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碎了心!加拿大女子攢下330萬,64歲退休,怎麽花最省稅?

操碎了心!加拿大女子攢下330萬,64歲退休,怎麽花最省稅?

64歲的Tammy是一位喪偶多年的母親,有兩個已成年的孩子。本月,她將從銀行業正式退休,離開年薪接近14萬加元的全職崗位。退休後的她不僅擁有每年45,660加元的固定收益養老金(不隨通脹調整),還擁有近330萬加元的投資與儲蓄,如果加上房產與養老金現值,她的資產總額接近490萬加元。

如今,她提出了許多即將退休的加拿大人都會麵臨的問題:如何以最節稅的方式提取 RRSP、減少未來稅負、同時確保退休金充足?

 
 
圖源:51記者拍攝
何師傅(專業屋頂
Top Canada 專業屋頂,民宅shingle,金屬頂,商業平頂. 水槽鋁片
全屋升級
立即聯係

她問到:“我的RRSP最好的退出策略是什麽?退休後的幾年裏先從RRSP提款,等到70歲再領政府福利,這樣做劃算嗎?每年應該取多少?RRSP又應該什麽時候轉RRIF?”

Tammy的退休生活目標明確:稅後每年72,000加元的花費。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環球郵報》邀請了多倫多認證理財規劃師(CFP)兼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的Anita Bruinsma,全麵分析Tammy的情況。

養老金+CPP遺屬金:每年收入一開始約為$52,230

Bruinsma指出,Tammy每年將從養老金和CPP遺屬金獲得約$52,230加元稅前收入,其餘所需資金來自她的龐大投資組合。

但專家提醒,從長期來看,當她72歲必須開始進行RRIF最低強製提款時,她的年收入將會高於支出需求。

她可以將多餘收入繼續投入TFSA或非注冊賬戶,這意味著Tammy 的財富將不斷增長,最終留下一份比現在更大的遺產。

不需要靠投資“賺收益過日子”,但她未來會繳納大量稅

Tammy表示,她希望在節稅的同時,讓投資繼續產生收益,又盡量不動本金。

Bruinsma表示:“她完全不需要靠投資收益來支付生活費用。她的非注冊賬戶未來會持續增加,她不會動用本金。”

但壞消息是:Tammy 仍將在未來幾十年承擔非常高的稅負。即便透過策略性提款與投資規劃,也隻能略微減少稅款,難以大幅降低終身總稅額。

最優策略:提前領RRSP、推遲CPP、減少股息、延後資本增值

為了達到“終身稅負最低、遺產價值最大”的目標,Bruinsma提出以下詳細策略:

1. 65歲開始從RRSP/RRIF每年提款$80,000,一直到 71 歲

這些提款在初期會讓Tammy的收入高於支出,但有助於未來減少RRIF被迫的大額提款,降低稅率。

多餘資金可繼續投入TFSA,其餘放進非注冊賬戶。

2. CPP必須推遲至70歲領取(非常關鍵)

Bruinsma 強調:Tammy應將CPP延遲到70歲,讓終身領取金額更高。

Tammy目前在領取CPP遺屬金(survivor’s pension),來自她已故的丈夫。一旦她開始領取自己的CPP,兩者將受到一個非常明確的規定:她的個人CPP + 遺屬CPP的合計金額 = 不能超過當年的CPP年度最高領取額。

如果她在 65 歲提前領取自己的CPP,她將“擠掉”部分當前正在領取的遺屬金,這意味著她會損失丈夫留下的部分CPP福利。推遲到70歲領取 CPP,能讓她在不犧牲遺屬金的情況下拿到更高的個人 CPP。

3. OAS 每年都會被完全回收(clawback)

Tammy的高收入導致她的OAS將被全額追回。即使她在70~71歲領到少量OAS,也不建議為了保留OAS而停止RRIF提款,因為RRSP提前提款的節稅效益,遠大於拿到幾千塊 OAS 的好處。

4. RRSP不要一次性轉成RRIF

Tammy應該隻把約55萬加元轉換成RRIF,而不是一次性全部轉換。

這樣她可以完全掌握提款節奏,避免在未來被迫提取超過自己需要的資金。

這也是許多高資產退休人士常犯的錯誤:RRSP全部轉成RRIF,導致被迫繳稅更多。

5. 降低股息收入,避免投資組合產生過多應稅現金流

Tammy是自主管理投資組合的投資者,一直持有大量股票。截至目前,近80%的資產是股票。這讓她去年光靠股息與利息就賺了約5萬加元,大幅增加了應稅收入。

Bruinsma建議:

  • 可減少高股息股票(銀行、管道、公用事業)
  • 增加低股息股票
  • 使用股息再投資(DRIP)
  • 必要時賣出部分資產重新配置,但需謹慎,因為會觸發資本增值稅

不過,完全避免股息收入是不可能的,否則風險會明顯增加。

6. 降低利息收入:減少債券、現金、GIC比例

Tammy最近因為擔心市場下跌而將部分股票賣出,轉為持有現金。但專家指出,更多現金、GIC、債券,相當於更多利息收入和更多稅。而更多股票,相當於稅更少,但Tammy必須能承受風險,這是風險與稅務之間的權衡。

RRSP將在她97歲左右用完,TFSA終身不用動

根據規劃模型,RRSP/RRIF將在97歲前後耗盡,TFSA她一輩子無需動用。非注冊投資會在更高齡時才開始動用,也就是說,Tammy的財務狀況極其穩健。

她甚至可以考慮:在遺囑中設立慈善捐贈;或生前贈與證券,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資本增值稅,降低遺產稅。

以下是Tammy的資產狀況:

資產:

銀行賬戶:$255,485

GIC:$30,000

非注冊股票:$1,044,075

TFSA:$197,563

RRSP:$1,755,449

自住房:$1,600,000

資產總計:$4,882,572

養老金現值估算: $1,100,000
(等同於無養老金者需存下的金額)

每月支出:$4,945
包括房產稅、水電煤、保險、交通、食品、服飾、旅行、醫療、愛好、慈善、TFSA供款等完整明細。

負債: 無

來源鏈接:
  •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investing/personal-finance/financial-facelift/article-with-nearly-33-million-in-savings-whats-the-most-tax-efficient-way-for/

所有跟帖: 

好奇!你操那閑心幹嗎!? -永遠老李- 給 永遠老李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5/2025 postreply 06:50:0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