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中國曆史上的金朝,有一個人叫元好問。他是金朝末年到元朝期間的文學家,曆史學家。他善作詩文詞曲,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宗師。他的詩奇崛而絕雕琢,巧縟而不旖麗。他又是一位高明的文藝理論家,他寫了論詩三十首等,概括漢朝以來的詩風與重要詩人,所有點評都由七言詩組成。我很喜歡看。
閑話少說。話說元好問十六歲這一年,他赴並州應試。在路上遇到一個捕雁的獵人。這個獵人告訴他,今天獵人抓到了一隻雁,就將其殺了。另一隻雁掙脫了網子沒被抓。但它悲鳴不已,竟不能離去,撞地而死。元好問聽說後,就買了這兩隻雁,葬於汾水之旁。壘石為記,並給雁的墳起了個名字,叫雁丘。同時做了一首詩,後來又改成一首詞,叫做摸魚兒.雁丘詞。有些星友可能看過這首詞。今天我把它抄在這裏,與沒有讀過的星友分享。
摸魚兒·雁丘詞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問世間 一作:恨人間/問人間)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自啼 一作:暗啼)
譯文
天啊!請問世間的各位,愛情究竟是什麽,竟會令這兩隻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南飛北歸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舊恩愛相依為命。比翼雙飛雖然快樂,但離別才真的是楚痛難受。到此刻,方知這癡情的雙雁竟比人間癡情兒女更加癡情!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真情的雁兒心裏應該知道,此去萬裏,形孤影單,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飛萬裏越千山,晨風暮雪,失去一生的至愛,形單影隻,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麽意義呢?
這汾水一帶,當年本是漢武帝巡幸遊樂的地方,每當武帝出巡,總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熱鬧,而今卻是冷煙衰草,一派蕭條冷落。武帝已死,招魂也無濟於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卻不會再歸來了!雙雁生死相許的深情連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決不會和鶯兒燕子一般,死後化為一抔塵土。將會留得生前身後名,千秋萬古,與世長存。以待詩人狂歌縱酒,尋訪雁丘墳故地,來祭奠這一對愛侶的亡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