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版客氣了。其實貧嘴一下,頂頂帖子。我以前寫過一篇文,順便貼過來吧。:)

來源: ling_yin_shi 2023-12-01 16:23:5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443 bytes)

(原創:靈隱士)

《中美八十載》:我們之間,有座太平洋(1)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是飛鳥與魚

      天天見麵,不如懷念

      這是一句奇妙,離奇,撲素迷離,真假難辨的句子。有人說跟詩人泰戈爾有關,是他創作的詩,有人說跟香港作家張小嫻有關,是她所書寫的愛情偈語,也有人說是跟歌手齊豫有關,是她譜寫的歌詞唱的歌。據百度尋它千百度,讓搜狗搜它個天翻地覆,經過多方考證之後,俺最終發現創作者是網絡上眾多的愛好者們。這是一批無名英雄,熱衷於集體再創作,360度全天候,隨時隨地跟隨自己的感悟不斷增添,於是集腋成裘,形成了一首拓撲結構般,現代詩歌式的,稱之為“遙遠的距離”式的文體。

      張小嫻在小說《荷包裏的單人床》裏借著女主角蘇盈幽幽地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麵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那是在1997年。

      詩人泰戈爾,無疑寫過一本《飛鳥集》的詩集,要早得多,80年前,在1916年。

      歌手齊豫呢,倒真的是唱過一首《飛鳥與魚》的歌,聲音空靈,一半詠物一半歎己。也是在1997年,挺巧,跟張小嫻同年,也靠後。

      但是目前最廣為流傳的卻是網友程東武再創作的愛情長句。之來一石激起千層浪,眾多推手愛好者們興致勃勃,助攻之下蓬蓬勃勃,變成一種語言文化,更有好事者把它一並翻譯成了英文——哈,這一下更加像舶來品,感覺就應該是泰戈爾的大師風範了。

      至於本文開篇這三句不詩不詞的,嚐起來是不是覺得像怪味豆?請注意!重要的話隻講一遍,千萬~~~別被靈隱耍了——哈哈,俺還是老實交代一下吧。第一句來自張小嫻,人家有作品作證毫無疑問,第二句來自齊豫,應該是她借鑒參考泰戈爾之後進行再創作,而第三句精彩了,絕對沒有來源,靈隱肯定。看官可能奇怪:“小靈子你憑啥這麽自信?”“因為。。。這個純粹是俺喝了咖啡之後,靈雞一動,憑感覺即興的再創作。所謂再創作當然要有前人指路,前人就是那英那首《相見不如還念》的歌詞,大意如下:

      忘了我吧 忘了激情纏綿

      放了我吧 活得輕鬆一點

      或許雨夜 會想起你的臉

      這樣最好 相見不如懷念

      歌詞這麽古典有韻味,不由得讓俺狐疑,那英姐——您會不會也是二次創作的呢?對頭!是的,查證之後是二次創作。如果追溯一切最初的來源,則是千年之前北宋大神司馬光的《西江月》——“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咦?你這司馬光,看上去濃眉大眼的,原來不隻會砸缸,不隻認真出版過書籍《資治通鑒》,竟然還有這等風騷的技能包?原來您老感覺來了也會有衝動,也會露一小手詠歎抒情個幾句。

      這人哪,底子深著呢,雖然表麵上廟堂之上正正經經高大上,其實在內心裏也會有一塊騷動柔軟的部位,讓俺差點看走眼——看來您也是一位風騷浪漫,內心小劇場蕩來漾去的詩人!

      我說光爺,您這真是一手好濕啊。憋多久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