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5位哥大學生相繼自殺。在2000年-2020年,超過30位MIT和哈佛學生自殺。
ZT:
一個月前,普林斯頓大四學生Misrach Ewunetie被認定為自殺身亡。一周前,研究生Maura Coursey在普林斯頓宿舍自殺身亡。一時間,整個校園又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大四學生Misrach Ewunetie在去年10月死於自殺,最新的屍檢報告顯示她是服藥身亡的。她是普林斯頓大學過去八個月自殺身亡的第三位本科生。兩位華裔本科生Jazz Chang和Justin Lim於去年5月相繼自殺。
上周,研究生一年級的Maura Coursey同樣自殺身亡,她剛剛開始在普林斯頓大學公共事務碩士的學業。一個學期之後,不堪重負的她選擇自殺。警方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此事涉及犯罪。”
在兩位華裔學生去年5月自殺之後,校方和本科生組成了一個工作組。該工作組於去年9月發布了一份心理健康計劃,其中包括32條改善和擴大學生心理健康資源的建議。
目前,65%的建議已經被實施和采納。其中,11月推出的谘詢和心理服務 (CPS) 關懷熱線是重中之重。這個熱線24小時開通,專門處理學生遇到的緊急情況。截至1月3日,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這條緊急熱線已經被98次撥通。
這個數據是驚人的,在這個隻有八千位學生的校園,如此多的學生需要心理方麵的緊急疏導。可見在普林斯頓大學,學生麵臨著多大的壓力。普林斯頓一向以嚴謹的學術著稱,長期排名US News榜首。但是並非所有學生都可以承受這樣程度的壓力。許多學生現在要求校方降低某些課程的難度,校方目前尚未給出明確答複。
常春藤名校對於學生心理狀態的忽視是不爭的事實。不久前,一位耶魯前學生Rishi Mirchandani描述了他在2018年因精神健康問題而被強製退學的經曆。盡管他的醫生表示他已經準備好學業並且返校將有益於他的心理健康,但他的返校申請多次被拒。他自殺多次未遂,最終於2019年才回到耶魯勉強完成學業。
更嚴重的是,很多耶魯學生因為各種心理疾病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過去10年裏,已經有超過20位耶魯學生自殺。其中包括來自中國的大二學生Luchang Wang以及亞裔學生Rae Na Lee等。
根據Ruderman Family Foundation的最新評估報告顯示,八所常春藤盟校的心理谘詢辦公室幾乎都是“不及格”的水平。評分最高的賓大也隻有D+的評分,其餘都是D甚至更低的評分。
其中耶魯和達特茅斯學院更是收獲了“F”的評分。校方至今都沒有做出實質性的改變。不久前,耶魯學生甚至集體起訴校方“歧視”有心理疾病的學生。目前,隨著哈佛被再次起訴,這個問題再次被公眾關注。
為什麽名校拒絕改變呢?原因很簡單。沒有任何大學排名評估一個學校是否會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在如此的大環境之下,學生的心理問題不斷被各大名校忽略。
但是,造成的傷害卻是不可忽視的,每年都有上百位名校學生由於心理疾病問題而自殺。
自殺在所有名校都是敏感話題。很多校方都認為這是“醜聞”,並且會降低學校的吸引力。因此,名校會盡量避免使用“自殺”這樣的字眼,而是往往會說“我們失去了一位學生,但是不涉及任何犯罪。”甚至會把問題學生開除或者勸退,這樣可以降低風險。
這反而使得名校學生的心理和自殺問題一直被公眾不斷忽略……
這不隻是耶魯或者普林斯頓所麵臨的問題,幾乎所有精英大學的學生都麵臨心理疾病的威脅。根據調查,40%的賓大學生都曾經曆過抑鬱症。這個數據在所有名校幾乎都適用。在2017年,5位哥大學生相繼自殺。在2000年-2020年,超過30位MIT和哈佛學生自殺。
如今的大學生往往承受著超乎常人想象的壓力。這些壓力可能來自於學校、同學、家庭或者社會。“你去了那麽好的學校,你有什麽壓力?”這種言論是危險的,名校學霸們的壓力往往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許多父母在孩子出國前都會告誡他們“能堅持就堅持”。這導致了很多留學生在美國即使遭遇壓力或者不喜歡現在的環境,也會選擇默默忍受。“自己獨立解決”或者隱忍的態度往往會使得很多中國學生壓力日積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