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宋美齡在美國公開發表的這7次演講,具有重要意義及深遠影響。舉其大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麵。
首先,增進了美國朝野對中國的了解。眾所周知,中國人民獨自抗擊日本法西斯的戰爭,自1931年算起到1943年宋美齡訪問美國已經將近12年。如果從1937年算起截至1943年,也有了將近6年時間。但是,在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由於受美國傳統的孤立主義勢力的慣性影響,政府長期奉行所謂的“中立”政策,所以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支持與宣傳都是有限度的。宋美齡在她一係列的演講中,介紹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實際情況,憤怒控訴了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在侵略中國時所犯下的殘暴罪行,強調愛好和平的中美兩國人民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野蠻侵略的必要性與重大意義,高度讚揚了中美兩國人民共同抗戰的業績,宣傳了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崇高的犧牲精神和傳統美德,向美國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傳達了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最終必將勝利的堅定信念。唯其如此,所以美國的所有無線電台都廣播了宋美齡的演講,美國的所有報紙都在頭版刊登過宋美齡的演說。她的演講詞,通過新聞媒體傳達到了千家萬戶,引起了美國民眾的“強烈反響”。在她訪問結束時,美國媒體評價說:“蔣夫人在這次直到1943年5月才結束的長期訪問過程中公開露麵時,博得了人們極大的欽佩和歡迎,這是自從林德伯格成功飛越大西洋以來,任何人都沒有受到過的待遇,正如威爾基預計的那樣,美國人對她‘洗耳恭聽’。”羅斯福總統1943年12月18日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讚揚宋美齡說:“由此演說,可知蔣夫人不但因為是蔣委員長的夫人,而是由於她本人有其偉大性格和卓越勞績,作為其人民的代表,受到舉世的尊敬和重視。”宋慶齡對於胞妹宋美齡的美國之行及其演講這樣評價道:“她為中國做了最廣泛的宣傳,……讓美國人看到,中國人不全是苦力和洗衣工人!我想,中國必須為此而感激她。”
其次,爭取到了美國對華更多軍事援助。珍珠港事件以後,美國雖然在逐步增加對華援助,但是1942年6月美國通過印度加爾各答經喜馬拉雅山“駝峰”直達昆明、重慶的空中航線,40餘架飛機每月給中國的物資援助隻有1000噸左右。截至宋美齡赴美時,中印航線上53架運輸機每月運量也不足1500噸。這與中國戰場的需求量相比,無異於杯水車薪。宋美齡訪問美國及其演講的主要目的當然是希望美國加大軍事援助。所以她在贏得國會議員們“極大的好感”後,又不失時機地積極爭取美國政府的軍援。2月19日,在羅斯福總統為宋美齡主持的、有172名記者參加的記者招待會上,有記者問:“關於(中國在抗日問題上)沒有充分利用其人力的報道是否真實?”宋美齡趁機呼籲說:“我們不可能赤手空拳去打仗”,“我們需要軍需品”,“我們有受過訓練的飛行員,但我們沒有飛機,也沒有汽油,問題是我們如何得到它們”。她要求羅斯福總統對此作出回答。羅斯福總統雖然強調了運輸上的困難,但同時也保證說:“我們正在竭盡全力,我們肯定要增加這項援助……這不僅僅是個感情問題。這是一個與贏得戰爭有關的實際問題。”3月10日,羅斯福致電蔣介石說:一、批準創立由陳納德任司令的第十四航空隊;二、盡快將陳納德飛機增至500架;三、增加進行“駝峰”空運的飛機數量,最終目標是達到每月1萬噸物資。事實表明,宋美齡訪問美國以後,美國在援華飛機數量、空運物資噸位方麵都有重大突破。1944年上半年,美國援華空軍飛機超過了500架,下半年通過“駝峰”航線的來華物資,每月超過46600餘噸。
再次,推動了美國各界為中國募捐。.....(略)
最後,促成了美國國會廢除《排華法》。早在美國西部開發時期,就有華工輸入美國。盡管大量華人湧入美國,但是由於一部分白人的“驚疑與妒忌”,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因此,截至1930年,美國戶籍上隻有華人46129人。華人受到排擠,沒有合法地位。長期以來,“中國人在美國大眾心目中的既定印象是:矮小、呆板、不通英語、教育水準低下,多半從事餐館、洗衣業。”1943年2月17日,也即宋美齡即將到國會演講的前一天,美國參議員肯尼迪從華盛頓給宋美齡寫信表示,他打算“趁蔣夫人光臨之吉日”,提出廢除美國《排華法案》,以便華人獲得“進入美國及加入美國國籍之權利”。因為“凡與吾人共危難者,亦將與吾人共享勝利之果;凡與吾人交好博得愛敬者,必將取得我國公民資格。”宋美齡對於肯尼迪的來信極為重視。她在6月16日致蔣介石的電報中說道:肯尼迪參議員的提案“對我國際地位極有關係,此議案如通過,則心理上之影響及效力較租借法案更有曆史價值”。她指示中國駐美大使魏道明采取積極措施,促使該法案在美國國會獲得通過。她本人先後在國會眾參兩院發表的精彩演講,在議員們中間產生的轟動效應,“的確對該法案的通過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1943年9月30日,美國參議院就此提案開始辯論,鑒於國會內仍然有極少數人主張實行歧視華人的舊議案,羅斯福總統於10月11日致函國會,敦促盡快廢除《排華法》,允許中國人移民美國及中國僑民轉化為美國公民。他在信中指出,國家和個人一樣會犯錯誤。美國要有足夠的勇氣承認過去的錯誤並且加以改正,而廢除《排華法》,美國就可以改正一項曆史性錯誤。同年12月17日,肯尼迪提案終於獲得國會通過,中美關係再次獲得有益改善。這與宋美齡的成功訪美,“有莫大的關係。”
綜上所述,1943年2月至4月,宋美齡先後在美國國會山等地發表的7次正式演講,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向美國朝野宣傳了中國抗戰情況;爭取到美國對華更多軍事援助;推動了美國各界的對華募捐;促成了美國國會廢除《排華法》。總之,其演講對中國繼續抗戰及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摘自:《理論月刊》2009年第7期,作者:曾靜,原題:《論1943年宋美齡在美國的演講及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