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裁員的中年Senior Manager: 碼農已死。美華們不要再來送孩子讀CS了 ZT

來源: LittleBear2024 2024-02-04 08:50:4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485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LittleBear2024 ] 在 2024-02-04 08:51:0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一個被裁員的Senior Manager: 碼農已死。美華們不要再來送孩子讀CS了 ZT
報告引用打賞轉載

帖子 由 newIdRobot樓主 » 11 分鍾前

[裁員] 作為一個被裁員的Senior Manager,來聊一下我所知的公司裁員策略
https://www.1point3acres.com/bbs/thread ... 8-1-1.html

“能風輕雲淡的說出來,才是放下了。”不記得是哪裏看到的這句話了,但我覺得挺有道理的。

但願我下麵的文字能做到風輕雲淡吧,沒有的話,也希望大家擔待。

因為簽的severance agreement裏麵有一些條款不能讓我透露太多,所以會省略很多公司具體情況,也會模糊處理一些數字或者其他敏感方麵的事情,大家也就不要追問了。

我所知道的公司裁員策略部分我會寫在最後,前麵是一些我自己的碎碎念,算是樹洞留話吧,沒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看最後。

我在這個公司的一些故事:

我是這個直屬老板招進來的,他招了我之後的這些年,他之下的org,擴大了三倍,我從剛進來時候帶1個團隊,變成帶4個。算是一起打了江山吧。

剛來的時候他帶2個團隊,我加入之後,從0做起招了一個滿人團隊, 從tech lead到 所有組員,每一個人都是我作為hiring manager招的。

之後他的scope擴大,忙不過來了,又給我一個團隊。期間有人走,有人backfill,自然也是我招。後來這樣一步步到開始招第三個團隊,同一時間,把一個希望做管理崗的tech lead 轉成了mgr 崗, report給我。後來我也升級到了senior manager。他的scope也在穩步擴大,升級做了director。這些年有其他的director離職,他也從那些部門合並來了一些團隊, 期間自然少不了安撫人心,define business need, rebuild team culture, resolve people conflict 之類的事情,作為他下麵資格最老的manager,我幫他分擔了很多。

看似可以三言兩語帶過這幾年和他的工作關係,但幾年間每周我倆都會坐一起1on1 一小時左右,招了這麽多人,處理那麽多問題,我一個人幫他管了小半個org,說到了現在需要裁我,他不難受,我覺得也是不太可能。. ----

從什麽時候嗅到了危機感:

.1point3acres

從2022,也就是前年開始,公司開始了大規模的internatinal hiring 嚐試,這裏有一個一般人不太了解的點。

疫情之前,一般公司要海外招人,是新起來一個海外office的,然後招的人是獨立org,或者大team,和美國合作. Χ

從疫情之後出現了很多公司,不在考慮新office問題,也不考慮獨立org問題甚至不在考慮獨立team的壁壘了,而是隻要有hc,哪怕一個組5個人在美國,也可能給一個其他國家的hc,畢竟remote已經很大程度證明可行,對於一些不是非常重要的崗位,出現了這種直接海**ill hc的情況。

而我們的org也開始了這個風向,2022開始很多我招的人已經是在美國之外了, 考慮團隊時差,還是給的美洲其他國家的hc。倒是並沒有強製在印度招人。

之後發展到2023,已經風向變為默認在美國之外招人,在美國本土招的話,需要我去寫一堆 business need的理由,我的skip批準,才可以本土招。

如果說,我在那時候我意識不到,未來會大規模轉移,把我們美國這邊很多人裁員,那是假的。

從2023年初我就意識到了,或多或少的在審核 麵試結果時候更細心,不能說是提高bar吧,但起碼做到了肯定不會比美國本土招人bar低。

然後也出現了幾次position hard to fill的情況,提交了一些要求本土招人的申請,有過通過,但不多。

一切的情況都在表明,公司說是嚐試海外招聘,但實際上就是隻要不出現大問題,這就是個不可逆的風向了。

我也曾和其他同級別同事聊過這個問題,也和老板直言過擔心公司這個風向,招了一堆海外的,我們來招,我們來培訓,我們來把係統數據隔離建立好,讓海外可以做到不需要看敏感數據就完成工作,那公司怕是有一天會卸磨殺驢。.1point3acres

老板說的原話是,company don't have such plan from what I aware of. 我聽得出,他其實也沒底,但他自然不能跟我一起抱怨。

我想過要不然跳走,但這麽多年積累的人脈,口碑,在這個公司打的底子,哪有這麽容易說放就放,而且和太多差不多級別的朋友聊過,這個趨勢,在矽穀,哪裏也都差不多。所以雖然是看過市場上的一些同級別職位,但沒有真的廢心準備過,有過和獵頭聊一些公司的機會,但終究沒找到我滿意的,也就不了了之,多少也是抱著 “應該輪不到我”的心態。

但其實我們也有過裁員,是另一個org解散了,其中的很多人也就被裁員了,剩下的一些打散去不同地方,也有來我手下組的。裁員的都是美國本土的,後來出現了一些backfill,但都是海外,多少也是加深了我的擔心,但終究那個org和我麽職責差距挺大的,title都不一樣,所以我自欺欺人的安慰自己應該還好。

茶餘飯後那句 “早晚都會變成印度人,南美人來替代咱們”,說的時候當玩笑,但大家誰又不知道那其實是非常可能的未來呢。

通知我裁員時候的場景:. .и

幾天前和直屬老板的1 on 1時候,進去了看到HR也在,我應該是愣了一下,但也就反應過來了,“嗯,終究是趕上了”

“XX, I have bad news for you today.” 這是老板的開場白,然後他是拿著寫好的稿子給我說的一堆官話,公司麵臨壓力,需要降本增效,所以做了裁員決定,我們這個XX org也在影響範圍,我也在其中 之類的 blabla 一堆話

然後說,裁員的正式通知第二天才公布,但因為我是個管理層,所以提前一天告訴我, 讓我有心理準備,他也希望是他本人告訴我這個消息,而不是其他人。另外也告訴我了,我帶的4個團隊裏,會有幾個人被影響,具體名單第二天早上發給我,但人數提前跟我說了。.--

說這些話的時候老板是有點哽咽的,怎麽說呢,如果是其他人給我個描述,我會覺得這是做戲,但真換到了我身上,想著這些年的經曆,我反倒覺得,或者是我自欺欺人願意相信,他是真的難過。. From 1point 3acres bbs

然後是HR,也是我們org的 HR partner 來給我說HR一堆話,也適合做了幾年的老朋友了,說完了HR的一堆話之後。

她說“That was HR part of my talk, now it is [her name] for you here” 然後跟我說了很多這幾年合作的感受,甚至還有一些她記得的趣事兒。然後把personal phone number 和 email留給我, 說又任何需要幫忙的或者問題可以直接聯係她。

. 1point3acres

之後,他們兩人谘詢我的意見,問我希不希望出現在第二天我手下被裁員的那些1on1 裏,說如果不希望,可以讓IT直接停了我所有權限,我直接休息,不用再擔心任何事情。但尊重我的意見,如果我希望第二天還上線去參加那些 通知的1on1,可以給我保留權限一天,但出於公司安全考慮,就remove掉一些production 和數據之類的 敏感權限,也就是隻保留slack和meeting的那些基本權限。IT已經都設定好了,老板在他那邊點一下就remove了,他說不希望我以這樣的方式得知被裁員,所以等著跟我1on1 說了,他再點。然後告訴我,他現在點了。. Χ

我說希望,都是我招進來的人,有始有終吧。而且這樣我也能有個機會跟大家說再見。

然後第二天在公司層麵宣布了裁員消息之後,一個一個裁員小會,挨個參加,雖然主要是hr 和我老板說,但每個人我也都跟他們說了一些離別寄語,並且告訴他們我也是其一,以後有什麽需要,也可以找我,small world,希望未來還能有和他們合作的可能。

 

都參加完了之後,我直接發了準備好的離別留言在slack裏,跟大家說我是其中一個,也發了個meeting 鏈接,如果有希望來道別的,可以來。

我很欣慰,幾乎每一個我手下的組員都來和我說了再見,說了很多讓我開心的話,也有不少密切合作的同事都來說了道別。

我手下的mgr也來了,我還和他說,“記得我和你說過嗎? 之前我教你的,裁員發生了,你要給大家開個組會,回答大家的問題,安撫大家的情緒,之後還要重振大家的士氣。公司的通知是通知,很難顧及到每個人的情緒,回答每個人的問題,所以身為mgr,你要做。我還跟你說如果有一天我贏了裁員大獎,我就沒法帶著你做了,你自己要記得做好。Today is the day."

看著他們的一張張臉,我還是覺得這些年挺有成就感的,也算沒白幹。起碼他們還願意來送我。

現在塵埃落定,感受如何:

 

說實話,除了最開始的那幾秒,也就是看到他們2個同時出現在本該隻有我和老板的1on1裏,到反應過來是裁我之後那幾秒。之後正常談話到今天我都是不正常的平靜。

他們說那些話的時候,我甚至是微笑的,聽著老板聲音有點哽咽,我還勸了他我會沒事兒的。HR partner回憶她記得的趣事兒,我也說了一個,三個人還一起笑。

那些HR和老板的官話,我沒怎麽聽,他們說的時候我隻是在關閉我瀏覽器裏打開的一個一個documentation, 和打包一些以前存在電腦裏的合影,傳給我私人郵箱。因為我知道他們說的那些官話,要麽沒用,要麽會出現在後麵給我的email中。

結束了之後,我就slack發了一句說我需要take care 一些自己的事情,take the rest of day off.

和老婆情況,老婆真的很好,第一句話是“挺好,你太累了,休息休息挺好的, 你別心裏有太大落差“。也和父母說了,我爸媽在這邊呢,幫我們帶孩子,父母也很好,也說,這下可以好好陪孩子了,正好跟著孩子每天去公園玩玩,曬曬太陽,先休息幾個月再說。

 

沒有什麽憤怒,不甘,不平的情緒,估計一個是因為我沒身份擔憂吧,另一個是心裏也算早有準備。雖然沒有去提前準備麵試機會,但下意識的還是存了一些隨時可取的錢在銀行,大概夠全家一年生活。

之後的這幾天,多少會想起來吧,但感覺還好,沒有那麽難以接受。

好了,樹洞留言就這些吧。不知不覺寫了這麽多,可能多少還是被影響了情緒,有點矯情了。.--

最後寫一下我了解的公司裁員策略

濃縮起來的話,就是 降本增效 4個字。

無數的公司在這個時候裁員並不是因為生死攸關,也並不是因為產品轉型那些亂七八糟的官話

公司要的就是降低成本,僅此而已。

為什麽要降低成本? 這個話說簡單了是資本逐利,說複雜了,是公司高層得聽CEO的,CEO得聽董事會的,董事會的壓力很多來自於華爾街和其他投資人。

. 1point 3 acres

很多人並不知道絕大部分公司,每一年的開支預算,都需要董事會通過,也就是2024的全年開支,是在2023年底就要提交方案給董事會,董事會通過一個數字,整個2024,公司隻能花這麽多錢。超了要有超支的程序,但絕不是CEO簽個字那麽簡單。

這個影響是什麽?比如我們公司,2024的預算直接給D 級別官宣了和2023一模一樣,聽上去還行是吧?

其實不是,因為公司要發展的,科技公司不是傳統企業,發展必然要開新的產品線,這就是投入,而且員工年度加薪要錢吧,refresh要錢吧,升職要給錢吧,甚至很多第三方的費用比如用雲服務,用數據磚,用circleCI,這些很多成本是隨著研發越來越多的產品功能都要增加的。而且2024對比2023 所有東西都在通脹的,哪怕公司2024 開個happy hour也要付一個比2023更大的賬單。

所以2024 預算和2023一樣,這幾乎直接等於無選擇的就是得裁員。科技公司,員工成本是主要成本。

而現在美國市場內有無數的被裁員人,有這兩年的畢業生,甚至還有在轉碼的人,整個科技行業人才市場,美國境內是供大於求的,再考慮還有那麽多的海外地點可以招聘。

所以公司要的就是裁掉貴的人,不需要招最好,需要招也可以用更低的代價來招到人。

..

那反過來裁員怎麽裁? 說好聽了就是裁員性價比低的。-baidu 1point3acres

我們公司很明顯是美國的裁掉了,換海外招。 其他公司很多也差不多,就算美國境內招也一樣,市場上有更便宜的。. Waral dи,

我自問應該是我老板之下收入最高的了,因為同級別的另一個招聘時候我是其中一個麵試官,我雖然不能看他的offer letter,但是那個職位的TC 結構是HR partner 谘詢我老板和我意見,一起定的 每個國家的range,我是看得到的,而我們公司招人一直默認offer是 range的mid point,他進來時候沒有compete offer,所以其實就是默認offer,我很清楚數字。

我手下的情況我知道,雖然不是從高裁到低,但是從名單看,很明顯是考慮了在可以海外招的情況下選的性價比低的。 ..

按照我看到的名單,對比我對這個org的了解程度,裁員算法應該很粗暴,就是薪資同級別從高到低排序,考慮海外可以短期backfill相似能力的人的情況下,選人,然後稍微考慮下 種族,性別等因素mix一下被裁員的人群,避免被告歧視,然後再扔進去幾個不太行的人。

至於我自己這個職位的scope,去年年底公司招了一個海外的D,那個D一直scope不明確,也被其他管理層在開mgr會時候提出過疑惑,不出意外應該是2個可能性,要麽他全接了report給我老板,要麽我老板和他分一分。

“降本”說完了,“增效”就簡單了,因為後麵的增效很難客觀量化,how to measure engineer's velocity 一直是一個業界有爭議的話題,我相信大家都明白,任何單一的客觀數據目前都無法量化一個程序員的效率,而多維度數據組成的metric也許有效,但很容易被人game the system,何況增效 這兩個字是說給董事會的,CTO自己都不知道怎麽去準確衡量增效,大家隻是知道,現在有了AI寫代碼,碼農效率本身就會提升,幾十刀一個月,很合適,另外在裁員環境下,內卷是自然的,不用幹啥大家自己就增效了。

 

所以一切重要的部分,都隻是降本,裁員,或者換血到海外,把成本降下來,再花點小錢用AI,在目前這個裁員環境下,效率提升是一定的,他們隻要確保每個人都有工作,並且項目和跨組工作流程比較科學就可以了。而這些,很多已經是我們搭好的架子。

說到底,被裁員最主要因素是運氣,和你的性價比在org內部比算低的,同級別工資太高。

我相信很多人會說,產出呢?難道不重要? 產出重要,但沒有多少人會真的有量變,我手下幾十人了,真的能讓我說這個人產出明顯高出org平均一大截的,也就2個,何況我隻是個senior manager,我能知道他們2個厲害,不代表高層知道。。。

很多人會拿高rating的,因為升職一般都要給高rating,我們整個org每年5-10%的最高rating(早些年卡的不嚴),幾年累積下來,那也是十幾個人拿過最高rating,但我心知肚明,並不是所有拿過最高rating的人,都是同一個水平。

而且那兩個最厲害的也不能每年都拿,因為他們會升職,升了之後總不能半年就又一個最高rating,這本身就得一個exception case來做。何況,他們厲害,也不是無懈可擊,到了一個新級別,總有沒做到的地方,但學習能力,潛力都擺在那裏,確實給他們一點時間,就可以再次做到同級別最強,但需要時間。 很多高級別的是混年頭上去的 (某種意義上講,我可能也算這個類別,畢竟我升職也是因為org擴張),domain knowledge 足夠多,公司在擴張,總要來新人,來新人要老人帶,老人升上去也就正常,但並不一定是3年後,這個了老人真的還比當初那個新人強。

所以說到底,裁員是裁掉貴的人,混進去一些本身可以走pip的人去平衡一下種族性別那些因素,顯得是夠隨機,和純粹因為business scope的改變。很多時候也就是卸磨殺驢,不要去責怪自己。

是公司的問題,是資本家逐利,隻是你來承擔了後果,僅此而已。想開一點,這世界不公平的事情很多,不差裁員這一件。

也許我說的這些可能有朋友不同意,沒關係,本就是我的個人理解,也許也說不定有我的情緒因素吧。

這個寒冬,望大家共勉。. ----

如果我找到了下家,我會再來update一下帖子

 

補充內容 (2024-02-04 15:50 +08:00):

因為接到了私信問裁員和unvested股票相關的問題,我就直接在這裏補充一下吧

確實裁員應該和unvested 股票的價值有很大關係,我個人跟著公司這幾年拿到的股票,外加升職有一大筆grant,確實是還有很大的一筆unvested,其他幾個我下麵被裁員的組員也是類似情況,大概來說,按照2023最後幾個美國本土standard offer來比較的話,我們知道的這幾個被裁員的人,考慮未來的unvested股票,未來幾年的總包應該是高出當前級別一級的tc了,未來幾年的薪酬會是同級別裏很高的那一檔。

公司這一批裁員數量遠大於我知道薪資的這幾個人,所以隻能說是我的理解,但據我看到的,和薪資一定有很大關係,而且unvested股票價值是直接相關的,畢竟公司看的是繼續雇傭這個人的成本,而不是已經發給這個人的錢。

原文中沒提到這個細節,隻說了和薪資有關,是我疏忽了


TheWangZ 發表於 2024-2-1 07:32

很感謝樓主分享,最近看到過最真誠的帖子。我想問個問題,裁員跟工種關係大嗎?比如SDE/DE這些時間自由度高 ...


我覺得關係很大,程序員,測試,devops基本除了技術能力差異,並不存在海外海內的其他因素差異.google и

但是pm,很多就會存在了,需要對美國的市場,業界的標準,主流客戶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解,這個就不是從其他國家招一個能力強的人很容易上手的事情。

類似的崗位很多,獵頭也是典型,我們的美國獵頭也沒了,但是換成了海外對應國家的獵頭

 

 

匿名用戶 發表於 2024-2-1 09:15

很支持前麵有人說的“當你的下屬,一定很舒服”

但是不認同降本增效這個觀點,科技公司降本增效和自掘墳墓 ...

這個我覺得是一個過程問題。

一方麵:

過去矽穀公司主要在美國本土招人,一個是因為過去是低息環境,很多便宜的錢衝進科技公司,所以很多擴招來得很容易

另一方麵:

倒退10年,確實可以說,海外的軟件技術人員技術能力和接觸最新技術的速度和矽穀,美國重要的幾個科技中心是存在不小差距的,加上都是辦公室一起上班的文化。

幾個因素一起決定了,公司有足夠多的動力在美國本土,甚至是矽穀,西雅圖,奧斯汀,紐約招人。

但是這些年,海外的技術人員能力也在快速的拉高,印度,墨西哥,智利,中國,阿根廷等等國家都是發展了很多合同公司,從第三方合同工做起,一步一步到了今天很多公司的正式員工也開始在海外招,這個海外的技術提升的過程是很明顯的,疫情又加速了所有遠程辦公合作,遠程會議的技術支持,科技公司的員工也適應了這個方式。更別提還有個加拿大,加拿大的技術人員實力我看不出平均水平和美國有啥差距,但是薪資隻要同級別矽穀一半左右,多了也就7成。

海外的用人成本在增加,但是美國本土也很誇張,2012年15萬senior 包的稀有度是 2022年 50萬的senior包 稀有程度。

一個美國的senior可以換海外一個團隊了,雖然可以說個人能力很可能存在技術差距,但這個差距速度是在飛速縮小。

他們越推動海外招人,海外的技術人員能力就會和美國拉近的速度越快。

當年的底特律汽車工人已開始在美國也是 海外其他國家技術能力不行,底特律汽車城繁華的時候,無數的第三世界國家人民都沒見過汽車,也沒有合格的藍領工人所需的知識底蘊,但是隨著曆史的發展,都追上來了,現在我相信很少人會認為,汽車隻能在發達國家生產才質量好了。

這個道理是一樣的,對於資本家來說,現在的海外招聘,就是開疆拓土,讓一個個海外國家開始出現“轉碼潮”,去年我們招到的海外SDE,不僅也會刷題寫算法,同時也上手過aws全家桶,係統設計論也算是靠譜,雖然很多曾經是senior title,但是技術能力隻有mid level的,但給他們mid level offer,人家也真的接,美國公司終究還是錢給的比他們本土多,但是呢,這些mid level 的成本,甚至沒有矽穀NG一半多。。。

至於你聊到的TikTok,他們是另一個情況,TT很明顯是不缺增長的,也暫時不缺錢,他們缺的是美國政壇認可,本就是一個被打上 中國公司標簽的 公司,他們想要在美國順利長期的發展,目前需要的是讓美國政壇開心,所以大批的招聘美國本土員工,做數據分離,從上到下把TT這個牌子和 中國抖音分隔開,讓他們能在美國順利的被認可,才是第一要務,他們確實可以海外招人,但那也是沒啥政策風險之後了。


jackjin42 發表於 2024-2-1 11:29

謝謝lz分享,在fintech公司,由於法律原因不會在海外招本土業務的engineer,是不是會好一點?

法律原因我是知道一些的。

一般來說時存在PII, PHI,或者homeland security之類的敏感數據,其實隻是這些數據不能被海外訪問。

再多的就是一些很特殊的專利算法技術模型啥的不能被海外訪問了. check 1point3acres for more.

這也是為啥我說包括我公司在內的所有公司其實都在做數據分割,隻要數據分割開,並且把專利類的東西做成黑盒,普通的SDE隻能調用,就其實都可以,CRUD,API,ETL pipeline, workflow 等等那些都是不存在法律層麵的要求,所以我了解普通科技公司裏,算上fintech 和biotech,其實屬於software這一塊的技術人員不能招聘海外人的話,隻是還沒做以上的那些分割,如果都非常理想化的做好了,至少80%的職位根本接觸不到法律禁止海外訪問的東西,也就是理論上是可以外放的。

當然目前絕大部分公司都隻是在做,離理想化的分割好還差很遠,包括幾大巨頭一樣。

所有跟帖: 

你從哪找的這些帖子,挺詳細的,業內人的大概都明白是怎麽回事,題目有點聳人聽聞 -燕然山- 給 燕然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4/2024 postreply 10:49:56

哈哈。有興趣有能力的該學CS還是會學,就是勸退能力不行的不要跟風一窩蜂去學CS去寫碼了。 -魯比貓- 給 魯比貓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4/2024 postreply 12:49:15

聰明的孩子還是一定要學,以後AI可是熱門。:) -燕然山- 給 燕然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4/2024 postreply 13:43:33

我們這些沒達到層次的人看了挺受教的,非常感謝作者的反饋 -bsmile- 給 bsmil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4/2024 postreply 15:24:13

我也覺得這篇蠻有觀點的,雖然是轉帖。 -燕然山- 給 燕然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5/2024 postreply 14:58:01

CS跟物理學比,就是偽科學。物理學家從不失業,因為他們根本就找不到工作。 -馮墟- 給 馮墟 發送悄悄話 馮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4/2024 postreply 13:07:49

讀的超費勁…. -品酒- 給 品酒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4/2024 postreply 14:41:59

寫這麽長,應該被裁 -Urbandreamer- 給 Urbandream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4/2024 postreply 15:15:40

你這個loser! -bsmile- 給 bsmil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4/2024 postreply 15:23:20

你是瘋狗啊。 -Urbandreamer- 給 Urbandream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4/2024 postreply 15:37:56

我不明白,為什麽不可以和這些要裁的人討論自願降低他們的年薪呢?如果他們接受,或者在市場上找到compete的薪水 -bsmile- 給 bsmile 發送悄悄話 (354 bytes) () 02/04/2024 postreply 15:22:52

你腦子不夠用唄。 -Urbandreamer- 給 Urbandream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4/2024 postreply 15:38:24

法律不允許降薪 -charley3- 給 charley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5/2024 postreply 08:30:53

多大點兒事兒?搞得那麽玄乎。 -筆名老忘06- 給 筆名老忘06 發送悄悄話 (123 bytes) () 02/04/2024 postreply 18:06:11

其實就是這幾年後疫情時代大家都接受了遠程工作造成的。歎氣,再也回不到疫情前的狀態了! -投資抄底- 給 投資抄底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4/2024 postreply 19:07:02

CS還是要學的,但是那種薪水吊打傳產的待遇會減少。就像文中所說的加拿大,憑啥人就可以隻拿一半的工資幹同樣的活?慢慢趨同吧 -dakinglaile- 給 dakinglaile 發送悄悄話 dakinglail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4/2024 postreply 20:57:14

你一定是個好人。感謝你的分享。祝願你盡早找到下一家公司。 -thequeens- 給 thequeens 發送悄悄話 thequeen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4/2024 postreply 21:39:36

+100 -螺絲螺帽- 給 螺絲螺帽 發送悄悄話 螺絲螺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24 postreply 10:19:00

寫得真好!謝謝分享! -晝夜思想- 給 晝夜思想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5/2024 postreply 09:37:04

謝謝轉貼, 這人寫的真好, 詳細, 我從頭到尾看完了, 很受教。謝謝! -螺絲螺帽- 給 螺絲螺帽 發送悄悄話 螺絲螺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24 postreply 10:20:07

+1 -無言無語無聲- 給 無言無語無聲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5/2024 postreply 15:10:44

20年前就有人說同樣的事 -精靈寶鑽- 給 精靈寶鑽 發送悄悄話 精靈寶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24 postreply 10:35:19

我10年前找的工作,是因為海外的水準不夠,現在人家也都起來了 -chinomango- 給 chinomango 發送悄悄話 chinomango 的博客首頁 (294 bytes) () 02/06/2024 postreply 19:14:53

-燕然山- 給 燕然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7/2024 postreply 04:11:04

寫的這麽長,讀到1/3就讀不下去了 -caren- 給 care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7/2024 postreply 08:29:10

非碼農也是一樣的,賽博朋克時代,無解。 -霸天虎- 給 霸天虎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7/2024 postreply 20:25:1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