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時代對中國人基因庫的影響:Y染色體單倍群N1a2a-F1101係統發育地理學的見解

來源: JustWorld 2024-03-23 14:36:4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64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JustWorld ] 在 2024-03-24 06:28:2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近二十多年的發展,分子人類學可以完美的解釋人類過去的曆史,尤其是中國曆史,或改寫或修正。

總之,東亞人從北往南一波又一波的遷移。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036388/

The impacts of bronze age in the gene pool of Chinese: Insights from phylogeographics of Y-chromosomal haplogroup N1a2a-F1101

青銅時代對中國人基因庫的影響:Y染色體單倍群N1a2a-F1101係統發育地理學的見解

摘要

目的:以往的考古學和曆史研究表明,東亞青銅時代文化的興起和繁榮對該地區早期國家和文明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其影響仍然不明確。此前的遺傳學研究表明,Y染色體Q1a1a-M120和N1a2a-F1101可能是中國古代西北青銅時代人中兩個最重要的父係譜係。在這裏,我們通過修訂的係統發育樹和空間自相關分析研究了單倍群 N1a2a-F1101 9000 年的曆史。

材料和方法:在本研究中,分析了 N1a2a-F1101 的 229 個序列。我們開發了一個經過高度修訂的係統發育樹,其中包含 N1a2a-F1101 的年齡估計。此外,我們還探討了N1a2a-F1101亞譜係的地理分布,並對每個亞譜進行了空間自相關分析。

結果:N1a2a-F1101及其最密切相關的分支N1a2b-P43(歐亞大陸北部烏拉爾語人群的主要譜係)的初始分化地點可能是中國東北西部地區。經過~4000年的瓶頸效應期後,單組N1a2a-F1101在中國北方的銅石時代(~4.5kya到4kya)和青銅時代(~4kya到2.5kya)經曆了持續擴張。古代DNA證據表明,這個單倍群是中國古代周朝(~3 kya-2.2 kya)統治家族的血統。

討論:總體而言,我們提出,歐亞東部草原與中國北方邊境地區的青銅時代民族不僅對中國的早期國家和文明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而且在中華民族的基因庫中留下了重要的痕跡。

介紹

青銅時代的全球化導致歐亞大陸大部分地區發生了大規模的考古和文化變化(de Barros Damgaard 等,2018;Jeong 等,2018;Jeong 等,2019)。印歐語係及相關人群的廣泛傳播,伴隨著許多地區的強烈的人口更替和混合(Allentoft et al., 2015),如南西伯利亞(Yu et al., 2020)、中亞(Ning et al., 2020)等人,2019;Zhang 等人,2021;Kumar 等人,2022)、南亞(Narasimhan 等人,2019)、中東(Lazaridis 等人,2016)和歐洲(Haak 等人,2015 年;Damgaard 等人,2018 年;Mathieson 等人,2018 年;Olalde 等人,2018 年)。然而,青銅時代的全球化並不一定會導致人口的大規模更替。我們提出,生存策略可能是關鍵要素。在歐亞大陸北部、中東和東亞,自然環境可能不利於原來的生存策略。印歐人典型的遊牧生活方式。如果印歐人最初的生存策略能夠在最初擴散後在某個地區牢固確立,那麽該地區可能會發生重大的人口更替,當地人口可能會再次複興。

在東亞中部的紅銅時代和青銅時代,出現了早期國家和早期文明(劉和陳,2017)。然而,生物考古學和古代DNA研究迄今尚未在東亞中部地區觀察到明顯的印歐語相關遺傳成分(Zhao等,2014;Ning等,2020;Yang等,2020;Zhao等,2014;Ning等,2020)。 Mao 等人,2021;Robbeets 等人,2021;Wang 等人,2021;Xue 等人,2022)。相關曆史進程的人口背景尚不清楚。

此前的研究為歐亞草原東部地區與東亞中部地區之間的人口交流提供了線索。蒙古高原的青銅時代人群(∼4000–2500 YBP)主要是東亞北部、古代北歐亞人、西伯利亞南部土著和印歐相關人群的混合體(Jeong et al., 2018;Jeong et al., 2020;Robbeets 等人,2021;Wang 等人,2021)。這些人群對古代中國中部人群的遺傳貢獻是有限的。古代DNA研究表明,中國西北青銅時代人群的遺傳成分基本上是本地類型,不存在明顯的外來分支,如在石峁(Xue等,2022)、金蟬口(Ning等,2022)中觀察到的那樣。 ,2020)和夏家店遺址(Li et al.,2011)。另一方麵,考古研究證實,蒙古高原是歐亞大陸中部青銅文化向東亞中部傳播的中間地帶(Новгородова,1989;Liu,2004;Cai et al.,2007;Houle and Board) .,2014;劉和陳,2017)。由此提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青銅文化向中原的傳播是否純粹是文化傳播?古代人們的哪些活動導致了西北地區青銅文化的產生和繁榮?迄今為止,相關的古代DNA證據還很有限。

對父係Y染色體的研究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些線索。中國人群的父係成分具有高度多樣性,已發現數十個主要單倍群(Zhong等,2010;Yan等,2014;Lu等,2020)。其中大部分起源於東亞中部地區(Zhong et al., 2011)。然而,其中兩個 Q1a1a-M120 和 N1a2a-F1101 的人口統計曆史顯示出與西伯利亞和歐亞草原東部的聯係(Jeong 等,2018;Sun 等,2019;Jeong 等,2020)。單倍群Q-M242有數十個下遊分支,隻有一個Q1a1a-M120分支在東亞人群中頻繁出現(Huang et al., 2018; Wei et al., 2018; Sun et al., 2019)。古代DNA研究表明,單倍群Q1a1a-M120是中國西北地區青銅時代人群的主要父係譜係(Zhao et al., 2014; Sun et al., 2019),並且該譜係也出現在蒙古高原上(Jeong et al., 2019)。 ,2018;Jeong 等人,2020)。此前,我們發表了一項研究,探討從西伯利亞南部到東亞的遷徙以及Q1a1a-M120在中國西北青銅文化種群崛起中的作用(Sun et al., 2019)。

此前,古代DNA研究表明,N1a2a-F1101很可能是中國古代第三王朝周朝(公元前1027-256年)皇室的父係譜係(Ma et al., 2021; Wei et al., 2022) )。周朝是中國中部青銅時代的最後一個王朝。有趣的是,N1a2b-P43 是 N1a2a-F1101 最接近的分支,是歐亞大陸北部烏拉爾族群的創始人父係譜係(Rootsi 等,2007;Karmin 等,2015;Ilumäe 等,2016)。這兩個分支的最初分歧應該發生在現代中國北方和西伯利亞之間。單倍群 N1a2a-F1101 是現代中國人,尤其是漢族人的主要父係譜係之一(Liu et al., 2022;Tao et al., 2023)。然而,單倍群N1a2a-F1101(一個可能起源於中國北部邊界地區的譜係)如何成為中國中部古代和現代人群的重要父係組成部分仍不清楚。

在本研究中,我們分析了單倍群N1a2a-F1101在中國的序列和分布。我們的第一個目標是為這個父係譜係構建一個詳細的係統發育樹,並進行年齡估計。其次,我們分析了這個譜係的人口曆史及其在中國古代早期國家和古代文明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具體來說,我們討論了青銅時代全球化期間東亞的特殊人口曆史。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54296.html

西周王族的DNA信息被推翻了嗎?最新的研究結果又出現了

所有跟帖: 

我覺得染色體這種算法可能哪裏有漏洞,不會這麽精確吧。 -燕然山- 給 燕然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4/2024 postreply 16:35: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