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丁堡的第三天,我們主要探訪了與J.K. Rowling創作哈利波特相關的景點(《四訪蘇格蘭(11):愛丁堡--哈利波特徒步遊》)以及沿著皇家英裏大道(Royal Mile)漫步時觀賞了一些主要景點。
音樂:門德爾鬆的《蘇格蘭交響曲》第三樂章
照片1:皇家英裏大道漫步遊(紫色)線路圖。地圖從網上下載,顏色線路和五角星是我的加注。皇家英裏大道是愛丁堡老城最著名的街區,介於愛丁堡城堡(Edinburgh Castle)和荷裏路德宮(Palace of Holyroodhouse)之間,沿途包括了愛丁堡老城區的Castle Hill、Lawnmarket、High Street、Canongate、和Abbey Strand街道,囊括了許多景點。

照片2:皇家英裏大道的一端是愛丁堡最著名的地標--愛丁堡城堡,特別受遊客們歡迎的熱門景點。位於火山岩頂上的城堡三麵懸崖,一麵是斜坡;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隻要把守住位於斜坡的城堡大門,便使城堡固若金湯。城堡的建築曆史最早可追溯到6世紀;在其豐富漫長的曆史中,它曾經做過皇宮、軍事堡壘,也曾經做過國家監獄。

照片3:城堡門外的廣場在18世紀時曾經是人們遊行的地方,後來成為每年8月舉行盛大的軍隊儀式表演(Military Tattoo)之地,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照片4:城堡大門口的兩個守衛雕塑是維多利亞女王時期蘇格蘭最偉大的英雄,威廉華萊士(William Wallace))和羅伯特(Robert Bruce);鑲在城堡大門上方的是愛丁堡城堡的紋章。先生和我都不止一次探訪過城堡,此行我們沒有再進去參觀。有趣的是我和先生第一次參觀遊覽城堡的時間大不一樣;我是到達愛丁堡的第二天就去了,那時的門票是3.5英鎊;先生是等到畢業即將離開愛丁堡才去參觀遊覽:-)))。

照片5-8:繁忙熱鬧的皇家英裏大道。




照片9-10:離愛丁堡城堡不遠處是蘇格蘭威士忌中心(The Scotch Whisky Experience),為參觀者介紹聞名遐邇的蘇格蘭威士忌的曆史由來和製作過程,展示實體模型,可以免費品嚐不同風味的純正蘇格蘭威士忌(注:進入蘇格蘭威士忌中心參觀需收門票,但其門口有不需門票的威士忌商店)。


照片11-13:皇家英裏大道上有各種購物商店,其中許多是出售蘇格蘭特產的專賣店。



照片14-16:從皇家英裏大道兩側還有多條向與之垂直方向延伸的古老幽深小巷,幾乎每條小巷都有其多彩的曆史,流傳著不少的民間故事。



照片17:沿著皇家英裏大道漫步,時不時地看到穿著傳統蘇格蘭男短裙(Kilt)的街頭藝人吹奏蘇格蘭風笛。從風笛中飄出的音符時而熱烈明快歡樂,時纏綿舒緩憂傷,有時是那麽的悠遠空靈。每見到一位演奏的藝人,我都會駐足癡癡地聽。通常是先生拉著我離開,我才離開。他說如果讓我遇到一位藝人就聽好久,大概到天黑也走不完皇家英裏大道:-)))。

照片18:從皇家英裏大道看到銀行街(Bank Street)和集市街(Market Street)交界處的蘇格蘭銀行總部大樓,一棟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

照片19:位於皇家英裏大道和銀行街交界處的高等法院(High Court of Justiciary)門口的大衛·休謨(David Humes)的雕像。畢業於愛丁堡大學的休謨是著名的哲學家、經濟學家、和曆史學家。據說摸了休謨的腳趾會有好運,所以,他的腳趾被摸得亮晶晶的。雖然先生和我都不相信這樣的傳說,但我覺得很好玩,忍不住上前去摸了一把,萬一傳說是真的呢:-)))。

照片20:高等法院大樓的斜對麵議會廣場(Parliament Square)。矗立在廣場的有聖吉爾斯大教堂(St. Giles Cathedral),它是蘇格蘭長老會在愛丁堡的主堂;教堂前的雕塑是愛丁堡守護聖人聖吉爾斯 (St. Giles) 的雕像,這座教堂就是以他命名。大教堂的右側飄揚著蘇格蘭旗的建築是舊議會大廈(議會廣場因此建築而得名),現為蘇格蘭最高民事法院(Court of Session)。

照片20:聖吉爾斯大教堂曆史悠久,始建於12世紀初,14世紀後期遭遇火災後重建;因其設計獨特精美的王冠狀塔尖而聞名於世。

照片22:聖吉爾斯大教堂教堂入口上方的精美石雕。

照片23:聖吉爾斯大教堂的內部並不是太大,但其新哥德式的裝飾精美華麗。這張照片是從網上下載,我們拍的照片無法象這張網上照片全方位地展示教堂內部全景,謝謝照片的原攝影師。

【小提示】:聖吉爾斯教堂是免費參觀,也可以自願捐款。在教堂內拍照需交微薄的拍照費。另外,較少人知道,教堂頂部也給遊客交費參觀,由教堂工作人員帶領爬樓梯上頂部,需要比較好的體力。在教堂頂部可以俯瞰愛丁堡全景,特別近距離欣賞愛丁堡城堡全景和皇家英裏大道全景。參觀時間大概為20分鍾左右。
照片24:從聖吉爾斯教堂出來後見到的聖吉爾斯雕像背影;街對麵飄揚著蘇格蘭旗的建築是高等法院大樓(蘇格蘭的最高刑事法院);與法院大樓同側的排屋包括了建於17世紀的格萊斯頓莊園(Gladstone's Land)。紅石排屋和灰石排屋的臨銜層通常是店鋪;店鋪層之上大多數是昂貴的居民住宅,先生的博士論文導師C教授和他的妻子E住在排屋其中之一民居。

【往事回顧】:位於皇家英裏大道中點聖吉爾斯教堂前的議會廣場是人們在愛丁堡跨年時喜歡聚集的主要地點。當教堂跨年鍾聲響起時,議會廣場上會響起一片歡呼聲;新年鍾聲敲響之前,大家一起唱蘇格蘭傳統民歌“Auld Lang Syne”(《友誼地久天長》)。蘇格蘭慶祝新年的傳統風俗之一是盛待新年見到的第一個人。因此,新年鍾聲響起時,歡樂的人們會熱情地親吻身邊的人,無論是熟悉的人,還是陌生人。當年一位從複旦大學到愛丁堡留學的女生XG與幾位中國同學到議會廣場慶祝新年,她被周圍熱情的人們唇吻得“傻”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原本就不多,單身女留學生更是珍稀,加之當年在中國受的教育尚未象如今開放,可以想象我們這位來自複旦的朋友XG在那個跨年夜所受到的文化習俗衝擊。她的尷尬又好笑的經曆在朋友中善意地流傳,無論是單身還是結婚的女士對前往公共場所慶祝跨新年都開始慎重,而一些單身的男同學則歡快前往:-)))。XG在留學期間找到了真愛,有趣的是她未來的丈夫XL當年與她一起在議會廣場跨新年。XL也是我們的一位朋友,我們曾經開玩笑地詢問他當年是否也利用蘇格蘭新年習俗親吻了XG,他說他當時確有賊心,但沒賊膽:-)))。
因為朋友XG的經曆,我從來沒有到議會廣場慶祝跨年;我們的跨年是在先生的指導老師C教授和他妻子E在家舉辦的私人跨年晚餐聚會中度過。所幸的是從他們家客廳窗口能清晰見到議會廣場慶祝跨年的盛況,聽到教堂的跨年鍾聲以及人們的歡呼聲。新年鍾聲敲響前,我們這個小型家庭聚會所有人圍成一圈,雙手交叉,右手拉著左邊的人,左手拉著右邊的人,大家一起唱“Auld Lang Syne”。當然,在我們這個小型家庭聚會中也保存了新年鍾聲敲響後盛待新年客人包括親吻的風俗。C教授是英格蘭人,他妻子是威爾士人;他們在劍橋大學相遇,一理一文的兩人相愛一輩子。在我們去他們家的多次晚餐經曆中,文科專業的E喜歡講話,妙語連珠;而理工專業的C教授則是惜字如金,通常是帶著寵溺的微笑看著妻子,聽她與客人交流,有時插上幾句。不善言的C教授卻是他所在領域的翹楚。先生師從C教授不僅學做學問,也學做人,得益很深;先生一直對恩師心存感激。C教授和E說英格蘭和威爾士也有與蘇格蘭類似的盛待新年客人包括親吻的風俗。
照片25:離聖吉爾斯教堂背麵不遠處是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雕像;緊鄰大教堂背麵、位於亞當·斯密雕像左則的建築雕塑是墨卡特十字座(Mercat Cross),那裏是宣讀皇家法令以及公布蘇格蘭選舉結果的地方。

【小插曲】:當先生請我為他與亞當·斯密的雕像拍攝合影照時,孤陋寡聞的我問他:“這人是誰?是《美國獨立宣言》簽名人之一嗎?”聽了我的問話,先生微笑著問:“你不知道經濟學鼻祖、著名的《The Wealth of Nations》(《國富論》)作者?”我理直氣壯地回答:“我不是學經濟的,我隻記得《美國獨立宣言》有一位簽名人姓Smith。”聽了我的回答,先生笑著說:“此Smith非彼Smith。你說的那位是美國律師James Smith。”接著,先生向我簡單介紹了亞當·斯密的生平:蘇格蘭人,畢業於蘇格蘭另一所著名高等學府格拉斯哥大學;曾經在愛丁堡居住生活,並且安葬在愛丁堡。先生也向我簡單介紹了《國富論》的精髓及其對資本經濟的重大意義和影響。聽了先生的介紹,我由衷地說:“WOW,學理工科的你對經濟學鼻祖有這麽多的了解,知識麵挺廣。你不愧屬牛,是真牛。”先生被我誇得不好意思,臉微微發紅:-)))。
照片26:墨卡特十字座的街對麵是愛丁堡市政廳(Edinburgh City Chambers)。

照片27:市政廳附近聚集了不少遊客觀看街頭藝人表演雜技。

照片28-29:繼續沿著皇家英裏大道漫步,看到一座小教堂及其門口街道上有一個步行者青銅雕像;那座小教堂就是著名的建於17世紀的修士門教堂(Canongate Kirk),雕像是出生在愛丁堡的18世紀蘇格蘭詩人羅伯特·弗格森(Robert Fergusson)。修士門教堂是蘇格蘭長老會的一個教堂,轄區範圍包括荷裏路德宮和蘇格蘭議會。女王伊麗莎白和他丈夫曾探訪此教堂,教堂庭院前的兩棵樹是他們夫婦栽植;他們的一位外孫女2011年在此教堂結婚。在歐洲旅行時除了喜歡參觀瀏覽博物館,我的另一愛好是參觀瀏覽大大小小的教堂及其墓園。盡管以前曾經探訪過這個小教堂,我依然拉著先生又進去參觀。


照片30:修士門教堂庭院裏豎立著一個大標牌,列出了一些安葬在此教堂墓園的蘇格蘭名人,包括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詩人羅伯特·弗格森等。

照片31:進入教堂,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明亮的主殿祭壇,這是我見到過最簡潔的主祭壇之一。寬大的窗戶外可見到愛丁堡著名景點卡爾頓山(Calton Hill)及其納爾遜紀念塔(Nelson Monument)等曆史建築。

照片32:教堂內中殿和過道中懸掛著許多不同顏色的旗幟,其中很多是與軍事相關的裝飾,包括管風琴區域,與通常教堂的室內裝飾不一樣。

照片33:教堂內設立的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將士們的紀念祈禱室。

照片34-35:修士門教堂墓園。


照片36:經濟學鼻祖、著名的《國富論)作者亞當·斯密的陵墓。我以前不了解亞當·斯密的生平和貢獻,探訪此教堂時沒注意到他也安息在此教堂墓園;這次聽了先生的介紹,意外發現了他的安息之地,我們來到他的陵墓參拜。

照片37:教堂庭院前的兩棵樹是女王伊麗莎白和他丈夫探訪修士門教堂時栽植。

照片38:出了修士門教堂,繼續沿著皇家英裏大道漫步,不遠便來到蘇格蘭新議會大廈,設計獨特。

照片39:議會大廈斜對麵是女王美術館,漫步至此時已過了美術館開放時間;好在以前進去過參觀瀏覽,所以不是特別遺憾。以前美術館開放時沒注意到它的正門雕刻,這次遇到閉館才欣賞到,真是金光燦爛呀: -)))。

照片40-42:離美術館很近就是皇家英裏的另一端荷裏路德宮,英國女王及皇室在蘇格蘭的宮殿。荷裏路德宮平常是可以給遊客參觀的,但英國女王正在那裏居住的日子除外。升在風中飄逸的皇家旗證明英國女王正在愛丁堡的這座宮殿裏居住;門口的布告提示6月27日至7月8日她都在愛丁堡,在這段時間內探訪愛丁堡的遊客無法參觀這座宮殿;好在我們以前參觀過。



原本計劃登我們留學期間喜歡登的亞瑟王座(Arthur's Seat) 山峰,但逛街遊玩至此先生和我都感到餓了;民以食為天,我們決定先去吃晚餐: -)))。
照片43:黃昏時分的皇家英裏大道。

照片44:吃完晚餐後從飯店出來見到的愛丁堡城堡,天色已暗,華燈初上。我們決定不去登亞瑟王座山,將來重返愛丁堡時再去登山。

照片45-46:夜幕下位於愛丁堡新城王子街上的司各特紀念塔(Scott Monument)及其鄰近的大衛·利文斯通雕像(David Livingstone Statue)。


照片47:夜幕下位於王子街和北橋交界處的古老五星級旅館Balmoral Hotel。

照片48:夜幕中屹立的愛丁堡大學老學院門樓建築。明天將與愛丁堡告別,先生和我忍不住拐上北橋前往位於南橋的老學院,與之告別。

照片49-50:返回我們住的旅館時,我想起了此行剛到愛丁堡時在其機場見到的大幅宣傳照片。


【後語】:畢業後,我重返英國度假11次,其中7次隻是在英格蘭,4次是在蘇格蘭;先生因出差開會等原因,重返英國的次數更多,但也隻有4次到蘇格蘭。我們這次蘇格蘭行與第3次相隔了11年;此次一別,不知何時再訪,當時我心中有點傷感。先生安慰我說:“我們一定會再回來,一定不會再過11年。過3、4年我們退休時旅行第一站我就帶你回蘇格蘭。”聽了先生的話,我感覺好多了。但沒預料到和意外驚喜的是一年後(2018年7月)先生從我們英格蘭度假行中抽出一天專門帶我回愛丁堡重登亞瑟王座山。
計劃中記錄的最後兩集分別是:《四訪蘇格蘭(13):海邊小城聖安德魯》和《四訪蘇格蘭(結束篇):小城佩斯利》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