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馬的第二天,我們參加了納斯卡線一日遊。納斯卡線,又叫納斯卡地畫,八十年代國內曾轟動一時,因為當時流行的一本讀物《眾神之車》的作者馮·丹尼肯認為這些圖案是為外星人導航而建造的,讓讀者感覺非常神秘,當時流行的《飛碟探索》,《世界之窗》等雜誌也紛紛介紹過。後來想想,丹尼肯的書也就是一地攤讀物,糊弄中學生的。不過對那些神奇的圖案,印象還是很深的。去年看了徽寧的介紹,又喚醒了多年沉睡的記憶,這次秘魯之行,決定在行程裏加上納斯卡線。
納斯卡線(Nazca Lines),是指納斯卡鎮附近的一組地麵上的圖形,因小鎮而得名。納斯卡位於秘魯南部沿海的沙漠之中,海拔600米,距離利馬四百多公裏。這些圖案包括人類,動物,植物和幾何圖形,小的圖形有幾十米,最大的將近300米長。根據圖形的特征,考古學家認為這些圖案是納斯卡文化的遺跡,建造的年代大約是公元400到650年之間。十六世紀西班牙人寫的一部秘魯史書曾提到過納斯卡線,不過當時誤認為是印第安人在沙漠中留下的路標。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被飛行員“發現”後,1932年秘魯考古學家特略(Julio Cesar Tello)和Toribio Mejia Xesspe對納斯卡線進行了首次考察。之後陸續有其它國家的考古學家前來考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94年,納斯卡線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除了少數地畫之外,絕大部分圖案隻能從空中才能看清全貌,使得人們不禁會問,在沒有飛行能力的古代,人們建造這些圖形用來做什麽。考古學家多年來的研究,也給出了多種不同的解釋。有“祭神”說,“天文”說,“曆法”說,“灌溉”說,還有的認為是外星人的導航圖和跑道。個人認為,“祭神”說比較靠譜。這些圖案是古人作為給天上神靈的奉獻而修建的,目的可能是祈雨,避邪或免災。
簡單介紹一下去納斯卡的攻略。如果從利馬出發,大致有兩種走法,一種是不回利馬,看完納斯卡線,繼續往前,去阿列奇帕或者庫斯科。這種走法優點是不走回頭路,缺點是路途漫長,還要坐夜車,很辛苦,適合體力好的年輕人。
另一種是當天返回利馬的一日遊,又可細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從利馬乘大巴,六七個時間至納斯卡,在納斯卡乘小飛機看地畫,再坐大巴回利馬,加上旅館到大巴車站之間的往返,這樣一天下來至少要十五個小時,費用最低,每人不到二百刀。
多花點錢,可以包車往返利馬納斯卡,省去旅館到車站的往返,也不需要擠大巴,這樣差不多要十二個小時,這樣要三百刀出頭。
再多花點銀子,包車從利馬到皮斯科(Pisco),皮斯科隻有納斯卡一半的路程,另一半坐飛機,從皮斯科機場乘飛機去納斯卡兜一圈兩個小時返回, 再乘車回利馬,隻要十個小時,花費不到四百刀。
當然要是不在乎預算,可以從利馬包飛機直接去納斯卡,半天就夠了,最省時間,但是一個人得要一千多刀。
因為第二天去普諾上高原,不想前一天搞得太累,就選擇了第三種。網上的幾家報價差不太多,最後找的是這家公司: NazcaFlights.com,是一位來自芝加哥現居秘魯的美國人開辦的,反饋及時,服務很好,還給了Windy-City Discount。他家的一日遊,還可以順道去帕拉卡斯半島附近的鳥島,隻需再多交25刀,精力好,不暈機暈船的,可以考慮。
早晨8點半,司機準時來旅館接我們。沿著海邊的泛美高速公路,離開利馬,一路向南。泛美高速公路(Pan-America Highway)在秘魯境內的這段, 也叫一號高速公路,沿太平洋海岸,從北部的厄瓜多爾邊界起,到南部的智利邊界,全長2500多公裏。說是高速公路,其實也就是利馬周圍的一段是雙車道封閉式,可以開到每小時120公裏。
1. 利馬附近的泛美高速公路,雙車道封閉式。
大約過了一百多公裏,就變成單車道的開放式公路,前麵很多大巴卡車擋著,司機開始不停的超車,在畫著實線,不準超車的路段也照抄不誤,終於在一段彎道上,被躲在旁邊的警車攔下。
2. 司機在跟警察理論,最後給警察塞了50索,算是免掉了罰單。
3. 路上經過的小鎮。
4. 三個小時以後,到達海濱城市皮斯科。
5. 皮斯科機場很小,隻有四個櫃台,兩家航線,我們坐的是Aerodiana公司的飛機。機場雖小,一切手續還是很正規的,我們在櫃台Check in,領了登機牌,每人還交了4美元的機場稅。
6. 我們的飛機,除了飛行員和副駕駛,機上一共有10個遊客。
7. 飛行員。
8. 飛機升空,沿著海岸兜了一圈,向南飛去。
9. 大約四十五分鍾,到了納斯卡上空。最先看到的是這些三角形的圖案,從空中看去,有點像飛機的跑道。
10. 鯨魚圖形,長63米。
11. 這個圖形被稱作是宇航員或外星人。
12. 這個圖形似乎是刻在山坡上的,高32米。
13. 在秘魯北部的Bruning博物館裏,有一件陶器上有非常相似的圖形,應該不是什麽外星人。
為了讓兩邊的遊客都能有機會看清圖形,飛機在每個圖案上方都要繞一個8字,先左傾,再右傾,幾次路線鬥爭之後,我就開始吐,而且是一發不可止的那種,下了飛機還止不住,一路吐回利馬。以前也坐過這種小飛機,從來沒有如此強烈的反應,可能是那天開始吃的抗高反藥Diamox和暈機藥藥性相克,產生的副作用。看我吐得那麽熱火朝天,副駕駛同情地遞過來一個沾著乙醚等棉球,希望能麻醉一下我的嘔吐神經,不過效果欠佳。
倒是以往坐大飛機都會暈機的太座,這次表現堅強,堅持到最後一個圖形,才吐了兩口,是全機遊客中最後一個倒下的,每一個圖形都拍到了,居功至偉。發揚輕傷不下火線的精神,我也一手拿著嘔吐袋,一手握著相機,利用飛機轉到另一邊的間隔吐上幾口,等轉到我這邊,再端起相機抓拍幾張,權當備胎和補遺。因為光線和飛行方向的不同,坐在飛機兩側拍到的照片,角度光線有很大的不同,直接影響最後的清晰度。所以如有可能,兩個人一定要分坐不同的兩側。
14. 猴子,長110米。
15. 狗,51米。
16. 蜂鳥(一),長96米。
17. 螺旋形灌溉係統。
18. 蜘蛛,46米。
19. 手,45米。
20. 樹,70米。
21. 泛太平洋公路從納斯卡地畫中橫穿而過,路邊一座了望塔,遊客登塔,可以看到附近的“樹”,“手”等幾個圖形。
22. 禿鷲,136米。
23. 大鸚鵡,200米。
24. 信天翁,尾部沒有拍全,從頭至尾有300米長,號稱最大的圖形。
25. 這個巨大的圖形,看不清具體是什麽。貌似比信天翁還大。
26. 蜂鳥(二)。
27. 星座圖。
下午三點多鍾返回皮斯科機場,對比兩個小時之前登機時的興高采烈,下來的時候,大家都有點灰頭土臉。原來還想在皮斯科嚐嚐海鮮,現在哪兒有胃口,恨不得馬上回到利馬。納斯卡線,之前覺得那麽神秘,真正看到了,卻沒有多少激動,倒是飛行的經曆,和暈機的感受,會在記憶裏長久的保留。
上一貼說過,利馬最好的博物館不是幾家國立的博物館,而是由私人創立的拉爾科博物館。我們離開秘魯回美的那天,在利馬轉飛機,正好利用幾個小時的候機時間。去參觀了拉爾科博物館。
創辦拉爾科博物館的,是當代秘魯考古學奠基人之一,著名考古學家拉爾科。拉爾科,全名Rafael Larco Hoyle,1901年出生於秘魯北部特魯希略附近Chicama地區的Chiclín莊園,1966在利馬去世。拉爾科是當代秘魯最有成就的考古學家,和另一位考古學家特略並稱秘魯考古學之父。
拉爾科家族是秘魯北部的望族,祖上來自意大利,父親Rafael Larco Herrera是大莊園主,企業家和政治家,曾任秘魯共和國第一副總統,幾個叔父也在政界頗有影響。為了繼承家族企業,拉爾科十幾歲就被送到美國念中學,後來進康奈爾大學學習農業,又在紐約大學學習管理,還曾到過古巴,夏威夷和歐洲,考察製糖業。1923年,拉爾科完成在外國的學業,回到秘魯,在家族經營的糖廠任職。拉爾科利用在國外學到的先進知識,引進機械化生產和現代化的管理,使得糖廠的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家族企業的生意蒸蒸日上。
拉爾科的父親平時喜歡收集秘魯的古代陶器,家裏有不少收藏,拉爾科從小耳濡目染,對秘魯的古陶器也有一些底子。1925年,拉爾科的父親從友人處收購了六百多件陶器,連同家裏的收藏,一起交給拉爾科管理,由此引發了他對秘魯古代曆史和考古的興趣。以這批陶器為基礎,拉爾科開始籌建自己的博物館。1926年7月28日,秘魯獨立節這一天,拉爾科博物館在他的Chiclín莊園的家中正式對外開放。之後的幾年間,拉爾科又斥資陸續從其他收藏家手中收購了一萬多件陶器和文物,不斷擴充自己的收藏。
在整理這些收藏過程中,拉爾科發現考古學界對秘魯古代的曆史文化藝術,知之很少,很多認識是模糊,不確切,甚至是錯誤的。拉爾科決定自己動手,糾正謬誤,填補空缺。從三十年代起,以自己雄厚的財力為後盾,拉爾科投入大量精力從事考古研究,在秘魯北部進行了一係列考古發掘。拉爾科的考古研究,完全處於自身的興趣和愛好,不但自己出資出力,還發動全家人一起參與。在十幾年的時間裏,拉爾科先後發現了Cupisnique,Virú,Salinar和蘭巴耶克幾種新的秘魯北方文化。除此之外,拉爾科最大的成就是對莫切文化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見解,其中最重要的是莫切文化5個時期的劃分。另外,拉爾科還製定出了秘魯的第一份曆史年表,絕大部分劃分沿用至今。維基上列出的拉爾科在考古學上的發現和成就有47條之多。作為一個半路出家,自學成才的非專業人士,拉爾科取得的這些成就令人驚歎和佩服。
五十年代,為了擴大影響,讓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秘魯的曆史文化,拉爾科決定將博物館遷到首都利馬。拉爾科在利馬購買了一幢18世紀的舊宅作為博物館的新址,按照秘魯北部殖民地建築風格進行改建裝修,連很多建材都是從特魯希略的老建築裏拆下來運到利馬的。拉爾科將新落成的博物館命名為Rafael Larco Herrera博物館,以紀念他的父親“對祖國和曆史的熱愛”。如今,拉爾科博物館收藏到文物超過四萬件,其中代表秘魯各個時期地區不同文化特別是莫切時期的陶器收藏之豐,冠絕秘魯,堪稱是利馬首屈一指的博物館。
28. 拉爾科博物館。
29. 拉爾科的生平介紹。
30. 查文時期(900 BC - 200 BC)的Pacopampa女神石雕。
拉爾科博物館有係統地陳列了秘魯各地出土的多種陶器,使參觀者有機會全麵地了解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製陶藝術的特點。
31. 雙貓頭鷹壺:Cupisnique文化(900 BC - 100 BC)。
32. 人形陶器:Vicus文化(200 BC - 600 AD)。
33. Salinar文化時期(200 BC - 200 AD)的陶器:表現的是木乃伊的製作過程。Salinar陶器的特點是紅白雙色相間。
34. 納斯卡文化(100 BC - 800 AD)的彩陶:納斯卡鼓。
35. 利馬文化(100 AD - 600 AD)的陶器。
36. Wari時期(500 AD - 1000 AD)的陶器,特征圖案是黑白相間的幾何圖形。
37. Chancay時期(1000 AD- 1400 AD)的陶器,特點為表麵不拋光,人物皆為站立狀。
38. 拉爾科通過對莫切陶藝特征的分析,將其劃分為五個時期。
39. 拉爾科博物館收藏到莫切陶器量多質精,特別是這些頭像陶壺,絕對的珍品。
40. 這尊帶雙頭猛禽的頭像,已經成為莫切陶器的代表。
41. 秘魯的眾多文化中,唯有莫切的陶器將人物的麵貌特征如實地展現出來,五官表情都塑造得栩栩如生。
42. 莫切陶器上的彩繪,描繪莫切主神Ai Apaec(拉爾科為之命名)與其他神祗之間的戰鬥。
43. 莫切彩陶,表現的是祭祀之前武士之間的比武。被抓住頭發或者武器被擊落的一方成為囚徒。
44. 囚徒被剝去衣服,雙手反綁,作為祭神儀式上的犧牲。
45. 變形為鬣蜥的祭司手執祭刀,將手中的囚徒割喉。
46. 祭刀和盛血的杯子。
47. 莫切貴族武士的裝束:頭戴高冠頭飾,身披鎧甲戰袍,鼻子上戴著新月形的鼻飾,耳輪上穿著大耳釘。戴的耳釘越大,武士的地位就越高。
48. 莫切時期的鼻飾。
49. 綠鬆石,珍珠母鑲嵌的黃金耳飾,中間是手執棍棒和投石器的神祗化的莫切武士。
50. 莫切時期蜥蜴(象征敏捷)圖案的耳飾。白綠相間,金石互襯,崇尚二元化的莫切文化很喜歡這種色彩的對比。
51. 拉爾科博物館的展廳。
52. 莫切時期的Ai Apaec青銅墓葬麵具。
53. 奇穆時期的黃金墓葬飾物,頭飾,耳飾,胸飾。
54。黃金胸飾。
55. 耳飾細節。
56. 莫切月神黃金頭飾。
57. 奇穆黃金頭飾局部。
58. 綠鬆石珠胸飾。
59. 貝殼,獸骨,彩石串成的各式項鏈。
60. 展廳裏的展品隻是館藏的很小一部分,絕大部分藏品都存放在儲藏室的架子上。
61. 裏麵的收藏,千姿百態,琳琅滿目。
62. 這些拿到別的博物館,都夠得上珍品,在這裏隻能束之高閣。
因為還要趕飛機,在拉爾科博物館隻能匆匆看了不到倆個小時,仍然被那裏廣博而有係統的收藏和精美的展品所觸動。拉爾科博物館的確是利馬首屈一指的博物館,當之無愧。我們能在離開秘魯的前夜,有機會一飽眼福,也算是給本次旅行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下一集,高原湖泊蒂蒂喀喀。