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元2023年10月23日,中國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
每年的重陽我都習慣寫幾首詩詞,表達思鄉之情。
前幾天,我把一首舊作發到我的一個交流群,結果有微友說,過重陽節要有年齡段的。我聽得一頭霧水,過個民間節日還要看年齡,我沒有資格過?
這是聊天記錄。
原來,國內把重陽節定性為老年節。
重陽敬老這個活動我是隱約知道的,但不知道源於何時,更不知道性質發生了這麽大的變化,竟然直接改成了老年節!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
重陽節“登高”俗與道教九月九日“升天成仙”也有內在的聯係,在道教文化中,九月初九日重陽節這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時間,所以道教傳說中多選擇九月九日“升天成仙”。道家認為這一天清氣上揚,濁氣下沉,地勢越高,清氣聚集越多,就可以乘清氣而升天。
這才是我記憶中的重陽節啊!
小學時就學過王維的《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清照的千古名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也是重陽相思。
曆史上還有不少重陽佳作,基本都是農事、相思,還沒讀到有關敬老的。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隻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采桑子·九日》
清 · 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隻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為何政府要把一個曆史悠久,深入民心的民間節日硬生生地改為“老年節”?沒有找到具體答案,大概認為“九九”代表長久、長壽,因此有祝壽之意,因此而改。
這樣一改,這個傳統節日的味道就變了。就如截圖上微友所言:有年齡段,才享受重陽福利。也就是說,不是出於百姓的樸素願望,而是“有福利”,且一般人估計還享受不到。是什麽福利,我沒有問,但多少也能猜出一點:借機給老上級、老領導、老幹部們送大禮,現任各級領導們還能得到他們的扶持。或者到農村窮苦老人家送點吃的、用的,表達政府的“愛心”。想起了我曾經的日本上司說的一句話“中國缺什麽就喊什麽,比如學雷鋒,有真正的雷鋒嗎?”
疫情期間武漢“白發革命”還曆曆在目,為了填補因核酸檢測造成的財政危機,政府竟然要動用老人的醫保來填補!而前段時間某北大“叫獸”叫囂要取消老年人的退休金!
這就是所謂的“敬老”?敬老應該是一個國家自發的意識、應有的製度和品德,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而不是作秀,更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重陽節眾多的民間活動,會隨著改為“老年節”而滿滿被人遺忘。中國多少傳統文化就這樣被政府幹預而消失?連這些有一把年紀的人都認為過重陽節是有條件的,何況年輕人乎?
在日本,也有“敬老日”。屬於國民節日,定於每年9月的第三個周一。這一天,一般家庭都會集合,拜訪父母或者祖父母、親戚等,一起吃飯、贈送禮物等。
敬老日的起源已經無法考證,有幾種說法。
1.聖德太子在仙子的大阪市悲田院開設施,救濟老無所依的老人、病人以及窮人等,後人將來設施的這天定為敬老日。
2、 元正天皇717年的年號為“養老”,參觀養老瀑布以及給老年人贈送禮物的那天定為敬老日
3、當今敬老日的由來,相傳是由兵庫県多可郡野間穀村(現多可町)的村長門脇政夫所提倡的敬老活動開始的。因此將農閑期,氣候宜人的9月15日定為“敬老日”,開展敬老會等活動。其宗旨是“珍惜老人,感謝老人們的智慧讓村莊更加繁榮!
1950 年開始在兵庫縣各地舉行
1954 年定為國定假日,並在全國慶祝。當時這一天被命名為“老人の日”。
1966年,它成為一個國家法定假日,名字也發生了變化。改成了“敬老の日”。
從2003年起,9月第3個星期一被訂為日本法定的敬老日。
這是一個真正尊老愛幼的國家,日本老人享受著最好的國家福利,這才是真正的敬老!
這是我的重陽作品,是否覺得與眾不同?
重陽時節,山裏紅也應該紅了,放一首《又見山裏紅》,這酸甜裏,全是美好的回憶和思家的惆悵。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