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的古玩收藏協會之一 敏求精舍

在知道敏求精舍之前,我為我們的發燒友協會深感自豪。我們的會長神通廣大,他可以讓我們到各大博物館的上手各類瓷器,也可以讓某些著名收藏家打開藏室供我們參觀。挺有意思的,感興趣的會員得預先通知秘書長, 參觀的當天大家才被告知地址和密碼,安全措施搞得有點像地下組織:)還有去世界各大窯廠的TOURS, 當然搶先看各大拍賣行的拍品更不在話下。有一次講座的主講人正是敏求精舍 的會員,他是香港中文大學博物館館長,他給我們講如何辨別乾隆各個時期的款和他為建立 中文大學博物館 藏 的 收藏經曆。收益極深。

敏求精舍的形成淵源

清末民初,由於連年動亂,不少沒落貴族南下上海,家資收藏隨之也積聚上海,上海由此成為當時國內的一大文博中心,有古董經營商二百多家。新中國成立前後,由於局勢動蕩和經濟管製,不少外僑、華人紛紛轉移資產或離境,有移居海外的,也有定居香港的。其中,不少達官貴人、文人騷客,大收藏家、文物鑒定專家也在其列。文物書畫也隨人散而散,中國民間收藏一時命懸一線。到了文革時期,更是形成了官方、走私兩條流失線,大範圍成批次的海量流失。

文物書畫從內地流散出去,大多會以香港為中轉地。作為集散地,香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正是在這樣的曆史條件下,香港成就了很多知名的大收藏家;同時,也造就出了敏求精舍這樣一個華人民間收藏團體

敏求精舍成立於1960年,主要由胡仁牧、利榮森和陳光甫三位先生發起組織,他們約集香港好古諸友十餘人組建了這個收藏團體。到上世紀90年代,敏求精舍的香港會員達44人,海外會員13人,名譽會員8人。2005年敏求精舍四十周年時,有香港會員36人,海外會員9人,名譽會員22人。

敏求精舍中的重要個人收藏,有精舍首屆主席胡仁牧的清代官窯單色釉器收藏、葉義醫生的竹刻犀角雕收藏、羅桂祥的宜興陶瓷茶具收藏、葉承耀的明清家具收藏、九如堂李大鳴的高古瓷收藏、天民樓葛士翹父子的明清官窯瓷器收藏、徐展堂的曆代瓷器收藏等。

從世家到新貴,成員和藏品的變遷

敏求精舍的前期會員,很多是直接從大陸移居香港的,如胡仁牧、陳光甫、黃寶熙、霍寶材等。前期會員的職業,要麽是大銀行家,要麽是世家出身,甚至是大陸的重要銀行世家,如陳光甫、胡仁牧的父親曾與宋子文等並稱“民國十大銀行家”。而他們的藏品則以高端古董文物為主,尤其是瓷器。
敏求精舍的會員每月例行聚會兩次,例會上會員會帶來個人收藏與會成員一起作討論交流,大家對這些藏品提出各式意見和觀點。敏求精舍會員的專門知識,特別是對陶瓷方麵的研究都是相當有份量的。對於收藏家來說,這種相互之間的觀摩與切磋, 實在是最大的裨益。
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敏求精舍有重要影響力的會員不再以銀行家、世家為主流,而是醫生、律師、建築工程師、博士、企業家等所謂“社會新貴”的成功晉階。其中,職業精英雖收入相對較高,但資金也是有限的,至於企業家則有追求高利潤回報的價值取向,故他們多收集當時價位還較低的品類,如書畫、竹刻、犀角雕、明清家具、宜興紫砂等。通過他們的研究、成係統的收藏,以及展覽、出版等活動,這些品類的藏品後來也都獲得了學術及市場的肯定。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社會發生許多新的變化,收藏格局也隨之發生新的轉變。敏求精舍中期已經出現的企業家風範,自此發揮的更加淋漓盡致。有雄厚資金的新會員通過向藏家請教、參觀博物館、自學文物知識等,在較短時間內總結出有效的收藏理念,並通過蘇富比、佳士得這樣的國際拍賣公司以競拍購買的新形式迅速完成了自己成係統的收藏,並通過一係列的社會活動獲得了世界範圍的藝術收藏聲譽。

部分材料來自網絡

所有跟帖: 

不明覺厲,讚:) -Sunblue- 給 Sunblue 發送悄悄話 Sunblu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2/2017 postreply 08:43:3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