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時候開始覺得人生輕鬆了?

大概是明白了一件事:

生命,其實終究是用來浪費的。

如果以“推動人類進步”作為唯一的價值尺度,那麽我們不得不承認,曆史上大多數人,包括你我,或許都隻是文明長河中的微粒。真正拓展了時代邊界的人,可能屈指可數:愛因斯坦、牛頓、圖靈……然而,哪怕是他們,其“偉大”的後果也未必單純是光明的。正是從那個時代起,人類第一次掌握了毀滅自己的能力。

這樣看來,個體的存在,在宇宙和時間麵前,確實輕若塵埃。
但也正因如此,一種更寬容的、溫柔的生活姿態浮現了出來。

如果注定“被消亡”,我們是否能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浪費這一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也許,真正的答案,就藏在每日的尋常之中。

找一份不討厭甚至略感歡喜的工作。它不需偉大,不必閃耀,重要的是自己所歡喜,不必在清晨靠意誌力把自己從床上硬生生拖起。若它還能保留你一絲熱情、讓你在每日八小時裏保持尊嚴與愉悅——那已經是幸運。

找一個讓你願意回家的人。不必驚天動地,不求刻骨銘心,隻希望在夜晚歸來時,不需在門口躊躇十分鍾,反複鼓起勇氣。隻願有人等你吃飯、聽你說話、與你同眠。8小時的黑夜裏,有一個懷抱,給予你真正的安穩和鬆弛。

在餘下的時光裏,和三兩契合的朋友做些輕鬆的事:
去露營在林間升火煮茶;
和狗在草地上奔跑撒野;
約頓小龍蝦,談天說地;
組織短途旅行,吹吹晚風,聊聊人生敘事。
你無需時時有意義——因為有時候,放鬆與陪伴,就是最有意義的存在。

我們也無需執著於“改變世界”這一宏大敘事。李開複先生在抗癌後的人生軌跡發生了轉變,但世界仿佛並未因此而明顯不同。那些被稱作成功人士的人,最終也多歸於平淡。他們真正的價值,或許不是成就了什麽偉業,而是給後來人提供了一種可能,平凡的人生,也可以過得有滋有味。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何嚐不是一種成功?

成功隻有一種定義: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浪費這一生。

我逐漸明白,自己這一生,大概率不會提出比 E=mc² 更偉大的理論,也無法引領人類走向星辰大海。那麽,我的願望很簡單:
用喜歡的方式,溫柔而堅定地,浪費這一生。

想吃什麽就去吃,不需權衡利弊;
想翻哪本書就翻,不問它是否有用;
想走就走,哪怕是一個人的旅程,也不必躊躇;
陽光好的午後,獨自一個人也可在帳篷裏躺著發呆,
和朋友牽著狗去遛彎、煮咖啡、說閑話,這就已經夠好。

回家後花兩小時琢磨一鍋小龍蝦的做法,邀朋友圍坐一桌,邊吃邊笑邊打打麻將,那一刻的煙火氣,才是真實、具體、飽滿的幸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
真正的幸福,從來不需要喧嘩,它就藏在生活細節裏。

人生從來都不是統一的模板。
對我來說,真正的人生,是擁有選擇的自由,是在這個紛雜的世界裏,依然堅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溫柔地走完一生。

我曾寫道:“隻有愛因斯坦改變了人類。”
其實還有下半句,當時未說——愛因斯坦去世後,他的大腦被切片,散落世界各地。你看,哪怕你成為了“愛因斯坦”,等待你的也未必是榮耀,可能是荒謬。

時代在變,每一個答案都有其語境。
也許五年之後,這番話會被譏為“躺平”、“消極”。


可那一天到來時,我們將有更大的自由去定義:什麽才是真正值得的人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科技進步越大對環境破壞越大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6/2025 postreply 20:18: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