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丁堡·蘇格蘭高地·牛津之行(17)牛津的學院和博物館

本帖於 2025-01-23 03:36:25 時間, 由普通用戶 林間溪 編輯

接前章

博德利圖書館對麵是歎息橋(The Bridge of Sighs),因和威尼斯的歎息橋相像故得名。它真正的名字為赫特福橋(Hertford Bridge),用於連接赫特福學院(Hertford College)的兩座新舊建築。

赫特福德學院建於1740年,非常具有現代氣息,是最早接納女生的牛津學院

照片中的高塔是牛津大學新學院(New College)所在地,它雖名字為新學院,其實是大學最古老的學院之一,已有620年曆史。新學院是牛津規模最大、最富有的學院之一                                                  

穿過這條窄窄的小巷,深處隱藏著一個不太為遊人所知地方,草坪酒吧(Turf Tavern)。草坪酒吧可能是牛津最古老的酒吧,其曆史可追溯到12世紀。據記載最初它是個賭坊,建在牛津城牆外的護城河畔,因為城牆內不允許賭博。這裏是牛津學生喜愛的地方,他們在這裏喝酒、用賭輸贏、碰運氣等年輕人的方式慶祝考試結束。在這裏,後來成為澳大利亞總理的鮑勃·霍克(Bob Hawke)曾於1963年創下吉利斯記錄,他在11秒內喝下了“a yard glass of ale”, 具體這是多少啤酒,我不太懂

許多名人都來過這個小酒館,其中有伊麗莎白·泰勒,理查德·伯頓,斯蒂芬·霍金,大衛·鮑伊,艾瑪·沃森,本·金斯利,瑪格麗特·撒切爾,比爾·克林頓,大衛·卡梅倫,鮑裏斯·約翰遜,奧斯卡·王爾德,艾米斯特·海明威等等。作家們在這裏也獲得了靈感,並將它寫進自己的作品中      

從草坪酒吧出來,拐上大路,眼前右邊的建築是克拉倫登大樓(Clarendon Building),建於1711-1715年,是牛津大學出版社所在地,左邊是前麵提到過的韋斯頓圖書館                                                 

謝爾頓劇院(Sheldonian Theater),建於1664-1668年,由克裏斯多夫·雷恩(Sir Christopher Wren)以古羅馬的戶外劇場為範本,為牛津設計的大講堂。劇院以該項目的主要財政支持者、當時的校長吉爾伯特·謝爾頓(Gilbert Sheldon)命名,用於音樂會、講座和學校的儀式,並不用來表演戲劇。其外牆環繞13尊羅馬帝國皇帝雕像。

牛津大學自然曆史博物館(History of Science Museum),屬三一學院。博物館創建於1924年,館內最著名的是一塊不起眼的黑板。愛因斯坦在上麵用粉筆計算宇宙的大小、密度和年齡。

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建於1554年,人文科學很強 

貝利奧爾學院(Balliol College),是牛津最著名、最古老的學院。亨利三世時期貴族約翰·貝利奧爾(John Balliol)於1263年捐款創建。學院以活躍的政治氛圍著稱,培養了多位英國首相和政界要人。早期並不起眼,直到19世紀,本傑明·橋維特(Benjamin Jowett)出任院長後,將貝利奧爾學院推向其發展的頂峰                                           

阿什莫林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其全名為阿什莫林藝術與考古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是英國第一個大學博物館,也是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的大學博物館。1677年英國貴族伊萊亞斯·阿什莫爾(Elias Ashmole)將收藏家約翰·特雷德斯坎特父子(John Tredskant and Son)以及自己的全部收藏贈予牛津大學,其中包括錢幣、徽章、武器、服飾、美術品、考古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和各種動植礦物標本,從而建立了麵向公眾和學者的博物館,於 1683年正式開放。它是世界第一所具有現代意義的博物館,也是最早的公共博物館。博物館由查爾斯·柯克雷爾(Charles Cockerell)設計,吸收古希臘古典風格,采用愛奧尼亞柱式體係結構建造。2006-2009年,博物館進行大規模擴建與裝修。2009年重新對公眾開放,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親自前來剪彩。博物館有超過3萬件文物,現設古器物部、西方藝術部、東方藝術部、和赫伯登錢幣室四個部門,展出歐洲、古埃及、古希臘、美索不達米亞等地的出土文物,還包括中國、印度、日本以及伊斯蘭國家的繪畫、陶器、雕刻、和工藝品等。近年來在歐洲參觀博物館,西方藝術品看的比較多一些,這次我將參觀重點放在中國、印度、以及亞洲地區的文物上。

《青銅儀式器皿》,中國商朝,1200-1050BC:左和右,青銅儀式酒器;中間,青銅儀式烹飪器皿

《青銅牌》,中國,戰國時期 580-200BC                     

《綠色花瓶》,中國河北,公元5世紀,花瓶表麵上精美的荷葉圖案                                          

《觀音菩薩坐像》,中國,這座木質觀音雕像由13部分組成,各部分由榫頭拚接安裝,接頭處嚴絲合縫,看不出任何痕跡                                

宗教在古印度的生活和文化中發揮著核心作用。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的千年時間中,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Jainism)等宗教趨於成熟,從印度河流域到印度北部的馬圖拉(Mathura)地區,印度教和佛教繁榮昌盛,這個時期的藝術廣泛受到宗教的啟發和影響。公元前327年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大帝帶領他的軍隊前往印度河,這次短暫的入侵的結果是誕生了希臘巴克特亞王國(Greek Kingdom of Bactrian)以及後來的印度-希臘王國(Indo- Greek Kingdom,現在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印度的繪畫和雕塑藝術受到希臘藝術風格的影響,產生了一種稱為犍陀羅(Gandara)藝術風格,並向東方傳播。中國的莫高窟、雲岡和龍門石窟的南北朝以及初唐時期的佛陀造像,都體現有犍陀羅風格,形象生動活潑。阿什莫林博物館展示了早期印度藝術的發展,出土於甘達拉地區(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東部)的佛教藝術,體現出強烈的希臘-羅馬文化影響,催生一種自然主義的雕塑風格,采用古典模式描繪佛陀及其生活,也可稱之為希臘化佛教藝術。

巴克特裏亞和甘達拉地區(Bactrian and Gandhara)文物, 200BC-100AD:希臘和羅馬藝術對該地區的影響很大,幾個世紀以來這些地區的藝術家闡述著古典主題和風格。1) 《美杜莎頭像》,珊瑚,巴克特裏亞200-1BC;2) 《女性頭像》,青銅,巴克特裏亞 200-1BC;3) 《半人馬形的青銅酒容器萊頓(Rhyton)》,巴基斯坦 300-100BC;4)《騎著海怪的海仙女的石頭調色板》,1-100AC;5)《雕刻阿芙羅狄蒂女神的圓形銀飾物》,甘達拉 100-200AC;6)《相思樹下的女郎》,石雕,阿富汗 公元1-100

印度-希臘王國的硬幣:硬幣多為銀或銅,上鑄有國王的頭像,以及希臘神話人物如宙斯、阿波羅、雅典娜等                                           

《佛》,犍陀羅風格佛像 公元200年。佛陀站姿優雅,舉手做出消除恐懼的手勢  

《女神和雅克薩(Yaksha,又稱夜叉)》,北印度,200BC-200AC:左,《女神》 東印度100-1BC;中,《一對情人》,孟加拉 100-1BC;右,《母親女神》, 孟加拉 200-100BC                                         

貴霜時期(Kushan Period)的馬圖拉雕塑(Mathura Sculpture)公元1-300。貴霜帝國(公元30-375年)是月氏人於公元1世紀在巴克特裏亞地區(Bactrian Territories)建立的一個融合王國。版圖擴張到現在的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東部和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區。a. 《神話動物和獅子》,公元1-100;b.  《扮鬼臉的雅克薩》,公元100-300;c. 《哈蒂女神(The Goddess Hariti)》,她是兒童的保護神,特別是生天花的兒童,她懷中抱著一個孩子;d. 《蹲著的雅克沙》,公元100-300 。 雅克沙(Yaksha)又稱夜叉,出現在印度教經文中,以及南亞和東南亞古代寺廟中,被尊為保護神。他們是一類大自然精靈,通常心地善良。但有時也會惡作劇或反複無常,與水、生育、樹木、森林、寶藏和荒野相關

笈多時期(Gupta Period)的馬圖拉雕塑,公元300-600:1.《濕婆頭像》,印度北部,公元400-500年,頭像展示了濕婆第三隻眼睛的洞察性;2. 《女性頭像》,馬圖拉 公元500-550;3. 《太陽神蘇裏亞》, 馬圖拉 公元400-500; 4. 《吉納的頭》,馬圖拉 公元250-350;5. 古普塔文字刻寫的《屬起源經》的梵文石板文本;6. 《瑪卡拉》,馬圖拉 公元350-450。馬卡拉是一種吉祥的水生怪物,象征著水和生育能力。笈多帝國是古印度帝國存在於公元3世紀中葉至6世紀中葉,是摩揭陀國第七個統治王朝。是印度的黃金時代,文化發展的顛覆  

浮雕,展現亞述帝國擴張、打仗的場景                                        

《佛陀的誕生和涅盤》,甘達拉 公元200年。左)《佛陀的誕生》,瑪雅女王站著樹林中,從她身體的右側生下未來的佛陀悉達多·高塔瑪王子。因陀羅神為她接生,身旁站著其他神靈;右)《佛陀之涅槃(Mahaparinirvana)》,佛陀在80歲去世,涅槃之前他對弟子說:所有複合的東西都必須過去,因此要謹慎,要警惕! (All composite things must pass away. Be therefore mindful and vigilant!)

《毗濕奴(Vishnu)》,馬圖拉 公元300-400,古普塔風格。(左)毗濕奴被描繪成頭戴王冠、身著花環和珠寶,擁有的四隻手臂形象;(右)菩薩(Bodhisattva )甘達拉 150-250AC 

《毗濕奴(Vishnu)》,印度西孟加拉邦,石雕 公元1000-1100:毗濕奴拿著他的武器,狼牙棒、圓盤、和海螺,第四隻手臂做著尊重的手勢 

《吉納在冥想中》,左)吉納是印度耆那教救世主,公元1000-1100;《菩提樹下的佛》,右)公元850-950

《毗濕奴和妻子拉克什米》南拉賈斯坦邦,公元1495年(a);《濕婆和妻子烏瑪》公元1000-1050(b);《跳舞的象鼻神》石雕,西印度,公元650-750(d)。象鼻神(Krishna)是毗濕奴十大化身之一,也是印度最受歡迎的神之一 

《儀式匕首普爾巴》彩繪木材,西藏,公元1200-1400。它是驅逐邪惡勢力的佛教神靈的象征。儀式中由主持喇嘛揮舞。刀柄上是瓦傑拉基拉3張憤怒的臉,中間是瑪卡拉口中噴出匕首的三刃。

《塔哈卡國王(Taharqa)和格馬坦諸神》,卡瓦神廟的塔哈卡國王神殿西牆的雕像。塔哈卡國王是古埃及第二十五王朝的法老,神殿四麵都刻有浮雕壁畫,展現國王向眾神獻祭                                         

埃及法老木乃伊的棺槨,一層層大套小                                

《戴著麵紗的女人》,敘利亞 公元80-120年。頭帶、耳環和項鏈無一不精致

希臘,羅馬雕塑館                                          

《半人馬(The Centaurs)》                                 

《斜倚著的色狼(Leaning Satyr)》( 左),羅馬 公元130年,是公元前4世紀普拉克西特萊斯(Praxiteles)原作的複製品;《阿芙羅狄蒂(Aphrodite)》(右),來自那不勒斯地區,公元1世紀。愛神身披薄薄的衣裙,公元前5世紀希臘原作的複製品

小學生們在這裏上藝術課                                     

從博物館出來,沿著大街向前走,一路經過烈士紀念碑(Martyrs’ Memorial),聖抹大拉教堂(St Mary Magdalen Church),抵達卡爾法克斯塔(Carfax Tower)。

烈士紀念碑,紀念16世紀的三位牛津新教烈士。紀念碑建於英國宗教改革的300年後,紀念伍斯特主教休·拉蒂默(Hugh Latimer)和倫敦主教尼古拉斯·裏德利(Nicholas Ridley),以及坎特伯雷前大主教托馬斯·克蘭默(Thomas Cranmer),他們因信仰新教而被定罪為異端,在附近燒死                                                                               

聖抹大拉教堂,教堂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1194年獅心王查理一世時期在原基礎上重建。目前所見的教堂是1840年大規模重建後的

卡爾法克斯塔(Carfax Tower)是牛津的中心坐標,它位於阿爾達特街(St Aldate’s)、穀物市場街(Cormarket Street)、高街(High Street)和皇後街(Queen Street)四街交口處,是13世紀聖馬丁教堂的遺址,城市的中心。Carfax 在法語直譯意思為十字路口。聖馬丁教堂是牛津重要的宗教中心,其曆史可追溯到11世紀。7個多世紀以來,曆屆市長均到此進行禮拜。1896年為了合理化城市交通布局,教堂主體被拆除,隻留下這座高塔,成為人們參觀的景點

基督學院(Christ Church),亨利八世國王於1525年創建,是牛津大學最大的學院之一,也是牛津最貴族化的學院。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同時是宗教場所的學院,是牛津教區的主教堂。這裏出過許多名人:包括13位英國首相,以及前巴基斯坦和錫蘭的前總理;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荷蘭國王威廉二世也是它的校友,還有許多知名作家、哲學家、和科學家,愛因斯坦也和基督學院有關,它是最受遊客歡迎的牛津學院。                                                         

湯姆中庭是牛津最大的四方形中庭之一,古色古香的回廊中收藏有15-17世紀各國的油畫作品,校園圍牆是曾經的中世紀圍牆,保留非常完好。湯姆塔(Tom Tower)建於1681年,是學院地標性建築。塔中有一口被稱為大湯姆(Great Tom)的大鍾,重7噸。每天晚上9點5分,大鍾會連續敲響101次,提醒學生就寢,學院建立之初僅有101位學生。據說過去在最後一聲鍾響後,學院所有大門全部關閉,回來晚的學生會處以罰款,這一規定直到1963年才被廢除。

基督學院戰爭紀念花園(Christ Church War Memorial Garden),1926 為紀念一戰勝利而修建

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坐落在high street的東頭,查威爾河畔(River Cherwell),到此我已經環繞牛津中心轉了一大圈,又回到了High Street。莫德林學院由溫切斯特主教威廉(Willian of Waynflete)創建於1458年,以抹大拉(St Mary Magdalene)之名命名。莫德林學院被認為是牛津最漂亮的學院,也是最富有的4個學院之一。

莫德林塔(Magdalen Tower)建於1492-1509年,是牛津最顯著的地標

回廊(Cloister)建於1474-1480年,中庭種滿了白色繡球花,使得整個建築顯得格外典雅優美

牆壁上的雕像給校園更增添了許多神秘感                                             

牛津城堡和監獄(Oxford Castle and Prison)牛津城堡建於11世紀,是一座諾曼式中世紀城堡。城堡大部分建築在英國內戰期間被毀。失去了軍事意義後,城堡規模縮小用於收押囚犯,成為牛津當地的一座監獄。監獄於1996年關閉,改建為酒店和旅遊景點。

聖喬治塔樓(St George Tower)是城堡的標誌性建築,兩旁有堅固的中古時期風格的古城牆

到此牛津大學的參觀基本結束。一般來說,遊人參觀牛津,注重的是學校出了多少位諾貝爾獎得主、多少首相、首腦和要員,建築有多古老、多美麗等等。隻有真正融入其中,在這裏生活和學習過,才能感受的它的魔力。學校裏教予的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建立起來的Net Work,才是今後工作中的寶貴財富,牛津不僅是一所大學,也是一種文化,這才是這座千年古校的魅力所在。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