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語》連環畫
文案:梧桐之丘; 圖案:ChatGPT AI生成
第一回“桐壺”:平安朝公元933年的一天早上,雄雞高歌,旭日東升,霞光萬丈,海濤轟鳴。日之本,皇子生,舉國歡騰,普天同慶。皇子的相貌豔麗動人,世人稱他為“光華公子”光君。父皇是天皇桐壺帝,母親是天皇更衣。日本和高麗國相術師均認為,此人有帝王之像,卻無帝王之命。為防災禍,被貶為臣籍,賜源氏。母親早逝,光華公子在父皇身邊長大。12歲成人禮後,與權傾一時的左大臣家大女公子葵姬成婚。也許是缺乏母愛之故,光華公子對女性有一種特殊的依戀。從此開始人生尋愛之旅。
第二回“帚木”:光華公子源氏、左大臣家大公子頭中將以及其他幾個發小待在屋裏雨夜品評女人。頭中將大發議論:“世間的美女,盡善盡美,沒有缺點可指責的,實在不易多得啊。。。”然後給天下的女子,無論高貴低賤,化分上、中、下三等。趁紀伊守家男人外放做官之際,源氏深夜潛入,與其年輕的續玄妻子成事。清醒後的女子憤恨自己的行為,同時也埋怨公子的魯莽:“寄身伏屋荒原上,虛幻原同帚木形。”帚木是日本傳說“空中美麗的花枝”,無形。
第三回“空蟬”:空蟬即是第二回的帚木,是個在婚而沉默寡言的賢淑女人。源氏對她抱有好奇與敬意,甚至“潛入”其房中。但其後,空蟬終究無法接受這種出軌之愛,冷靜疏離。當源氏再次設法潛入之時,她卻留下“禪衣而去”,以示貞潔與拒絕。而公子則與那個陪伴空蟬的繼女軒端荻相擁一夜。空蟬的不從,激發了他的執念:“越不可得,越想追逐。” 空蟬又覺得非常過意不去,內心始終感覺不安,常常陷入沉思。“雖說厭倦這浮世,但要徹底放下,又何其難哉。”
第四回“夕顏”:夕顏本是人們俗稱的葫蘆花,常生長在溝邊牆角,其貌不揚,然而也有其生命絢麗之時,盡管短促。夕顏就是頭中將雨夜品評所提及的常夏,她已經失蹤多年。然而,命運的時輪卻把她帶到源氏公子麵前。公子的激情讓他忘乎所以,在漆黑冰冷的夜晚,把她抱到一處陰冷幽暗之地。單薄的女子猶如脆弱的夕顏花,隻在暗中綻放一時,便被公子的相好六條妃子的生魂附身,驚嚇而死。紅顏薄命,即使遇到皇子,她也無法逃脫短壽的命運。
第五回“紫兒”: 長大後尊稱紫姬,是皇室中宮藤壺妃子的侄女,源氏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一個“幸福的悲劇”性人物。山野蓬門之中,源氏公子窺視到了“永恒的女性”的麵影,紫姬不但相貌酷似藤壺妃子,更難能可貴的是她與藤壺妃子係同一高貴血統。撫養她的尼姑姥姥在山廟裏去世後,無依無靠,被源氏收養。在源氏的精心嗬護下,紫姬的一生,猶如美麗的花朵,因公子而綻放,為源氏而芬芳。她是源氏公子無比自豪的高尚優雅,善解人意的紫夫人。”
第六回“末摘花”:末摘花即紅花,摘下來可做紅色染料。花生在莖的末端,故稱為末摘花。小姐的鼻尖有一點紅色,令公子譏笑,所以把她比作末摘花。其實,末摘花是常陸親王晚年所生的高貴女兒,隻是相貌奇醜,坐著時,顯得上身很長,鼻子又高又長,尖端略略下垂,並帶有紅色,臉色比雪白,白得發青。隔著紙隔扇,公子但覺她沉靜溫雅,儀態萬方,衣香襲人,芬芳可愛,氣度好生悠閑!女子屬於中等平平,讓公子多少“後悔莫及”,卻下個決心,從今以後永遠照顧這個小姐的生活,卻不再去。
第七回“紅葉賀”:桐壺帝為了給藤壺中宮賀壽,在秋日宮中舉行盛大的“紅葉賀”宴會。宴會中,源氏親自表演《青海波》舞蹈,與頭中將共舞,技藝非凡,令在場賓客驚豔不已。桐壺帝對源氏的風采讚賞有加,藤壺也被感動,但內心因兩人私情而苦澀。宴會雖華麗,卻也顯露了朝廷權力結構的傾斜。弘徽殿女禦(未來的皇太後)借勢扶植自己的兒子朱雀帝,敵視源氏與藤壺的關係;但在這場宴會上,源氏的光芒壓倒群雄,更加引起她的不滿與忌憚。
第八回“花宴”:春季,正值京都櫻花盛開之時,每年一度的宮廷賞花宴正式展開。宮廷風雅盡顯於花宴盛況,不僅欣賞源氏公子、頭中將以及其他高級舞者無與倫比的激情表演,臣子們也竭盡風騷,賦詩弄辭。全體嬪妃出席,群裾五顏六色,頭麵重施粉黛,粉脂和著花香,充斥滿園,欣欣向榮景象令人振奮。源氏公子今晚醉酒,宴會後,邁著漂浮的步履,撞入後宮,邂逅一位神秘女子,後來得知是太子妃朧月夜,兩人發生了不可名狀的美好幽會。然而,這一次卻埋下了禍根。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