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北部兩個最重要的城市,除了前麵我們去過的布拉加,就是吉馬良斯(Guimarães)了。不過這兩個城市相距非常近,大約隻有20來公裏,開車也隻需要不到半小時。
吉馬良斯老城是一座始建於4世紀的僅有1萬多人的小城。在聖卡塔琳娜山麓,杜羅河沿岸,十二世紀曾為葡萄牙首都。誕生在這個小城的阿方索亨利克斯(1110-1185)於1143年以吉馬良斯為都城,創建了葡萄牙王國,因此葡萄牙人稱吉馬良斯為“葡萄牙的搖籃”。至今該城的城牆上仍嵌著一行醒目的文字:“在這裏誕生了葡萄牙”。
這樣講起來葡萄牙開國國王其實是法國人了.
吉馬良斯(Guimaraes)不但在歷史上具有如此重要之地位,整個城市也保留了所有的古建築,所以200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並獲得歐盟組織推薦為2012年的歐洲文化之都。
阿方索公主的臥室,到底是開國國王,百廢待舉,和我們曾經看過的哈布斯堡王朝那些公主皇後的寢宮真的是不能同日而語。
簡陋的王宮。
吉馬良斯(Guimaraes)不但在歷史上具有如此重要之地位,整個城市也保留了所有的古建築,所以200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並獲得歐盟組織推薦為2012年的歐洲文化之都。
吉馬良斯城堡,在葡萄牙曆史上擁有重要地位,它修建於10世紀,用以保護修道院免受穆斯林和諾曼人的攻擊。葡萄牙伯爵恩裏克選擇在吉馬良斯建立宮廷的居所,於是對城堡進行了改造。1139年,葡萄牙獨立時,吉馬良斯城堡成為皇室的住所之一.
現在看起來,城堡的地勢依然很險要。我們四人算是體力都還可以的了,爬上城堡居然還是有些微喘。
城堡落日,放慢匆忙的腳步,坐在高高的城垛上,等著遠方的太陽慢慢地落下來,看著天空一點點地變成橘黃色,We come, We see and We shoot.....
華燈初上時分,我們離開了吉馬良斯,驅車前往今晚的落腳之地--波爾圖。
來之前做攻略的時候,看到網上一致反映葡萄牙各個城市裏麵開車如何困難,其中最困難的就是波爾圖和裏斯本。我們初次進入波爾圖,偏偏又是夜晚。沒辦法,硬著頭皮也要進城了。好在從吉馬良斯到波爾圖並不遠,到達波爾圖的時候大約是晚上6點半。波爾圖作為葡萄牙第二大城市,街道卻非常狹窄,曾經開進一條貌似死胡同的小路,迎麵隻看到一堵牆,準備退出來,沒想到後麵又跟上來一輛車,下車打著手勢(對方不會說英文,我方不會說葡語),請對方後退,沒想到對方卻指指前麵,讓我們繼續開。眼看就要開到牆上了,哪兒有路,沒想到靠近跟前才看到,和牆垂直處真的有一條路。小心翼翼地拐過車來,算是領教了。半個多小時後,終於來到我們的住處。
這次我們租的是毗鄰杜羅河的一套二室一廳的公寓。主人居然也叫佩德羅。他是導遊,我們去的時候,他並不在波爾圖,於是來回EMAIL交代清楚了相關事宜,告訴我們鑰匙就在門前地毯下麵,打開房門,幹淨整潔,主人並且留下了他寫的波爾圖攻略,包括他覺得我們應該去看的地方,包括他推薦的前十大餐館。。
第一次品嚐了葡萄牙的特色之一--海鮮飯。和西班牙海鮮飯相比,我可能更喜歡葡萄牙的版本。西班牙海鮮飯,起碼我們在巴塞羅那吃的那頓並不是很好,飯粒硬不說,而且很鹹。但是葡萄牙海鮮飯其實嚴格的說是海鮮稀飯,所以可能更加入味,也更加合乎我們的胃口。
來到波爾圖,怎麽可能錯過它的波特酒呢?
晨曦中的波爾圖老城。
杜羅河穀(Douro Valley)是世界上因葡萄酒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地區之一。杜羅河雖然是從西班牙流入,但說到風光優美,還是葡萄牙的河段最吸引,為著葡萄能吸收日照,當地人在陡峭山坡兩岸,種滿了一株株的葡萄樹。杜羅河穀蜿蜒彎曲的河穀,映襯著綠意悠悠的葡萄坡,形成了一幅景色絕美的天然畫卷。有趣的是,雖然杜羅河穀離開波爾圖一百多公裏,但是大大小小的攻略大多數都把遊覽杜羅河穀列為波爾圖之旅的首選之地。於是我們就從善如流了。
Pinhão火車站的特色,青花瓷磚牆。主題全是反映杜羅河穀的風景和葡萄酒的生產以及運輸過程。
這些月台上的瓷磚牆已經有100多年的曆史了。
背靠葡萄園梯田的小城Pinhão的附近地區,被認為是葡萄牙最著名的波特酒的最佳產區.
波特酒口感通常是豐富,甜美,厚重的,比起未強化葡萄酒酒精含量較高。這是由於在所有的糖份轉化為酒精前加入了蒸餾的葡萄烈酒(aguardente,類似白蘭地)來強化葡萄酒,酒隻發酵了一半,生產出的葡萄酒一般酒精度數為18-20%。我的體會是初入口的時候並不是很衝,也沒有尋常葡萄酒的那種澀感,酒在口中慢慢回甘。雖然酒的度數不低,但是好像感覺不到,那一天我和LG基本就沒有喝水,因為就隻在兩家酒莊喝波特酒了。
優雅的酒莊女主人,操英法雙語給我們這些參觀者介紹波特酒.
一般來說,波特酒最好的叫Vintage, 就是年份酒。它是采用單一年份收獲的葡萄製作而成的,被認為是“波特酒之王”,其產量隻占到波特酒總產量的一小部分。
這種酒的裝瓶時間,一般為葡萄采收後第二年的7月1日到第三年的12月31日之間。雖然這種酒在裝瓶後可以立即飲用,不過生產商通常還是會將其先在地窖中存放一段時間,有時最長能達到40年。
這種酒的顏色很黑,酒體飽滿,在瓶中陳釀後其口感會變得非常柔順。
根據陳釀類型的不同,波特酒還可以分為其它幾種類型:Ruby,Ruby Reserva,Tawny,Tawny Reserva,Crusted,Rosé,White等等。
我們在兩家酒莊大概品嚐了十幾種波特酒,相比之下,我還是比較喜歡Ruby.最後也買了一瓶十年的Ruby帶回加國。
杜羅河穀除了生產波特酒之外,還有一個東西世界聞名,軟木塞。葡萄牙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遍布著全世界最大最密集、用來製作軟木塞的橡樹林。全世界葡萄酒裝瓶用的軟木塞大都來自葡萄牙。據說這兒生產的軟木塞質量特別好。
不知不覺就到了午時,來一頓杜羅河穀的葡國農家菜,土豆燒鱈魚。。
離開酒莊的時候,兒子問我,等到他18歲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再回來一次,因為那個時候,他就能和我們一起喝波特酒了。。。
來到杜羅河穀,怎麽可以不泛舟於杜羅河上呢?
美麗的杜羅河風光。一小時泛舟其上,讓我忘記了時間,那一刻隻看著一幅幅畫卷從船邊漸次掠過。。。
船艙中,姐弟倆看看風景,聊聊天。。
下起了毛毛細雨,甲板上空無一人。LG一人提相機蹲著等角度。。
上得岸來,回望美的讓人無語的杜羅河穀。。
臨離開了,天空卻開始放晴了。出河穀之前,舍不得離開也隻能離開了。隻能在高處停下車來,再看一眼。。我們還會回來的。
今晚大家一致要求過河吃飯,於是在google上找了一家網評極高,而且絕不接受預定的餐館。到門口又排了半個多小時的隊,結果菜品的味道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麽好。不知道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還是因為客人太多,廚師忙不過來而馬虎從事了。
次日早上,步出房門,憑河遠眺陽光下的老城。
步行不到200米,就是波爾圖的名片之一--唐路易斯一世大鐵橋。這座連接加亞和波爾圖老城區的雙層鐵橋,是著名設計師埃菲爾的徒弟Teófilo Seyrig設計的,橋高70餘米,兩岸跨度達395米,寬8米,上層行駛地鐵D線,下層用於車輛交通。
波爾圖城市不是很大,過河不久,就來到號稱全球十大最美火車站之一的São Bento Train Station.它自1916年啟用,以展現葡萄牙曆史的2萬幅瓷磚畫著稱。
波爾圖著名的集市Mercado do Bolhão。可能我們去的比較早,市場比較冷清。
第一次遇到要買票才能進去的書店,而且書店裏麵拍照的人遠遠多於看書,買書的人。
這就是號稱世界上最美書店的萊羅書店。這家書店開張於1881年,迄今已有130多年的曆史,書店采用的是奇特的哥特式式建築風格。最為特別的是書店中央一直通到樓頂歌哥特式木製樓梯,樓梯四周書架上擺滿了各種葡萄牙語、英語圖書,完美的詮釋了“天堂階梯”的含義。
來之前L網上介紹,都說這家書店不許照相,於是為了不引人注目,LG隻帶了一個體積很小的定焦頭進去,結果到了卻發覺原來早就放開照相了。據說《哈利波特》的作者J.K Rowling在波爾圖居住時經常來此構思寫作,也許這個地方真的是她某些靈感的來源?
人太多了,於是LG把鏡頭指向了精致的天花板。。
當然認真看書的人也還是有的。比如這一位。
還有這一位小朋友。。
姐弟倆在討論哪一本哈利波特的書更好看。。
離萊羅書店不遠處就是以整片青花瓷磚牆聞名的卡爾莫教堂。
富麗堂皇的卡爾莫教堂內飾。
葡萄牙84%以上的人口信仰天主教,所以在我們看過的教堂裏麵,隨時可以看到虔誠的信徒在祈禱,這個時候我們都會悄悄地遠離對方,生怕打擾了對方和主的對話。。
牧師塔建於1732到1750年,高76米,大概算是波爾圖最受歡迎的景點了。我們足足排了40分鍾的隊。然後再爬大概240階狹窄並有些陡峭的樓梯。據說由於它的突出,當年來到波爾圖的船隻總是把它當做燈塔和波爾圖的符號
從牧師塔下來,兩個孩子都嚷嚷餓了,於是拐進街角的一家餐館,享用一頓波爾圖風味的葡餐。
葡式改良牛排,兒子的最愛。
葡萄牙國菜: Bacalhau,也就是醃鱈魚。味道還不錯,但是個人覺得鹹了些,大概是葡係菜裏麵我比較不太能適應的一道。
據說一般的葡萄牙人尤其是老一輩上餐館,如果上的菜量不大就會抱怨。因此餐館給的量一般一份夠兩人吃(難怪一百萬葡萄牙人超重…)。這道美食就完美地體現了這種觀念。不太餓的話半份都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