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追夢亞速爾,那一種心動的感覺(十一)(完結篇)

https://www.meipian.cn/1y51gycq

 

次日,從熟睡中醒來,LG已經蹲陽台上拍了半天海浪了。

對我們來說,攝影和旅行是密不可分的,但就現階段來說,我們還隻能做到為了旅行而攝影,也許將來可以為了攝影而旅行。

吃完早飯,開車離開酒店。天空飄著細雨。

第一個地點是巴西山。

來巴西山之前,我們對這個地方的地理很模糊,隻知道這是特塞拉島的一個重要景點,具體有些什麽並不清楚,網上的相關信息也非常少。

不知不覺我們開到了一片兵營的前麵,本來沒有覺得我們可以進去參觀,但門口的崗哨卻非常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告訴我們他們每天11點開放參觀一次,過時不候。看看時間還早,好吧,咱先開車上山,一會兒下來再說。

巴西山(Monte Brasil),位於英雄港的最南麵,這塊突出的小半島是特塞拉島的中心火山Guilherme Moniz爆發的結果。

其實前一天下午,我們仨已經走到巴西山的下麵,但是LG看了看地形,果斷地說,不行,這個地方不適合徒步。果然,第二天我們開車過來的時候,才知道這一片山坡麵積很大,如果徒步上來,真的是很辛苦的。

巴西山一路上去,沒有任何顯著的標記,時不時可以看到寫著“”此處軍事重地,閑人莫入“的標誌。兒子問,我們會不會被他們抓起來啊,LG說,沒關係,大不了攔住的時候我們回頭就是。

越往上開,越感覺好像進入了軍事陣地。

曆史上特塞拉島是美軍在大西洋上的重要跳板。

亞速爾群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二戰時凸顯,最早英國人利用這裏打擊德軍的潛水艇,二戰中的柏林大空襲和海灣戰爭中的“沙漠風暴行動”都是從位於特塞拉島上的基地發起的。

二戰後,美軍在亞速爾群島長期部署軍事基地,特塞拉島很多居民從父輩起就為美軍基地服務,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在這兒的幾天,我們幾乎沒有感到過一絲語言交流上的困難,因為所遇到的島民幾乎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

自從奧巴馬呼籲美軍重返亞太以後,大西洋在美國的戰略優先性地位有所下降,軍機已經不需要以亞速爾群島作為中轉站,美軍決定將在亞速爾群島的駐軍從650人裁至165人,從而引發了亞速爾人的強烈抗議,畢竟當兵,或者為軍事基地服務,很多年來已經成為當地人一個很好的就業途徑了。

登上海拔1000餘米的巴西山最高點。

舉目遠眺特塞拉島。

從巴西山下來,正好是11點。我們來到軍營前,崗哨把我們領進大門。

在軍營傳達室等待的時候,我們隨手翻閱起桌上的小冊子,才知道,越來這兒就是著名的若昂要塞(Castelo sao joao baptista)。

這個堡壘是特塞拉非常著名的地標,但是我們來之前閱讀攻略,卻發覺很少人提及此處,也許很多人看到這兒已是軍營,於是匆匆而過了吧。

這座堡壘於1593年-西班牙軍隊占領特塞拉島期間開始興建。

1640年葡萄牙複國戰爭期間,據守的西班牙軍隊在這兒頑強抵抗了11個月,直到堡壘被葡萄牙軍隊最後攻破。

葡萄牙奪回堡壘以後,在堡壘內修建了若昂施洗教堂(São João Baptista),以此向當時的葡萄牙國王若昂四世(João IV)致敬。

19世紀20年代,這個要塞是當時的自由派領袖佩德羅四世率軍反攻以後奪取的第一個堡壘。

我們等了一會,值班的崗哨給我們領來了一位葡軍軍官,雖然看不出軍銜是什麽,但他臂膀上帶著黃袖標,應該是值日軍官吧。這位仁兄就是我們今天的導遊。

我們走過很多地方,但還是第一次走進外軍的軍營參觀,也是第一次由軍官給我們做導遊,兒子覺得特別新鮮。

軍人做導遊,自然和平民不同,這位名叫Luis的軍官在前麵健步如飛,我們也得加緊步伐,才能跟得上。LG笑稱我們這是行軍式參觀。

將近400年的若昂施洗教堂(São João Baptista)--在葡語中João 其實就是英文中的John.

經曆了幾百年的滄桑變遷,現在的教堂裏麵已經是空空如也,一般老百姓估計也不會到軍營裏麵來做禮拜吧。

我們這位和善的導遊,居然一句英文都不會講,他的工作就是領著我們到一個個地方,然後比劃著告訴我們,到地兒了。好在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塊英,葡雙語的簡介牌。

堡壘所在位置視線極好。

為了抵禦敵人的入侵,要塞外麵設置了狼穴(Wolf Pit),當時這兒養著大量的狼群。

整個堡壘,使用的都是當地的火山岩。

這個狹窄的地方通向曾經的監獄。

監獄牆上的一個個小洞,是以前關押在這兒的犯人用來放食物的。凹凸不平的牆上還刻著當時犯人的名字。

這兒是以前要塞的儲水池。

以往參觀,我們都是隨心所致的慢慢走,慢慢看,但這一次,在軍官先生的帶領下,我們一路急行軍地把要塞走了一遍,這種走馬觀花的感覺倒是很新鮮。

臨別之時,大家合影留念。這一路,每一次LG舉起相機,幾乎都要先向Luis長官致意,畢竟這兒是軍事要地,但這位Luis先生卻非常友善,每一次都慨然應允。

Porto Judeu(猶太港),這兒有特塞拉島最壯觀的海浪。

大海是LG眼中的風景,而LG又裝點了兒子手中的鏡頭。

Vila de São Sebastião,是特塞拉島最古老的小鎮,1503年成立的小鎮的曆史基本和這個島的曆史一樣長。

和亞速爾群島上隨處可見的色彩豔麗的雙塔頂的教堂相比,這座Church of St. Sebastian顯得很別致。這種在裏斯本,波爾圖到處可見的典型的曼奴埃爾風格,讓它成為整個群島最漂亮的教堂之一。

這種新哥特式的教堂在亞速爾群島很少見。

牆上的壁畫來自16世紀,雖然很多地方已經殘缺不全,但其中的人物形象卻依然栩栩如生。

和聖米格爾島,皮庫島相比,特塞拉島要小得多,但我們在那兒的兩天多的時間,也不過隻是轉悠了它的很小的一個部分。因為行車途中,幾乎經過的每一個地方都值得我們停下車來,駐足良久。

中午時分,我們在這家海邊餐廳飽餐了一頓。

特塞拉島有一個隻屬於它的特色--聖靈禮拜堂(HOLY SPIRIT).

這兒的每一個村子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巧精致的木質小教堂,

聖靈節(HOLY SPIRITS FESTIVAL)起源於中世紀的葡萄牙,現在在葡萄牙本土已經消失,卻成了亞速爾群島上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聖靈節從複活節過後就開始,每個周日都有慶祝活動,從五月一直持續到十月。這些聖靈禮拜堂平時都大門緊閉,隻在聖靈節其間開放。

全島總共有68座這樣的禮拜堂。

每一座都造型各異。

雖然行色匆匆,當沿途尋找這些美麗的禮拜堂,也成為了我們在特塞拉島那幾天的重要任務之一。

美麗如畫的海港小城Praia da Vitória, 建於1480年。這兒是葡萄牙殖民特塞拉島的第一個定居點,最初的名字隻是Praia。

1829年在葡萄牙的自由戰爭中,佩德羅四世和他的弟弟,當時的葡萄牙攝政王米格爾在這兒進行了一場海上大戰,最後佩德羅一方獲勝,他也成功地把自己的女兒瑪利亞二世扶上葡萄牙的王位。

為了嘉獎在戰鬥中擁護自己的當地民眾的英雄行為,瑪利亞二世把這個小鎮改名為Praia da Vitória。

上世紀下半葉,美軍在這兒建立了大西洋上最大的空軍基地之一Lajes Airbase.

觀景台(Miradouro do Facho)上矗立著瑪利亞二世的雕像。

這兒也是鳥瞰小城的最佳位置。

小鎮的市政廳。

在這家餐廳外麵的廣告牌上,LG驚奇地發覺,這兒居然有limpets賣。

Limpets(葡語又稱lapas),中文名稱是帽貝,這種牢牢貼在海邊岩石上,以海草和海藻為食的軟體動物,有著全世界最強有力的齒舌結構以及齒舌自帶的一排排小齒。

據科學研究,這些齒是由蛋白質和礦物質組成的複合材料,硬度驚人,比蜘蛛絲更強韌,幾乎可以和最強悍的人造材料相媲美。

當然我們關注它,是因為它是亞速爾群島特有的一種海鮮品。很多攻略把它列為來亞速爾必須品嚐的首選海鮮。

於是從來到聖米格爾島的那天開始,每一次我們去餐館點餐時,LG第一句問的就是,你們這兒有Limpets嗎?但得到的回答都是,對不起,我們沒有(後來我們才知道,這個季節在亞速爾Limpets是禁捕的)。這麽一路下來幾十頓吃過去,我們已經對能否在這兒遇到Limpets喪失信心了。

沒想到,即將告別之時,居然讓我們碰到了它。於是趕快推門進去詢問,可惜,對方說,賣光了,但下一家餐館應該有。好,順著對方指的方向一路找去。

在走過三家都是同樣的答複以後,終於在第四家,對方再也不說對不起了。

這就是Limpets。

亞速爾當地的做法基本上就一種,Butter加上辣椒醬,然後焗烤。Sao Jorge島還有一種吃法--如同生蠔一樣的生吃。我覺得也許生吃更能凸顯它的鮮嫩。

Praia da Vitória附近的Serra do Cume觀景台,這是特塞拉島的最高峰,海拔545米,從這兒可以看到特塞拉島特殊的景致-- Patchwork--由一道道黑色火山石分割開來的整齊劃一,如同綠色地毯一樣的農田和牧場。

這個地方,我們前後來了兩次,第一次來,大霧彌漫,基本是伸手不見五指,我在想,難道聖米格爾島的“悲劇”又要重演了不成?於是第二天臨上飛機前,我們再次驅車來此。

大概是誠心感動了上帝了吧,一路上坡,依然大霧漫漫,當我們在坡頂把車停下回頭再望的時候,兒子高興的說,媽媽你看,霧散了,我們看見Patchwork了。

高興的兒子在風中追著帽子跑。

再依依不舍,還是到了要告別的時候。

登機前再一次品嚐海鮮。

每一個旅程都有終點,十二天的旅程轉瞬即逝,夢醒時分,我們又不得不回到為稻粱謀的生活中了。

有人問我,為什麽如此喜歡旅行?

我在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會讓我們擁有一種控製感——而這種感覺是我們平日裏所不能擁有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在做別人要我們做的事情,去別人要我們去或者我們必須去的地方。無論是工作、求學,我們活動的時間、地點和節奏大都不是我們所能控製的。但在旅行中,我們就可以隨心所欲,想去哪兒去哪兒。我們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吃飯,在自己喜歡的地方看風景,想停下來就停下來,想出發時就動身。旅行讓我們可以控製自己的生活節奏,讓我們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就是它的奇妙之處。

告別了,特塞拉,告別了,亞速爾。

亞速爾,不僅僅有讓人歎為觀止的風景,不僅僅有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還有讓人倍感溫暖的人情,亞速爾人的善良,單純,熱情,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坐在飛機上,我向著身下的亞速爾揮手告別。

再見了,亞速爾,這個讓我們永遠心動的地方。

這個係列的遊記,我陸陸續續,前後花了2個多月,今天終於到了結語的時候了。

海明威曾經說過,“When it is written, it is gone.“。 對我來說,每一段旅程,隻有在我追記下旅程中的點點滴滴以後,這段旅途才算是告一段落。

當下一段旅程就在不遠處向我招手的時候,我知道,之前的那段並沒有消失,它還在,就在我的這些紛亂,粗糙的文字裏。。。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