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梵高等印象派大師的作品如果動起來會是什麽樣的?
是田野中的葉子隨風在佳人身邊飄過?
是藍色水波在橘色的太陽下蕩漾?
是色彩濃重的向日葵開到荼蘼?
是火車一動一靜劃過畫麵?
也許畫家要告訴我們?
(以上動態圖片來自藝術展網站。以下照片來自手機拍攝。)
或者去北京郊區到萬荷數字藝術美術館:
參觀美術館舉辦的“中法60周年紀念”係列活動的《莫奈與印象派》數字藝術互動展:
展覽的序言介紹了印象畫派的起源和發展:
根據梵高畫作搭的景,很適合拍照打卡:
我去參觀時正好人很少,主辦方的一位工作人員看到我在認真讀簡介,就過來給我講解了一下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區別。和他聊到為什麽辦這樣的數字美術展覽,他說是中央美術學院牽頭,做的傳統藝術與數字VR和AR技術相結合的一種嚐試,也是為了向大眾更好地普及藝術和新科技。我問這個數字展覽館怎麽這麽遠,都快到首都機場了,他說為了更多人能來看展覽,所以票價很便宜(35元人民幣),主要是靠國家補貼,隻能設在遠點的藝術區,如果能獲得企業讚助,就能到城區去展覽。
工作人員用他的手機向我展示數字化的創意,比如用手機掃描畫作,在手機上就可以顯示動態的圖案:
人物畫作中的肢體和眼睛會動,讓畫作更有生命力,也是數字化創意的一種。遇到一對帶孩子來看展覽的年輕夫婦,孩子可能才一歲,就來接受熏陶。雖然孩子不懂什麽,看到他爸爸在屏幕上的亮點上一按就有大禮花爆開,很是新奇,這也是數字化創意的一種:
梵高的繪畫風格早期受到日本浮世繪畫風的很大影響,他曾畫過不少浮世繪的畫作,清淡優雅,與他後期火熱的向日葵,在這個動態的大屏幕上也很和諧地共存。我挺喜歡這樣的展覽設計,可以坐在廳中央的矮凳上,看著畫麵靈動,仿佛時光流轉、雲卷雲舒:
還有哪些數字化創意呢,下期接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