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
文/幸福生
每逢佳節倍思親。辭舊迎新的時刻,想一想“親”字。
回國網購,客服上來就是,“在的親親,好的親親,應該的親”。人家上來就認了親,咱總不能六親不認吧。
今天,我們就看看“親”的來龍去脈。“親”始見於周代金文,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左邊是代表刑刀的“辛”,右邊是看見的“見/見”。在坐監受刑的時候見麵,來探監患難與共者是為親也。
後來,左邊的“辛”字變成了“親”,就有了繁體字“親”,最後為了簡化,去掉了右邊的“見”,成為今天的“親”字。“親”和“辛”相比,多了下邊的兩筆,這應該是刑刀所造成的傷痕。
麵臨牢獄之災,不離不棄的首先是父母雙親,為至親至愛。然後是六親,即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和夫妻。也就是六親不認的六親,按今天的說法是直係親屬。從直係親屬引申到十親九眷,有血緣或姻緣的旁親。進一步引申到族親,鄉親,和網上遇到的親親。
由密切的關係,“親”引申為關係密切的動作。如,親吻,親熱,肌膚之親,以及並不親密的“男女授受不親”。授是給予;受是接受。按照儒家的禮教,男女之間互相遞受物品,便是有違禮儀,已經算是“親”了。
最親近的非自己莫屬,“親”也指自己。如,親臨其境,親曆親為,事必躬親。以上詞義均讀qīn。
“親”字是個多音字,在指夫妻雙方父母之間的關係或稱呼時讀作qìng,如:親家,親家母。
天地君親師。親的地位排在師之前,僅次於代表神靈的天地,和萬人之上的君王。
古人在苦難,傷痛,屈辱,悲催的時刻,創造了一個最溫暖的“親”字,而且昔日的慘痛經曆蕩然無存。是的,在漢語包括古代漢語中,“親”字一直都是無限美好地存在。但是在生活的現實中卻不總是那麽光鮮亮麗。
總有人覺得親情理所當然地牢固無比,無法割舍,所以就肆無忌憚地揮刀而割,割向骨肉至親。
繁體的“親”,不僅有刀子和傷痕,而且是眼見為實,活生生地訴說著濫用親情的悲劇。
“親”的痛苦與無奈呈現在諸多文藝作品中。例如,電視劇《歡樂頌》一二中,屢屢被重男輕女的父母和兄長拖累,賺來的錢永遠填不滿家裏無底洞的樊勝美。還有《歡樂頌》三四五中,中專學曆,供養弟弟妹妹讀完大學,卻不得不隱藏財產狀況,以免弟弟妹妹無度索要的朱喆。
啃老坑爹是另一種“親”難念的經。這一刀捅向要害,無法躲藏,即痛苦又無奈。可憐天下父母心!
還有就是夫妻之間的親情。兩個人走到一起本來和親情無關,是愛情甚至是生存的需要讓兩個人結合。生活的柴米油鹽淡化了愛情,也培育了親情。因為這種親情不是天生的,當然是經不住刀子的。為了讓這種不夠牢靠的“親”得以穩固且減少傷害,人們創立了婚約,結婚,和離婚。
再有就是非“親”的友情,有的是合作夥伴,有的是利益相關,有的是酒肉朋友,也有的是患難與共,親如骨肉,勝似親人。
最後聊一聊“親親”。《詩·小雅·伐木序》有,“親親以睦,友賢不棄,不遺故舊,則民德歸厚矣。” 。這裏第一個“親”字是動詞,即親近,關心照顧;第二個“親”是名詞,即親人。“親親”,關心照顧親人,體現了家庭觀念和責任。
“親親”引申指親人,親屬,尤其是至親。親近的人當然少不了情人,“親親”也成了情人間親昵的稱呼,以及情人間親密的動作。
客戶是上帝,為此網絡客服,直播帶貨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最親密的“親親”,還有“家人”,“寶貝”等等,一下子拉成了最親近的關係。即使被砍上一刀,也要念幾分“親親”的情分。
“親”是由共患難開始的,是痛苦時的溫情,是平淡中的關愛,也是幸福裏的溫暖。
“親”又藏著一把難以辨認,卻鋒利無比的刀。真“親親”也罷,假“親親”也罷,砍著砍著就沒了“親親”。反之,為你擋刀,共同麵對困難者,是“親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