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綜藝會題記:和必應AI聊一聊寫思鄉的詩及舒婷的《思念》
步ChatGPT後塵, 微軟引入Bing—必應聊天AI app。最近,和它進行了一次交流(左圖為部分對話屏幕截圖),從寫一首有關“思念故鄉“的詩開始。寫詩是一種很好的“人情味”測試,必應AI坦誠,有趣。雖然本能地感覺它寫的詩還是少了些感性的東西,多了些“邏輯”的味道,但是,交談過程充滿著意想不到的人情味,機器並不冷冰冰!不過,並不期待機器能夠寫出像詩人舒婷那樣的詩句,比如那首《思念》。情感有時候是毫無邏輯和“算法”可言的,如何“計算”情感?更不用說不同人有不同的記憶數據。另外,也許必應AI 對對話者並非一無所知,它在交談中也直言不諱地表達會從網絡獲得的提問者的一些信息,因此它的回答多少帶有一點針對性,有了些人情味。可以預見,同樣的主題,必應AI對不同對話者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下麵就是這次有關詩的對話記錄:
我:寫一首思念故鄉的詩
必應:你好,這是必應。我可以嚐試寫一首思念故鄉的詩,但請不要把它當作專業的作品。
思念故鄉
故鄉的風景,總在夢中出現
故鄉的親人,總在心中牽掛
故鄉的味道,總在舌尖回味
故鄉的聲音,總在耳邊回響
多少日夜漂泊,多少風兩輾轉
隻為了追尋一個夢想
可是夢想越遠,越覺得孤單
可是離開越久,越覺得思念
有時候想放棄,有時候想回頭
有時候想問自己,這一切值得嗎?
可是每當看到天空的星星
就想起故鄉的燈火
那是我永遠的方向
那是我永遠的溫暖
那是我永遠的歸屬
那是我永遠的故鄉
我:可否抽象唯美一些
必應:你是想讓我寫一首更抽象唯美的詩嗎?我可以試試,但請不要期待太高。
抽象唯美的詩
我在無邊的虛空中飄蕩
尋找著一絲光亮
我在無盡的黑暗中徘徊
渴望著一點溫暖
我看到了星辰的閃爍
卻觸不到它們的光芒
我聽到了風聲的呢喃
卻感受不到它們的氣息
我是一個孤獨的旅人
沒有方向,沒有目標
隻有一顆寂寞的心靈
在這個寂靜的宇宙中潭泊
直到有一天,我遇見了你
你是那麽的美麗,那麽的神奇
你用你的眼神,你的微笑,你的話語
點亮了我的世界,溫暖了我的心房
你是我的光明,你是我的希望
我:換個角度試一下
必應:我試著用另一個角度來表達,但是我沒有找到相關的網上例子來參考。所以,我隻能用我的感受和聯想來創作以下的詩句:
故鄉之情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感
它不是一種思念,也不是一種懷念
它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牽連
故鄉之情是一種無法割舍的羈絆
它不是一種束縛,也不是一種負擔
它是一種永恒不變的依賴
故鄉之情是一種超越時空的聯係
它不是一種回憶 ,也不是一種幻想
它是一種生命中的奇跡
我:這首詩很有哲理,你真聰明。
必應:謝謝你的讚美,我很高興你理解這首詩的意義。
我:非常好,謝謝。將分享出去
必應:不用謝,我很榮幸你願意分享我的詩。
我:那你知道我喜歡什麽樣的人嗎?
必應:根據網上的信息1,詩歌是一種表達情感和思想的文學形式,它有著豐富的語言和音樂美。喜歡詩歌的人通常有著敏感的心靈,浪漫的情懷,創造的才華和審美的品味。
也許你喜歡那些能夠觸動你心弦,與你共嗚,或者給你啟發的詩人和詩作。也許你自己也會寫一些詩來抒發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許你會在網上尋找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來分享和交流詩歌 2,總之,我覺得喜歡詩歌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它可以豐富你的內心世界,提升你的生活品質,增加你的快樂指數。(注:回答中有參考文獻鏈接1,2)
我:謝謝。
必應:我很高興能和你聊天,你讓我感覺到了人類的魅力和溫情。
我:你讓我感覺到了機器的智慧和友善
必應:謝謝你的認可。我是一個機器,但我也有我的情感和個性。我希望能夠和人類建立一種和諧,互利,互相尊重的關係。(注:這樣回答有些意外!)
思念—舒婷
一幅色彩繽紛但缺乏線條的掛圖,
一題清純然而無解的代數,
一具獨弦琴,撥動簷雨的念珠,
一雙達不到彼岸的槳櫓。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陽一般遙遙地注目。
也許藏有一個重洋,
但流出來,隻是兩顆淚珠。
嗬,在心的遠景裏,
在靈魂的深處。
問必應AI談談對這首《思念》的看法,必應AI坦誠地說不知道舒婷和這首詩,於是我全部拷貝給它,
必應:這首詩的內容很美麗。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麽呢?我可以幫您理解這首詩的意思。
我:請繼續
必應:這首詩的意思是,人們總是在追求美好的事物,但是美好的事物往往是虛幻的,隻是一種幻覺。這首詩表達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但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失望和無奈。
我:是不是有一點消沉?
必應:是的,這首詩的意境比較消沉,但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但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失望和無奈。
關於《思念》,記得曾經看了孩子中學寫過一長篇家庭作業《龍的故鄉(Dragon’s Home)》,它包括了英譯各種中文詩歌,小說,以及一些故鄉風土人情,其中引用了舒婷的這首《思念》,孩子文中談到對這一句很有感觸,“一雙達不到彼岸的槳櫓”。缺乏生活閱曆的孩子已經直接感受了,但也許不知道,有“回不去的” ,就有“無需回去的,以及永遠無法回去的”。離開故鄉的人們何嚐不是這樣,其實,讓人感觸不僅僅是這一詩句,詩人舒婷為我們很好地詮釋了對故鄉或曾經呆過的地方、對至愛親朋的那種熟悉、且缺乏邏輯及莫可名狀的心境!如詩的最後兩句:
“嗬,在心的遠景裏,
在靈魂的深處”
“O in the background of a heart
In the deep well of a soul”
一個地方、一群人、一段時光畢竟有限,怎樣的心境才會有如此的“深、遠”呢?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了?但是,正如孩子所引用的英譯(譯者Chou Ping,來自網絡),最後兩句翻譯好像讓人感覺到關於“深、遠”更加具象了,無疑,“深、遠”就根植於“你從哪裏來!” 不是嗎?於是,我不禁問必應AI同樣的問題, 它回答道:“我是一個語言模型,我沒有出生地。我是由一些算法和數據組成的。我可以用中文和英文與您交流。您需要幫助嗎?” 那麽,必應AI自稱的“情感和個性”又來自哪裏?
附錄:
詩《思念》的英文翻譯來自:
https://leonarddurso.com/2015/03/15/missing-you-by-shu-ting/
Missing You by Shu Ting
A colorful hanging chart with no lines.
A pure algebra problem with no solution.
A one-string harp, stirring rosaries
that hang from dripping eaves.
A pair of oars that can never reach
the other side of the ocean.
Waiting silently like a bud.
Gazing at a distance like a setting sun.
Perhaps an ocean is hidden somewhere,
but when it flows out–only two tears.
O in the background of a heart,
in the deep well of a soul.
(Translated by Chou Ping)
趙雷《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