲卿、楊至成、劉之至、林彪、唐天際、戴誠本、肖勁、朱舍我、段輝唐、袁崇全、陳東日、鄺鄘、李天柱、陳俊、曹福昌、劉鐵超、資秉謙、鄧萍、賀國中等。

此外,參加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以下稱“秋收起義”)和湘南起義,但沒有上井岡山的黃埔軍校生還有鍾文璋(黃埔二期,秋收起義時任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長,秋收起義後失散)、陳樹華(又名陳明義,黃埔四期,秋收起義時任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參謀處長,因負傷脫隊失去組織聯係,後加入國民黨)、李騰芳(黃埔四期,湘南暴動時在耒陽犧牲)、黃瓚(黃埔四期,秋收起義時在金坪阻擊戰中犧牲)等。

參加過井岡山鬥爭的黃埔軍校生中,有半數以上血染沙場。其他的還有:1929年10月在長沙識字嶺被殺害的紅四軍三十五團副團長曹福昌;1930年3月在攻打澄江戰鬥中犧牲的陳俊;1930年5月在率部攻打江西瑞昌城中彈犧牲的遊雪程;1930年8月7日在進攻長沙戰鬥中犧牲的陳毅安;1930年9月在興國高興圩戰鬥中犧牲的曾士峨;1930年10月在安福獻身的三十一團團長伍中豪;1931年5月在東固紅軍醫院被國民黨特務殘忍殺害的朱雲卿;1932年4月在攻打漳州中犧牲的陳龍鶴;1932年6月在福建武平大禾圩遭敵阻擊犧牲的王良;1935年1月攻打遵義城犧牲的鄧萍;1935年6月在贛南突圍戰鬥中犧牲的李天柱,1935年在江西靖安犧牲的徐彥剛等。

 

 

艱苦的鬥爭環境下,少數黃埔敗類叛逃

在井岡山艱苦的鬥爭環境下,大浪淘沙,也有少數黃埔敗類經不起考驗,脫離革命,甚至為了貪圖高官厚祿,把槍口對準了自己的同誌、同學。

餘灑度,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二期,曾加入中國共產黨。秋收起義後,堅持"取瀏陽直攻長沙",意見被否決後,跟隨毛澤東到達井岡山。10月中旬,在湖南酃縣(今炎陵縣)水口脫逃部隊。1929年10月輾轉來到上海,對革命逐漸產生了悲觀失望情緒,最後脫離黨組織。1931年11月,在上海被國民黨特務逮捕,餘灑度投靠了蔣介石。1933年,被委任為國民黨軍第六十一軍政訓處少將處長。為了滿足奢侈的生活,餘灑度利用職權販賣毒品,事情敗露後,蔣介石親自下令槍決。

蘇先俊,北伐戰爭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9月,參加秋收起義,任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三團團長。1928年1月,在嶽陽被捕叛變,出賣湖南省委領導人郭亮,導致郭亮被捕犧牲。1930年7月,紅三軍團攻占長沙,蘇先俊被處決。

陳浩,黃埔一期;徐恕、黃子吉,黃埔四期。三人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三灣改編後分別擔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長、副團長、一營營長。 1927年12月,在湖南茶陵湖口,因喪失革命信念,三人與參謀長韓莊劍陰謀叛變投敵,企圖將工農革命軍的一個營拉向國民黨方鼎英的部隊,但很快陰謀被識破。29日,工農革命軍在寧岡縣礱市召開大會,處決了叛徒陳浩、韓莊劍、徐恕、黃子吉。

袁崇全,湘南起義後隨朱德上井岡山。1928年5月,任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二十八團二營營長。1928年7月下旬,紅四軍二十八團、二十九團兵敗湖南郴州,二十九團幾乎全軍覆沒。在返回井岡山的途中,袁崇全突然改變行軍路線,準備向敵劉士毅部投降。王爾琢和袁崇全是湖南老鄉,又是黃埔一期學生第一隊第二分隊同學,他追到袁崇全駐地進行勸說,泯滅人性的袁崇全竟然對沒有防備的王爾琢連開數槍。王爾琢當場中彈犧牲。袁崇全隻帶了幾個人深夜逃走,投靠了贛敵劉士毅部。同年9月13日,紅四軍攻克遂川縣城,在激戰中擊斃了叛徒袁崇全。

 

 

範樹德,192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北伐戰爭。1927年9月參加秋收起義,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軍法處長。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後,任中革軍委總經理部部長。1935年春,任湘粵贛遊擊隊支隊參謀長,在湘南遭敵襲擊受傷後脫離革命隊伍,到國民黨軍任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捕入獄。1975年3月特赦獲釋,隨子遷往桂林居住。曾任桂林市政協委員。1989年病故。

部分幸存者 解放後被授予軍銜

唐天際,湖南安仁人,1925年入黃埔軍校學習,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1928年1月參加湘南起義後跟隨朱德上井岡山。1931年後曆任紅四軍參謀處參謀、紅五軍團四十師政委、紅十五軍政治部副主任、紅三軍團五師政治部主任等職。參加了長征。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89年2月20日在北京逝世。

譚希林,湖南望城人,1926年入黃埔軍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秋收起義。紅四軍成立後,先後任第三十一團一營副營長、代營長。1930年後,曆任紅二十一軍參謀長、代軍長,軍委警衛團團長等職。參加了長征。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70年2月11日在北京逝世。

劉型,江西萍鄉人,1926年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參加了北伐戰爭。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秋收起義。參加了長征。新中國成立後,因轉入地方工作,沒有被授予軍銜。曆任中共湖南省委秘書長、北京地質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農墾部副部長等職。1981年8月7日在北京逝世。

81年前,中國共產黨人在大革命失敗、中國革命處於低潮的危難之際,敢闖新路,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點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井岡山道路;書寫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篇章,孕育了帶有原創意義的共產黨人精神--偉大的井岡山精神。今天,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座高聳入雲的豐碑。這座豐碑是由無數革命英烈的偉岸身軀奠基而成的,其中也包括當年浴血馳騁在羅霄山脈的黃埔軍校生。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