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屆荷賽上周揭曉(the 55th World Press Photo Contest,因為每年在荷蘭舉行,所以又稱荷賽)。 中國日報李楊的《跳樓新娘》作品獲得突發新聞類單張三等獎,湖南曠慧民拍攝的一組反映中國百姓紀念毛澤東的照片《THE RETURN OF THE NATIVE》(中文=回歸?還鄉?)獲得藝術類組照三等獎。 此外,楚天都市報徐少鋒獲得榮譽獎。[《跳樓新娘》已經在去年底眾多媒體的2011最佳新聞照片回顧中多次入選。]
這是曠慧民得獎組照中一張,其它幾張恍如隔世,這張因為胡錦濤畫像,立馬把我拉回現實。。。
《回歸》(BY 曠慧民)
* 民間攝影師的世界級攝影作品 -tianfangye-
* WORLD PRESS PHOTO OF THE YEAR (官方網站)
第一次知道荷賽這名字是在1988年,第31屆的荷賽,新華社記者楊紹明(記得華翰齋點過他名字)拍攝的《退下來的鄧小平》獲得新聞人物係列三等獎,這在荷賽獎中實現零的突破。楊紹明在攝影界之所以名氣很大,首先,當然,因為是他得天獨厚的條件,他為鄧小平拍攝了12年的照片。楊紹明沒有像其他高幹子弟一樣,或從政,或經商,他選擇了一條攝影之路,這個在中國的第二代紅色高幹子弟裏麵大概不多?
《退下來的鄧小平》(BY 楊紹明)
這以後,荷賽就像攝影界裏的奧斯卡一樣,每年都有大批中國攝影師在衝擊,但他們已經不是(也不可能)靠獨家報道,而是靠自己的實力在比賽中多有建樹! 最特別是2007年,第50屆荷賽,廣州王剛的作品《彝族牧羊人》獲人物單幅二等獎,我差點轉彎抹角就認識上這個有點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不是個攝影人,當時除了一組“黑白彝族”,很少有其它攝影作品,現在一點“發燒”了,以後慢慢講哈~)
《彝族牧羊人》(BY 王剛)
自己到美國來後,開始收集每年的World Press Photo年鑒。 2003年,無意中看到46屆的獲獎作品,藝術類組照三等獎,西班牙攝影師Fernando Moleres的Burning Man Festival(燒人藝術節)組照,當時看著很新鮮,發現世界上居然還有這麽神奇的地方,從此人生目的多了個“目的”。。。
這是我收集的WPP年鑒,翻開的那本就是獲獎的“燒人藝術節組照”部分照片。
《燒人藝術節》(BY Fernando Moleres)
荷賽的評選曆來都是“重口味”,獲獎作品“充斥著災難,悲傷和恐怖的元素”。去年因為封麵是得獎的“被割鼻的阿富汗少女”,我至今還沒買2011年鑒,因為讓我反胃~ 我希望他們換上這張:
(被割鼻的阿富汗少女[Bibi Aisha] after surgery)
今年的獲獎作品們,好像“幹淨”多了,這張年度大片很宗教,很高尚~
《WPP of the Year 2011》(BY Samuel Aranda)
(A woman holds a wounded relative in her arms, inside a mosque used as a field hospital by demonstrators against the rule of President Ali Abdullah Saleh, during clashes in Sanaa, Yemen on 15 October 2011) Visual Culture Blog
友情提示:02/14,情人節,別忘你生命中重要的一人!(或者二人,再多就沒意思了哈。。。)
晚安,攝壇!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周末蝦想】(20)
【周末蝦想】(19)
【周末蝦想】(春節)
【周末蝦想】(18)
【周末蝦想】(17)
【周末蝦想】(11)
【周末蝦想】(10)
【周末蝦想】(9)
【周末蝦想】(8)
【周末蝦想】(7)
【周末蝦想】(6)
【周末蝦想】(5)
【周末蝦想】(4)
【周末蝦想】(3)
【周末蝦想】(2)
【周末蝦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