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白雲兄的回答非常妙和確。沒有受到伏擊,他們優良後期,不會有凍傷,一挨揍,亂成一團,凍傷70%多,不奇怪了。當然他們很多是輕度
所有跟帖:
•
嗯,有道理。是這樣的。-:)
-有言-
♂
(0 bytes)
()
11/23/2021 postreply
21:45:54
•
對的。謝謝指正!-:)
-有言-
♂
(0 bytes)
()
11/23/2021 postreply
21:44:49
•
你稍微動動腦子就知道白雲故意是在胡說,隻強調美軍公布的凍傷數字(28%,比誌願軍的20%還高哎),不提雙方關於凍傷的標準
-老柏樹-
♂
(231 bytes)
()
11/24/2021 postreply
04:29:21
•
故意胡說?這樣說網友,不隻是動腦子的問題了。標準你可以說說其中區別,基本點是不能上戰場吧。-:)
-有言-
♂
(0 bytes)
()
11/24/2021 postreply
04:36:45
•
看我下麵的。從下竭隅裏開始,沒有大的戰鬥了。史密斯命令所有能走的都必須下車走路,就是因為在熱量充足的條件下,走路最防凍
-老柏樹-
♂
(143 bytes)
()
11/24/2021 postreply
04:48:38
•
你還是不動腦子,張嘴就來。陸戰一師在興南港上船撤退是19000人,戰役前在元山下船是25000人。這缺的6000就是真正的傷亡。
-老柏樹-
♂
(1320 bytes)
()
11/24/2021 postreply
04:23:29
•
誌願軍3萬人絕對數目不少了。標準不一樣是個因素,美軍倉皇逃跑,是導致凍傷的至關重要大背景,逃命啊,凍傷一點還管得了嗎?-:)
-有言-
♂
(0 bytes)
()
11/24/2021 postreply
05:45:38
•
如果陸戰一師是白雲說的71%的總傷亡,而誌願軍是1/3左右,早就把宋時輪吹上天了,萬歲軍肯定不會是西線的38軍,而是東線的20或
-老柏樹-
♂
(184 bytes)
()
11/24/2021 postreply
06:50:50
•
我看是你不動腦子。撤走的19000中包括傷殘病等
-老生常談12-
♂
(8192 bytes)
()
11/24/2021 postreply
05:50:41
•
早說過了,重傷的(含戰傷和凍傷)在下竭隅裏就都運走了。在下竭隅裏到興南港的途中,美軍新增傷亡很小,因為陸戰隊沒有大的戰鬥
-老柏樹-
♂
(557 bytes)
()
11/24/2021 postreply
06:40:14
•
因為
-老生常談12-
♂
(2229 bytes)
()
11/24/2021 postreply
06:50:07
•
27軍3個軍都參戰了,26軍是預備隊,後期的追擊趕上了,沒趕上前期的包圍戰而已。但傷亡並不小(因為美軍飛機一路轟炸,建議你去看看
-老柏樹-
♂
(276 bytes)
()
11/24/2021 postreply
06:57:20
•
這篇文章引用的是軍內數字,26軍的傷亡14000多人,隻比20,27軍稍好點。你把26軍剔出參戰部隊,是明顯的屁股決定腦袋
-老柏樹-
♂
(62 bytes)
()
11/24/2021 postreply
07:00:49
•
您比較主觀。優點是有自己的看法。最讚佩您的觀點:27軍過了三天才集中全力打垮北極熊太慢了,如果早哪怕一天,轉攻下什麽裏師部和機場
-有言-
♂
(0 bytes)
()
11/24/2021 postreply
15: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