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丹青】一組老圖

本帖於 2024-11-01 12:17:18 時間, 由普通用戶 cw 編輯

今天OneDrive給我推薦On This Day,推出幾張我以前在手機上用圖像編輯應用做的秋天的圖。

第一個在手機上使用人工智能的算法將藝術風格應用到圖像編輯應用是 Prisma,2016年推出。和其它主要以調整顏色和對比度的傳統圖像編輯應用不同,Prisma 使用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的技術,分析每位藝術家的風格,並將他們的風格應用於照片的每個部分,把一張很普通的照片轉化為類似梵高、畢加索和蒙克等藝術風格的圖像。這種被稱為“風格遷移”的方法在移動應用領域掀起了一陣潮流。類似的應用圖像編輯器越來越多。

我當初幾乎每天都會用它們做幾幅“畫”。按自己想要的味道去做,可以嚐試不同的風格和色調,算是做“畫稿”以後有空了就可以參考畫出來。因為各家的功能和風格不同,我慢慢都有了自己套路:一幅“畫”在不同的階段用不同的應用處理,最後得到自己滿意的效果。和現在作畫的AI相比,這些應用更好玩,因為我們自己可以控製,掌握的很多。現在用AI作畫,是“畫”的更“好”更快,但也真沒什麽意思:沒有我們人多少事了。

下麵是我前幾年做的幾張,少則幾分鍾,多則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大部分是做幾分鍾,下次再繼續,斷斷續續玩出來的。

所有跟帖: 

真會玩!讚! -lovecat08- 給 lovecat08 發送悄悄話 lovecat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24 postreply 14:16:30

AI把很多以前要很專業的人才能做的事變成所有的人都可以做了。 -cw- 給 cw 發送悄悄話 cw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24 postreply 16:43:57

這些圖有些虛的感覺:) -西東人8- 給 西東人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1/2024 postreply 17:21:00

用這些軟件很難控製虛實,做大效果容易,但基本到處都是一樣的虛實。不花大功夫分開做再合並,很難做到真正畫出來的虛實。 -cw- 給 cw 發送悄悄話 cw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24 postreply 17:57:05

有沒有感覺這些圖有種機器的味道? -塵凡無憂- 給 塵凡無憂 發送悄悄話 塵凡無憂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5/2024 postreply 17:33:1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