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我們從山上的阿罕布拉宮下來,在格拉納達市區步行遊覽,在這摩爾人曾經的皇城過夜。感覺,到處是阿罕布拉的影子。
《浪漫旅行者紀念碑》:紀念誰?
在Genil河左岸,沙龍花園邊,我們被廣場中央的《浪漫旅行者紀念碑》(Statue of romantic travelers ) 吸引,圍著它轉了老半天。這是雕塑家拉米羅·梅加亞斯(Ramiro Megías) 的不朽的作品。主題是向旅行者致敬,特別是向十九世紀浪漫旅行者致敬,十分獨特,引人思考。
據介紹,這是一個行走中的旅者,在兩個代表時間的立方體之間穿梭。旅者因運動而變形,像正在臌脹爆裂,似乎成了兩個人的連體。他有一張“自然主義的臉”,戴著帽子,好像還夾著公文包,用以象征十九世紀那些浪漫主義的冒險家。
原來,不隻華盛頓·歐文,為阿罕布拉宮著迷,盤桓數月,寫下美文。來此旅行,引發思古之幽情,留下不朽藝術作品的,大有人在。這個旅者雕像,代表的人物長長一列:歐文、夏多布裏昂 (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拜倫、雨果、大仲馬、戈蒂埃(Teófilo Gautie)、安徒生,等等文學大家;也可能還有莫紮特、大衛·羅伯茨(David Roberts)、約翰·弗雷德裏克·劉易斯(John Frederick Lewis) 這樣的音樂家、畫家...。這些法國人、英國人或美國人,前來旅行覽勝,發掘和創作關於阿罕布拉的種種傳說故事,對摩爾王朝加以浪漫主義的描述,創造了一個神秘、浪漫和民俗的安達盧西亞形象。那些激情人物的傳奇故事,也許與史實並不全相符,但它們有助於世界對這裏的認識,並普及當地的景觀、曆史和文化。
懷古思幽,美化遙遠的他鄉,也許是全世界今古文人的共同愛好。 往往,隻有當一種文明,一個朝代,或一個人,翻了篇,成為遙遠的過去,不再威脅現實當政者時,才能會任憑這種懷舊情緒的蔓延發展。也往往,當人們對現實生活極端不滿時,格外喜歡懷古思遠的文藝作品。
十九世紀的伊比利亞半島戰爭,使得西班牙本土對於美洲殖民地的控製力減弱,殖民地紛紛獨立;國內各政黨相互糾纏內耗,政局越來越動蕩,饑餓乞討瘟疫凶殺更甚...,格拉納達則成了浪漫主義作家的文學聖地。
兩個咖啡色的一立方米“骰子”,有六麵刻著那些勾勒出阿罕布拉和格拉納達的迷人形象的句子。列幾句如下: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在如此狹小的空間裏散發出如此芬芳的香氣,如此清新,有如此多通向天堂的窗戶。” -- 大仲馬(Alejandro Dumas)1840
“火、雪和水的混合使得格拉納達的環境在世界上無與倫比。真正的人間天堂。“ -- 西奧菲勒·戈蒂埃(Théophile Gautier)1840
“沒有一個城市,像格拉納達那樣,帶著優雅和微笑,帶著閃爍的東方魅力,在明淨的蒼穹下鋪展。” -- 維克托·雨果 1846
這些讚美大大增加了格拉納達的神秘和魅力。在宗教政治較量中,摩爾人敗了,被消滅了,但他們的文化元素,尤其是其中的美,已滲透在伊比利亞半島文化裏。幾百年過去了,人們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裏,如今每年接待數以萬計的世界遊人。他們中,多半不是來朝拜宗教的,如我等。真正的美,是不朽的,超越宗教和意識形態。就如湯因比所說:“文明和文明之間具有一定的曆史繼承”。
雕塑《弗拉門戈紀念碑》(Flamenco Monument)高高聳立在廣場的東端。一個赤膊的男歌手,一個撩起裙擺的女舞者和一個佝身坐著的吉他手形象,構成最上方的青銅組雕。下麵是白色的大理石淺浮雕,是一排起舞的少女。這是雕塑家胡安·安東尼奧·科雷多(Juan Antonio Corredor)的作品。據說,這項工作,他花了四年時間。耗資30萬歐元。可見這裏的人有多熱衷於弗拉門戈舞。
這座雕塑《步行者》(Walker)出自與上麵雕像同一雕塑家之手。位於格拉納達市中心的皇家門廣場上,落成於2013年。
顯然,這座抽象主義作品與《弗拉門戈紀念碑》的風格,很不同。據說,意在向“獨自走在充滿欺騙的道路上”的當代人致敬。用西班牙皇家美術學院成員Jesús García Calderón的話來說,“大腿旁邊握緊的拳頭,傳遞強烈的憤怒,試圖表現當前人類的痛苦。”有一種超越環境的張力。像是與浪漫主義的文學作品相呼應。
街景,見識穆德哈爾風格
遊覽城市,少不了看看建築和街道,它們最能代表和反映當地的文化精神。這裏的風格既不同於歐美基督教文化,又不同於遠東亞洲文化。現在才知道,這種西班牙-阿拉伯的混搭,學術上有個詞,叫穆德哈爾風格。指西班牙穆斯林建築的技術和裝飾元素,如瓷磚貼麵、石膏、馬蹄拱、盆式噴泉…的運用。
市中心廣場一角。
逛市場,也是我們喜歡的事。
兩邊商店的上部,是整齊的馬蹄拱和木雕的窗戶。
這個賣伊比利亞黑毛豬的火腿片的姑娘,形象可愛。
看到有賣燒海鮮飯的藏紅花粉,各家買一袋,2歐。不過至今沒用過。
商場裏有賣各種象征這個城市的陶瓷石榴。想起不知誰說的,格拉納達,就像是八月的石榴。
街景有點東方的婀娜。
為了在炎熱的夏天保持陰涼,加上了遮陽裝置的街道,成了別具風味的一街景。走在街上,挺愜意的。
格拉納達市議會大樓。
伊比利亞半島上,獨多噴泉,街邊廣場,一定會有噴泉。
石板與不規則的石頭,鋪成幾何圖形的路麵,也是穆德哈爾風格吧?
文物建築:見證曆史滄桑
Corral del Carbón 是一座14世紀曆史建築。它是伊比利亞半島唯一保存自摩爾人納斯裏德時期的 funduq 或 alhóndiga(商業倉庫或旅館)。它靠近今天的大教堂(前該市的大清真寺)。據介紹,一些曆史文獻中提到了它,最初的名字是al-Funduq al-Jadida,是當時的一個商業和貿易中心。
入口是一扇模仿伊斯蘭建築中伊萬(Iwan)的門。由一個大大的馬蹄形拱門、大門廊和矩形空間組成。
格拉納達是伊比利亞半島上,最後“光複”的城市。之後,這座建築幾易其主,功能也幾經變化。曾用作社區畜欄、煤炭倉庫等。1887年,被宣布為國家級曆史建築。當時,這裏住著36個家庭。
在20世紀20年代,有人以128,000比塞塔的價格收購了這幢建築,並在1929年至1931年期間,對其加以修複。
今天,它是該市的一個旅遊景點和曆史遺跡,同時也是格拉納達市管弦樂團和格拉納達國際音樂舞蹈節的辦公室所在地。偶爾用於各種文化表演。
下圖,這幢古色古香的樓。是古達五世巴特魯卡宮酒店。據介紹,它保留了由摩爾人納斯瑞德君主優素福一世於1349年創建的原始 Madrasah(古蘭經學校)的演講室。這裏曾是格拉納達市議會的第一個總部。於18世紀20年代,以巴洛克風格重修。成了典型的穆德哈爾風格(Mudejar)和巴洛克風格的混搭,難怪,令人駐足。
伊莎貝爾天主教廣場、格拉納達大教堂廣場、西班牙油條
1492年,卡斯蒂利亞王國和阿拉貢王國聯合,完成“光複”,成立了西班牙王國。同年,克裏斯托弗·哥倫布首次揚帆出海尋找新大陸,揭開了西班牙帝國興盛的序幕。
伊莎貝爾天主教廣場位於Gran Via de Colón 和 Reyes Catolicos 街交匯的地方。廣場上有一座《伊莎貝爾女王和哥倫布的紀念碑》(Monumento a Isabel la Católica y Colón),這個由Mariano Benlliure設計的青銅組雕,描繪了坐在皇座上的伊莎貝拉女王,接受站在階梯上的哥倫布的鞠躬,簽訂協議的情景。
據說,這個雕像是紀念哥倫布首航美洲400周年的第二方案。原先設計的近50米高的凱旋門,因預算不足而放棄。而且,哈布斯堡-洛林女王瑪麗亞·克裏斯蒂娜,拒絕前往格拉納達為紀念碑揭幕。這在該市引發了一場叛亂,以火災、騷亂和路障告終。備受蔑視的格拉納達人於1892年11月2日非正式地為此紀念碑揭幕。
直到1962年,該紀念碑才搬遷到現在的伊莎貝爾·拉天主教廣場。
一圈噴泉圍繞著雕像,在夕陽西閃閃發光。很漂亮。
廣場離格拉納達皇家禮拜堂不遠。
皇家禮拜堂前門小廣場上,一位街頭吉他手,正要開始演出。
格拉納達大教堂側麵。
格拉納達大教堂的首席建築師阿隆索·卡諾(Alonso Cano),也是17世紀的西班牙巴洛克畫家和雕塑家。出生於格拉納達。他的雕像《阿隆索·卡諾紀念碑》聳立在大教堂不遠的同名的廣場上。看上去瀟灑不羈。
阿隆索·卡諾,因其才華多樣,而有西班牙的米開朗基羅之稱。他脾氣暴躁,經常犯事,不得不逃亡,或被驅逐,又很像意大利著名畫家卡拉瓦喬。
然而,他的宗教作品卻優雅而輕鬆,很受歡迎。格拉納達大教堂的主立麵,是他在建築方麵的主要成就。作為一名雕塑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Lebrija教堂的《麥當娜和孩子》。如果有人研究道德與藝術的關係,這個藝術家,是不錯的題材。
在大教堂不遠的廣場,有許多露天餐館。我們走累了,決定在這裏嚐嚐西班牙油條(Churros)。先隻要了一份。那姑娘服務員有點不相信的樣子,我猜,她暗笑咱們裝斯文自律。隻吃過油條蘸醬油的人,也學當地人,蘸著巧克力醬,開吃。結果,一吃不可收拾,接連又要了兩份。那姑娘,第二次被叫過來時,忍不住咯咯笑起來,我們也自嘲大笑。很過癮。
薩拉伊酒店(Hotel Saray),東方風格裝飾
我們入住格拉納達的 Saray酒店,大堂裝飾不乏東方風格。
玻璃櫥窗裏,還有一樽大尺寸的《麻姑獻壽》。
酒店花園的鵝軟石相拚的小徑很新,花紋卻是古樸的阿拉伯風格。
樓中落地窗景, 也少不了阿拉伯盆式噴泉。
從酒店的頂層窗戶看酒店和遠處的城市,還有天際線邊的遠山。覺得,上世紀美國爵士歌王弗蘭克·辛納屈( Frank Sinatra)的《格拉納達》歌詞中的一段,很配這張照片:
“......當一天結束,格拉納達的太陽開始落山時
我羨慕,白雪覆蓋的內華達山脈蒙上了紅暈,
很快它就會迎來星星
當一千把吉他彈奏溫柔的Carbinera時
月光下的格拉納達將再次複活
那昨日的榮耀,浪漫和華麗....."
("......
When day is done and the sun starts to set in Granada
I envy the blush of the snow-clad Sierra Nevada
Soon it will welcome the stars
While a thousand guitars play a soft Carbinera
Then moonlit Granada will live again
The glory of yesterday, romantic and gay
......")
我的美篇《格拉納達(上)》在旅遊沙龍群貼出,博聞多才的群主,推薦了Ana Vidovic演奏的吉他名曲的《格拉納達》和《阿罕布拉的記憶》。十分享受。在寫這篇遊記時,一邊正在追韓劇《阿罕布拉的記憶》,那首古吉他曲貫穿劇中。故事情節,男女演員都很時尚吸引人,竟讓我在聽韓語,看英文字幕的不爽情況下,一路看下去。
去了一個地方旅遊,回來能引你去看書,去享受有關的藝術作品,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