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生活是什麽?或者說,什麽叫活著。是個好問題。我目前理解,還是“自由地欣賞”是個最好的組合。自由就是不被動,欣賞有時

本帖於 2024-01-15 16:22:13 時間, 由普通用戶 freemanli01 編輯

可以是被動的,也可以是主動做點什麽,然後欣賞其過程。

就類似上帝了,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然後再看看,看著是好的。

而普通世人多少在兩個方麵有問題:

  • 1. 不自由。這個其實在極端情況下尤其明顯,比如文革。多少人都是因為恐懼而被迫做違心的事兒。按佛教理論來講,隻要是沒解脫的人,早早晚晚(不一定是今生)就會碰到不自由而被迫當奴隸的情況,被迫做違背心願的事兒。(而一旦解脫,有了佛教的解脫慧,就永遠不會再迷,也就永遠不會再不自由。這叫做無漏慧)
  • 2. 欣賞能力有限,不理解事情的因果關係,也是沒智慧。
  • 3. 按說不自由的根本原因也是因為沒智慧,佛教的智慧本來就帶來解脫,這兩者是同時的。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就是智慧,這個智慧也就帶來沒有掛礙的自由。
  • 4. 而普通人的生活中,因為無明(缺乏覺照力),都帶有不由自主性。。。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