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盧西亞 Andalucía —-- 一個多麽美好的名字,中文英文念起來都是那樣朗朗上口 ,光光念這個名字就能讓人想象一個陽光燦爛,熱情奔放,美麗迷人的西班牙女郎,令人好是期待接下去的第三站 —- 西班牙南部地位區安達盧西亞的首府塞維利亞 Serville!
從馬德裏火車站 Madrid Atocha 乘坐火車。馬德裏火車站幹淨整潔,標識清楚,出發準點,火車上行李架方便,乘客文明有禮素質高,一路上大片大片的橄欖樹林,不愧是世界上橄欖油產量最大和出口最多的國家 。在西班牙乘車真是一種享受,三小時一晃而過。
跟西班牙其他城市類似,古代塞維利亞曾先後被古羅馬、西哥特人統治過。公元711年穆斯林人占領了塞維利亞,從此開始了長達五百年的統治。直到在維持了幾個世紀的基督教收複失地運動中,1247年Castille費迪南三世國王進攻塞維利亞,經過16個月的戰鬥取得勝利,從而從穆斯林人手中奪收複了塞維利亞。說到西班牙曆史,穆斯林統治南部和基督教收複失地運動是其最重要的兩個環節。話說西班牙小王國不少,這個國王那個國王很是讓人糊塗,為了給我自己劃重點,特意列下這段時間的幾個重要人物和裏程碑:
711年,穆斯林人開始占領南部安達盧西亞地區;在此後的幾百年間,穆斯林經曆了幾代不同的王朝,伊斯蘭文化在安達盧西亞得到空前的繁榮光大,留下了許多經典的伊斯蘭建築藝術;但同時,不同的北方基督教王國先後南下掀起收複失地運動;
718年: Battle of Covadonga標誌了收複失地運動的開始;
1085年:Leon and Castile阿方索四世攻占了 Toledo
1236年:Castille費迪南三世占領 Cordoba;
1248年:Castille費迪南三世收複 Seville;
1469年:Aragon費迪南二世國王和Castile伊莎貝爾女王成婚,組成天主教雙王;
1492年:天主教雙王收複被穆斯林占領的最後一塊領地 Granada,完成收複失地大業;二王統一西班牙;為保持基督教的完整一致,二王命令穆斯林人和猶太人要麽皈依基督教要麽離開西班牙。
1492年8月:哥倫布在天主教雙王的資助下開始了他的第一次航海;同年10月,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最初發現的島嶼便是現在的巴哈馬(Bahamas);
1561年:菲利普三世國王正式把首都從Toledo遷到馬德裏。
西方文明發展史幾乎就是一部歐洲史,羅馬帝國衰落以後的歐洲各國之間宗教和國家利益交錯複雜,戰火硝煙不斷,政權更迭不止,國家版圖一再劃分,不同宗教、藝術、文化、習俗的滲透和交融太為常見讓人習以為常,然而極少有像西班牙這樣的國家如此複雜而豐富的曆史演變:以基督教為主導的領土在幾百年的曆史時期被外族侵占, 以及穆斯林人對這個國家從政治社會到文化曆史到建築藝術等等方麵的深遠影響。地處歐非兩洲的交叉路口並連接大西洋及地中海,西班牙對全球的影響和世界的發展進程扮演了重大的作用。這一切令人著迷。
盡管旅行前通過不同渠道略知安達盧西亞一二,然而百聞不如一見,隻有親自到了這片地區,欣賞異域風情的各式建築,觀賞不同於歐式風格的豐富裝飾,穿過白色橙色黃色等各色外牆的狹窄小巷,徜徉在大小不一的別致庭院,才讓人真正體驗到了多樣文化帶給人的震撼和美好享受。
第一天是參觀Alcázar王宮(Alcázar of Seville)。Alcázar王宮是最初由摩爾人(伊比利亞半島上的穆斯林居民)於11世紀修建的堡壘,收複失地戰爭以後,這座有著典型的穆德哈爾風格的王宮經曆了多次擴張和改建,哥特式、文藝複興風格的元素被融入其中,成為西班牙一個多種文化融入、曆史文明演變的重要見證。不僅是世界遺產,而且王宮的第二層目前還是西班牙王室在塞維利亞的行宮。
這座厚重的阿拉伯城牆上叫做獅子門(Puerta del León)因為其門楣上有一隻獅子的圖案而得名。
從獅子門進入到獅子庭院(Patio del León)。庭院盡頭是建立在阿爾莫哈德帝國(Almohad empire)舊城牆的遺址上的三座拱門,這些城牆曾是阿拉伯城堡的防禦結構。
獵場庭院(Patio de la Montería):這是Alcazar王宮的一個重要的庭院,是阿拉伯皇家和貴族進行狩獵活動,舉辦慶典宴會等的主要場所,周圍的建築保留了阿拉伯風格的建築風格,
穆德哈爾 (Mudéjar)這個詞最初是指天主教收複失地以後仍然留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穆斯林人,但是它逐漸演變成描述像塞維利亞王宮顯示的這種以伊斯蘭風格為主並融入了基督教風格甚至猶太教風格的獨特建築和裝飾風格,主要特點是複雜細致的幾何圖案,精致的瓷磚裝飾和精美的的木製工藝。
起源於16世紀意大利,也受到了中國瓷器的啟發,在17世紀的荷蘭大量生產的瓷磚 Delft-style tile。這種瓷磚描繪日常生活場景、風景花卉、人物動物等等,顏色以藍色和白色為主,除了在Alcázar王宮看到大量的瓷磚陶瓷,在塞維利亞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瓷磚和彩釉作品。
令人著迷的瓷磚裝飾:大量的多彩瓷磚被用到牆壁、地板、天花板、樓梯,花紋複雜,圖案精巧,刻畫細致,真是歎為觀止。
雕刻精美的馬蹄拱門和拱頂:
少女庭院 (Maidens Courtyard)是彼得一世宮殿(King Peter I Palace)的一部分,是Alcázar王宮最著名的中心。它周圍被弧形拱門環繞,牆麵是穆瓦希德王朝最具特色的裝飾圖案: 象征生育和生命的貝殼,雕刻複雜的植物裝飾,阿拉伯文字符號等等,複雜細致天衣無縫地構成了這個庭院的裝飾語言。
少女庭院典型的灰泥建築,灰泥(plaster)是由粘合劑、骨料和水製成的建築材料,幹燥後的灰泥牆麵很致密,常被用做內外壁、天花板和雕塑材料,具有抗滲裂,質感厚重,色彩斑斕的特點。 雖然中間的噴泉是菲利普二世統治時期是增加的,但這個附加物跟周圍建築有機地融合,成為一個美妙的添加,因為在炎熱幹旱的阿拉伯地區和伊斯蘭文化中,水被認為是生命和宇宙之源,水代表了信仰上的淨化和更新,和精神上的寧靜平和,因此水在伊斯蘭建築中經常出現。
Alcázar王宮由很多不同風格的小宮殿和庭院組成,這個哥特式宮殿 (El Palacio Gótico)最初由Castilo的阿方索十世(Alfonso X)修建,有中世紀的拱頂和16世紀後加入的文藝複興壁龕。壁龕上的《聖母瑪利亞古老像》是一個複製品,原作被陳列在隔壁的塞維利亞大教堂中聖母瑪利亞古老像教堂裏。
大使廳 (Hall of Ambassadors)是宮殿中最華麗的房間,最引人注目的是天花板上的壯觀圓頂,由迭戈·魯伊斯(Diego Ruiz)於1427年建造,據認為這個圓頂是對穆斯林宇宙中七個重疊天堂的表現。房間是正方形,對應於穆斯林文化中的Qubba,四邊形象征了地球而圓頂則代表了宇宙。
門,窗,光,影:
除了伊斯蘭風格的宮殿和裝飾,Alcázar王宮最讓人迷戀的恐怕是王宮花園。這個像綠洲般的花園就像一個植物的天文台,種植有將近兩百種不同物種、超過兩萬多種植物。
高低不一的樹木草叢修剪整齊,樓亭閣榭錯落有致地分散其中,各式弧頂門窗內外相稱光影交替,花依牆牆襯花,組成一幅幅三部一景,五步一詩的美景。
在花園中閑庭踱步的孔雀
在做計劃的時候,因為Alcázar王宮從四月到九月每周一的六點到七點是免費入場, 我曾經猶豫,想著是不是就用那免費的一小時大概看看就行了。我好慶幸自己定了下午一點的票,好好在這裏欣賞了了三四個小時。因為伊斯蘭教不崇拜偶像因此王宮裏除了少量的基督教元素(聖母像)之外沒有令人壓抑肅穆的宗教建築;它所呈現的是阿拉伯人在數理、建築、裝飾、美學上的先進和獨特;它有一個身處其中令人身心愉悅的王家花園。Alcázar實在太美了!這是一個輕鬆愉快,令人大開眼界的遊覽,它顛覆了我以前對伊斯蘭文化穆斯林人民的無知和偏見(本來就是沒有文化底蘊的人,加上令人生厭生恐的伊斯蘭極端組織,和美國的911),讓我對伊斯蘭文化有了一個粗淺的認識。
從Alcázar王宮出來,它的隔壁便是大名鼎鼎的塞維利亞主教座堂.
塞維利亞的猶太區 Santa Cruz quarter曾是猶太人在1492年被天主教雙王驅趕之前聚居的街區,如今這裏仍是老城最繁華的小區,有狹窄蜿蜒的街巷,曲徑通幽的的小庭院,顏色奪目的民宅。
一個街頭藝術家在彈奏阿爾罕布拉宮吉它曲:
塞維利亞街頭美麗的藍花楹樹
我在塞維利亞下榻的民宿:清新淡雅的瓷磚、綠植和屋頂裝飾,舒服,不張揚,正如這座美麗的城市。
最後,在塞維利亞吃過印象最深的美食:
El Librero Tapas Y Quesos:排很長的隊,那兩盤魚的Tapas令人回味無窮。
Bodega Santa Cruz:在Alcázar王宮附近,一個chaotic的小餐館,沒有太多座位,不排隊,大多數人一窩蜂地擠到吧台點菜,那個像肉夾饃的餅令人拍案叫絕,鹽酌蝦是真正地外酥裏嫩,蘑菇鮮得掉眉毛。霹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